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茶叶新美学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



  
  文 | 蒲阳
  
  就茶论茶,茶之美无外乎“色”、“香”、“味”、“形”四象。自从茶作为“万病之药”广为人们所接受开始,茶的文化内涵就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如果要将茶放置在整个中华文化的背景中来看,茶之美足可谓是涵盖广袤,美不胜收。不过翻检中国人饮茶生活的陈年呆账是一件工程量浩大且又无甚趣味的事,费时费力,还不见得能讨个好,倒不如以当下我们作为日课的数种佳茗发端,去发现现代茶叶别开生面的美。
  
  传统手艺与新鲜滋味
  四川人素来“好辛辣,尚滋味”,麻辣辛香的川菜自然是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但“滋味”的含义岂止酸甜苦麻辣?考察四川人的饮食习性中细枝末节的部分,便会发现,有两味至关重要的“润滑剂”,一是泡菜,一是花茶。泡菜开胃,花茶解腻,一个“筹前”,一个“善后”,川人的餐桌上所以才红红火火,川人的生活所以才津津有味。花茶在四川以外的地方,并不为人们所广泛喜欢,大致也就是这个原因。
  “碧潭飘雪”是四川花茶中最动听的名字,也是花茶中滋味{jj0}的一种。“西岭雪山水,巴蜀徐公茶”,“碧潭集雅士,飘雪会高人”,要体味最地道的“碧潭飘雪”,你应该去新津,拜访徐公茶创始人徐金华,看看徐公手制的花茶{jp},尝尝徐公亲泡的一杯香茶。
  徐金华曾向笔者详细阐释了“碧潭飘雪”四字的含义:“碧”为茶的青绿色泽,意味着茶是由高山采摘的云雾芽茶,“碧岭拾毛尖”是也;“潭”指茶碗,碧潭飘雪用白瓷盖碗冲泡,便于观其汤色和茶、花形态;“雪”为茉莉花瓣;“飘”既言雪白的茉莉花漂浮于茶汤面上,又言茶香飘四方之意,甚为精当。
  “碧潭飘雪”由徐金华亲制,其品质体现在对每个环节的精益求精:选料精细,所用茶胚采自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云雾手工精制的明前绿茶烘青,茶胚要求“外形美观,细嫩肥壮,香味鲜爽”干茶则要求“茶芽显露,紧直匀整,布满银毫,内质香郁”;择茉莉花精巧,要求为晴天采摘,或连续一两个以上晴天高温采摘的朵大饱满,色白晶莹,“不驻水”的含苞待放的花蕾,且{zh0}是午后采摘的桶花,采得的茉莉花由徐公及其家人在晚饭后7时左右开始择花,要摘掉青蒂,并将复瓣择成两朵完好的单瓣花朵;窨工精制,将择好的茉莉花和茶胚一层茶叶一层花间隔铺好,堆放10—12小时,茶与花自然作用,茶叶渐次染上茉莉花的香味,次日上午手工操作窨制,待花软茶酥时起锅摊凉,自然冷却后装罐储藏,如此制得的花茶兼有茉莉花香与绿茶清香,冲泡时香气馥郁,香味爽口。由于所有制作过程皆由徐金华及其家人亲自完成,故“碧潭飘雪”量少保真。
  这样的手工精制,自然是极具特色的文化产品,早已超越了现代化批量生产的茶饮产品。如果说用个时髦的词来定义,“碧潭飘雪”就是当下最为追求品质生活的人们所推崇的“个性定制”产品,由传统手艺制作出来的新鲜滋味,自然美不胜收,不可多得。
  
  独得浮生之闲,坐而论道
  “油盐柴米酱醋茶”乃开门七件事,除去茶事,其余皆为果腹计,显然,茶是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在闲余的时间里才进行的。但它又是七件日常事务之一,故不可一日无茶,于是每天的闲暇时间,实则是千方百计挤出来的,所谓“偷得浮生半日闲”。难得的清净闲暇,香茗为伴,思虑的当不是眼前之事——有事在眼前的人,绝然不会有心情坐下来喝茶。坐下来应该做的事情是“论道”。
  品茶论道,是思想型、智慧型的社会精英人物和掌控权力和财富的xx人群做的事。与人论道,与自然论道,检视和修炼内心,当然有一套论道的原则。以茶喻论道之人,则茶亦要复合相应之原则、标准。将这些原则完整体现出来的,是“论道·竹叶青”。
  “论道·竹叶青”的“论道十二原则”讲:万物诞生,上天自有安排;充裕时间,更能累积丰厚内涵;控制情绪,性格决定命运;每次洗礼,都让成长更为稳定;如果无法改变外界,创造环境;掌握时机,学会做到迅速准确;适时冷静,能让一切焕然一新;取舍之间,恪守xx价值;坚持原则,就要忍受更多磨练;经过磨砺,沉积阅历、散发魅力;品味孤独,有天你将没有对手;层层历练,直至xx。如此,应人而生的论道则是饱含中国茶文化精髓的内敛平和,决不招摇张扬,在峨眉千年茶史中历经世事,历练一生,所谓集大成者,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大成者不以已是,不以人鄙,善于接纳不同的“道”之间的交流碰撞,百家xx。
  论道是一种心灵的契合,法虽无定法,但道却有相通;论道是一种自我超越的态度,如果说我们面前永远有一个人无法超越,那个人只能是我们自己。这是论道之美,也是现代茶叶{df}之美。
  
  品质生活新符号
  对于那些早已融入日常生活的事物,我们往往会“熟视无睹”,如果不是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发现新的内涵,恐怕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些事物的认知会是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像茶这般稀松平常的事物,人们已经将它作为具有保健、提神功效的饮料,享用了数千年,对茶的评骘体系,也就沿用了数千年,直至近代,人们才在色、香、味的基础上,增加了“形”这一标准。“形”当然是强调茶的形态,但在当下,其延伸意义则还应包括品牌形象识别。众多闻名世界的品牌,都有深入人心的形象符号,让人们在只见到其高度凝练抽象的符号而并不接触实物时,就能将它准确地定位在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中。
  一款茶叶要建立起一套形象识别系统,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情,它首先要挑战的就是人们对茶的“熟视无睹”。这个过程,必然包括实物形态上的高度符号化和产品品质上的高度稳定性、{zy1}性的形成。
  今年3月份,在“首届中国采茶节”上,蒲江县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 “中国绿茶之乡”。籍此,“蒲江雀舌”以崭新的形象,率先在种类繁多的蒲江茶叶中实现突围。蒲江县生态环境优良、种茶历史悠久,独特的温暖湿润气候和宜茶土壤成就了“蒲江雀舌”色翠、香高、味醇、形美的独特品质,使其成为全国xx的早市名茶。入选“2009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牌“蒲江雀舌”,一跃成为人们心目中xx茶叶品牌的代表,其扁平挺直,色泽翠绿光润,叶底嫩绿,匀齐成朵的“雀舌”形象,将成为又一个标志着品质生活的符号,与其它xx茶叶品牌深入人心的形象一道,烙印在人们心中。
  
  《门里·东方文化》2010-05期




郑重声明:资讯 【现代茶叶新美学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