向阳镇:现代农业促农增收_蜂蚁_新浪博客

向阳镇:现代农业促农增收

 

眼下已进入五月,按理是加工生产皮棉的淡季,可是,宣州区向阳镇金花棉业公司依然是繁忙的生产景象:数十台轧花机飞速运转,机器轰鸣,工人们戴着口罩在不停忙碌着……公司负责人介绍说,由于江苏等地订购的皮棉量大,去年下半年,他们公司在有意库存了大量籽棉,才出现棉业加工“淡季旺销”的势头。

近年来,宣州区向阳镇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土地流转工作;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形成特色经济;努力培育农业xxxx,闯下一片广阔的市场;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土地流转促发展

该镇把土地流转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实现规模效益的重要工作来抓,成立土地流转服务站,建立服务大厅,抽调4位同志专门从事土地流转工作。通过政策促动、组织推动、产业引动、企业带动,去年,全镇共流转土地7056亩。

土地流转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催化剂,助推了烟草、西瓜、禽业、棉业特色产业不断做大做强。鲁溪村采取反租倒包方式把3000亩耕地流转出来,发展皖南优质烟,户均规模29亩,户均纯收入达4.2万元,打造出省级鲁溪烟叶产业示范园。板桥西瓜合作社把农民抛荒的1016亩耕地集中起来种植优质稻,为当地农业规模经营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一村一品”成特色

 该镇在加速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注重发展“一村一品”,xx着农民致富奔小康。

板桥村通过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引导农民种植西瓜,全村西瓜面积已发展到6000亩,西瓜种植户达800多户。村里成立了西瓜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了“宣板”西瓜品牌。向阳村蔬菜种植面积1700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0%,其中钢架大棚达400多亩,被确定为全市蔬菜生产示范村。桐梓岗村整合和挖掘丘陵山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全村皖贝母、太子参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500亩,村里还注册了“桐梓岗”牌皖贝母商标。具有着种植棉花传统的杨村村和河北村,现已建成5000亩优质棉种植基地,集聚70多家棉花加工企业,从事棉花生产和加工的棉农达2200多人,形成了“棉花生产+协会服务+棉花加工+棉企(经纪人)销售”的“一体化”运作模式。仅“棉经济”这一板块,棉农人均年收入超过4000元。鲁溪村将烟叶种植确定为主打产业,通过建立现代烟叶示范园,全村种植烟叶2600多亩,种植户达90多户。夏渡村和双河村利用地处城郊的优势,致力发展蔬菜生产。目前,已有700多户发展蔬菜种植,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此外,这两个村还有120户从事食用菌生产,年产鲜蘑菇、金针菇达700吨;有上百户农民从事粉丝加工,年产量达5000吨。如今,特色块状经济已经成为向阳镇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农业企业闯市场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在xx农村致富中,该镇以全民创业为抓手,大力培养和发展一批农民企业家,培育出一批农业xxxx。实现“以工带农”、“以工促农”。

家禽业是该镇农业支柱产业,镇党委政府坚持用工业理念发展家禽业,制定专门的政策,安排专门的资金,落实专门的措施,扶持家禽养殖大户,发展家禽企业,培育xxxx。现在,全镇家禽养殖加工企业达14家,养殖场、养殖户400多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家禽养殖加工产值18.5亿元,销售收入17.3亿元,“华卫”、“华大”、“立大”等已成为全省xx品牌。“宣阳”、“新华盛”牌分割鸡和白条鸡打入苏浙沪湘鄂等大型超市,“华卫”、“华大”牌饲料销往全国各地。立大“溜味族”一夜之间成了千家万户餐桌上的{sx}佳肴,并成功打入上海世博会。全镇棉花加工企业48家,年加工籽棉12万吨,销售收入5亿元,产品畅销苏浙沪。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向阳镇:现代农业促农增收_蜂蚁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