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总复习(二)
四、阅读
(一)课标要求
①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对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③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诗歌,大体把握诗意。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叙事性作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能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诗歌,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⑤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⑥学习略读、浏览,扩大知识面、阅读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⑦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⑧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二)、方法提示
人生在世,不能不和别人交流。阅读可以极大地扩展我们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手捧一篇篇文章,我们可以一次又一次和我们的师长会面,可以和孔老夫子攀谈,可以与杨红樱沟通,还可以与安徒生对话……
那么,我们如何使这样的交流与沟通融洽一些、深刻一些?
(1)明确阅读的价值取向
就像和人交往一样,人有朋友和敌人,有初识和知己,书和文章也有优劣和雅俗之别。尤其是报业、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文章、书籍浩如烟海,我们不能把自己大好的时光陷在“垃圾堆”里,而应走进文化与科学的殿堂。对于“街头小报”“花边炒作”我们要少接触,对经典作品,我们要多拜读。随着和高人一次次对话,我们的领悟会越来越多,认识会越来越深,经验也会越来越丰富,不仅得到知识,得到快乐,还会得到照亮自己人生的方法。
(2)不断提升阅读层次
要想寻到知己就要深交,阅读一篇好文章也是一样,我们要通过“通读——解读——品读——诵读——赏读”的过程,逐步加深阅读,逐步走进“高人”的心里。
通读:即疏通词语,通读全文。遇到不理解的词句要勾勾画画。并借助工具书,弄懂不理解生字词的意思。这是初次见面。
解读: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章大意,初步了解叙述顺序。这是加深了解。
品读: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或问题实质。就像促膝谈心。
诵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诵读,走进故事,体会人物,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就像畅谈抒怀。
赏读:在理解了文章的基础上,再回过头来,进一步思考文章要表达的意思,以及表情达意使用的方法,并积累文章中优美的感人至深的语言。这是静下心来,对朋友的美美回味:思想、风度、性格、嗜好……
(3)熟悉阅读形式
阅读文章,从形式上说有朗读、默读、诵读、略读、浏览。
朗读是最基本的阅读形式,通过目看、口读、耳听、心想,可以直观地感受语言的节奏、韵律和感情,更好地体验语感,形成语感。
默读是最重要的阅读形式,默读省略了口读、耳听的过程,要求以词或短语为单位,实现“看”与“想”的快速同步。默读可以使我们静静地感受语言的韵味、意境和内涵,快速了解文章内容。
小学生习惯于“不出声的一个字一个字的” 默读,这样阅读的速度会一直很慢,要注意引导学生以词为单位输入大脑,“喉结”不能颤动。提高默读速度基本途径就是多读自己喜欢的书,多实践,多联系。
如果说朗读是家常便饭,默读是美味大餐,略读、浏览则是方便面。
略读是粗略的快速默读。无关紧要的内容或只需要了解梗概的文章,可以用略读,甚至浏览。略读、浏览要求通过文章的题目、中心句段、关键词语,迅速把握文章要点信息。看报纸、了解网页内容,往往需要先进行浏览、略读。
(4)提高理解能力
阅读过程中,分析和概括是思维的主要活动,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是阅读过程中思维品质发展的重点。
①概括内容
概括能力是人的一种重要思维能力。阅读中的概括能力,首先是概括段落大意,其次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就是联系比较概括几段或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近些年,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视分析能力的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要引起注意。
{dy}、领会概括内容的实质。
概括主要内容,实质是弄明白一段或一篇是写什么的,其什么样或怎样了。即:
——谁或什么/做什么或什么样。
有时候要说的再具体一些,即:
——什么情况下,谁或什么/做什么(到什么程度)什么样。
第二、从整体的高度,抓住“主要”,有所取舍。如概括《穷人》一文的主要内容。本文故事有如下要点:渔夫海上打鱼;桑娜守着五个孩子缝补破帆等待丈夫;桑娜出门望海;桑娜去看望生病的西蒙;桑娜发现西蒙死去;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桑娜在家忐忑不安;渔夫打鱼归来;桑娜把事情告诉渔夫;渔夫同意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那么,哪些是文章的主要事件?当然是桑娜“收养西蒙的孩子”这件事。“xxxx”的原因是什么?“西蒙死了”。桑娜收养西蒙的孩子的难处是什么?“自己有五个孩子”“生活困窘”。所以,概括《穷人》一文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上述主要因素。可以是:西蒙死去,生活艰难、已有五个孩子的桑娜夫妇依然收养了西蒙留下的两个孤儿”。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用段意串联法,即把各段的段意连贯成一段话。还可以抓题目、中心句等方法。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可以用抓题目的方法;《太阳》《鲸》等说明类的文章可以用抓中心句或段意串联法。
②理清叙述顺序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也是人们思想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们思想的复杂性决定了表达方式与叙述顺序的复杂性。但常见的叙述顺序有如下几种:
事情发展顺序,有起因、经过、结果:如《诺曼底号遇难记》;空间位置顺序,有从高到低、从远到近、从前到后等: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按时间顺序,如春夏秋冬四季顺序,如早中晚{yt}顺序: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事物发展变化顺序:如《观潮》,先写潮来前,再写潮来时,{zh1}写潮去后;按事物内容的不同:如《桂林山水》,先写山再写水……
③体会思想感情
人们写文章总会把自己的想法、情感或直接或含蓄地蕴含在文章里。对于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需要我们调动自己的情感、阅历积累以及自己的思想去体会,实现与作者的心灵对话。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需要从如下方面注意:
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些文章的题目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如《再见了,亲人》,“再见了”揭示了故事的送别情景,“亲人”则揭示了中朝人民亲如一家的深情厚谊。
中心句段:如冯骥才的《珍珠鸟》的结尾,“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揭示了人与自然应该尊重、信赖,这样才能创造出和谐的美。
人物的细节:和生活中接触一个人一样,细节反映品质。如《我的战友xxx》,描写xxx的伪装时,有这样的句子“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说明xxx做事多么细致、稳妥。在描写xxx在烈火中牺牲的时候,写道“xxx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可xxx“直到{zh1}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xx。”xxx在忍受着怎样的剧痛?是怎样的意志、毅力让他在烈火中坚持半个多钟头纹丝不动、一声不吭?抓住了这些人物细节就可以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含义深刻的句子:如《金色的鱼钩》,结尾写道:“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表面写鱼钩,实际赞颂的是老班长身上闪烁的责任心、事业心、爱心,以及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革命气节。再如《少年闰土》中有一句“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把鲁迅这些城里孩子和乡下的闰土相比,我们就会对“高墙”“四角的天空”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时代背景及相关资料:比如理解詹天佑的“杰出”、理解“南望王师又一年”的陆游的思想感情,就必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④欣赏语言表达
有的人说话粗声大气,有的人说话温文尔雅,有的人说话一针见血,有的人说话委婉含蓄……可以说是千人千面。文章的语言表达也是一样。如xxx的语言概括简洁,老舍的语言平实生动。《少年闰土》以述说的口吻介绍;《穷人》则在故事中描述、刻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用几件事写鲁迅;《一面》则用一件事表现鲁迅,而《有的人》则用凝练概括的诗的语言赞颂鲁迅。通过联系、比较,我们就会发现文章在立意、结构、叙述、语言上的特点。对于文章表达上的好方法,好语句,我们要细心体会,并注意积累,努力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
(4)养成阅读习惯
兴趣意志决定行为,行为的长时间重复使人养成习惯,习惯最终转化为人的个性品质与素养。小学教育是养成教育,习惯的养成尤其重要。如喜欢读书看报的习惯,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不懂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与他人分享读书快乐的习惯。
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道理好明白,难在坚持。
(三)技能展示
1、山村的傍晚
夕阳染红了西天,一片片晚霞倒映在清澈如镜的小河里,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不知谁往河里丢进一颗小石子,激起的涟漪追逐着夕阳的余辉。
小河岸边,柳树的枝条像一丝丝的绿绸,在春风的吹动下轻轻摇曳,好像怕惊动了静静的河水似的。柳树下,洗衣姑娘的影子倒映在水里。
河两岸是炊烟袅袅的农舍,农舍四周都是田野,长着密密的庄稼。在挨近农舍的地里,还有人影在晃动。
南山上那湛蓝的天空中,翱翔着几只“雄鹰”,飞舞着几只“蝴蝶”,还有大眼睛的“蜻蜓”……啊,那是孩子们在放风筝呢!听吧,从山上传来了孩子们的欢笑声。
“哟,我的‘蜻蜒’一下子蹿得老高!”
“你看,我的‘蝴蝶’多好看啊!像仙女起舞一样。”
“哎呀,哎呀,小牛的‘老鹰’栽下来了!”
他们站在南山顶上,手儿灵活地(
在半山腰,有个少年骑在牛背上吹响了悠悠的柳笛。还有个胖小子,趴在牛背上,愣愣地看着心爱的牛儿吃草。你瞧他那个祥子,好像他也想跳下来,在那鲜嫩的青草地上打个滚呢!
你再听听,山脚那边传来“咿哩啊啦”的声音。哦,原来是位十三四岁的姑娘,把牛拴在不远的树旁,正坐在树阴底下认真地读着英语。
山村的傍晚,多么使人陶醉!
(1)作者按照方位顺序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展现了“山村的傍晚”优美画面,请你试着填写下面表格:
(2)在括号里添上合适的词语。
他们站在南山顶上,手儿灵活地(
(3)这篇短文可以看出山村人过着怎样的生活?文中描写的山村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
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英国送奶公司送到订户门口的牛奶,既不用盖子也不封口,因此,麻雀和红襟鸟可以很容易地吃到凝固在奶瓶上层的奶油皮。后来,牛奶公司把奶瓶口用锡箔纸封起来想防止鸟儿偷食。没想到,20年后英国的麻雀都学会了用嘴把奶瓶的锡箔纸啄开,继续吃它们喜爱的奶油皮。然而,同样是20年,红襟鸟却一直没学会这种方法,自然他们也就没有美味的奶油皮可吃了。
这种现象引起了生物学家的兴趣,他们对这两种鸟儿进行研究,发现它们的生理结构没有很大区别,但为什么这两种鸟在进化上却有如此大的区别呢?原来,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性有很大关系。
麻雀是群居的鸟类,常常一起行动,当某只麻雀发现了啄破锡箔纸的方法,就可以教会别的麻雀。而红襟鸟则喜欢独居,它们圈地为主,沟通仅止于求偶和对于侵犯者的驱逐,因此。就算有某只红襟鸟发现锡箔纸可以啄破,其他的鸟也无法知晓。
对于物种来说,进化需要集体交流和行动,这样,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有了新的技能,才可以真正地发扬光大,使物种生生不息。同样,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想要取得成功,也离不开与他人的沟通与合作。个人的力量往往微不足道,当你投身于集体,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你所付出的努力与智慧就会得到丰厚的回报,而这才是更大的成功。相反,当你孤身一人,与外界充满隔阂,闭关自守,你就会知道做一件事是多么困难,而成功又是多么遥远。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这篇短文层次非常清楚,请概括{dy}、第三两个自然段的意思。
①
②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3、绿叶的梦
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长大的。高粱秆儿剥开来,做成马车、灯笼;河边抓把泥,捏成碾磨、盆碗;柳条儿、苇叶儿作笛子;葫芦瓢作船,荷叶当伞……一双小手儿创造了多少可爱的玩具!然而,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
我永远感激我的启蒙老师。读书以外,老师还教我们搜集标本,采来各种绿叶汇拢在一起,并讲述它们的知识和趣闻。那真是令人愉快的活动。
星期天,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荒凉的墓地,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子。爬大树,钻林丛,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儿。篮子里装满了各种绿叶,嬉笑,打闹,把元宝树叶串成项链儿,用金黄色的兔丝子草做成戒指和手镯,豆角花挂在耳朵上,野菊花插满了小辫儿……在旷野的课堂里,绿叶和野花组成我们生活的乐谱。我们每人都想找到一种新奇少见的叶子,因此少不了争强和探险。我们常常意外地发现鸟蛋,但也少不了刺伤手脚。毛栗子、酸枣棵的尖刺几乎在每人身上都留下过伤痕。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我们背着筐,扛着筢,奔跑着,欢呼着,搂树叶儿,积成垛,躺在上面打滚儿,翻跟头,坐下来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鲜红的,金黄的,串成长长的彩色叶链挂在教室里,满屋洋溢着丰收的欢乐。那许许多多留作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绒毛的……一一陈列开来。
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羽状的山扁豆叶子可当茶,除痰止渴;垂柳叶子长如丝,解酒毒、治皮癣;桑叶清热明目、治手脚麻木;薄荷叶医感冒头疼……祖辈传下来的民间xx,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也随着一串串叶片,留在我的记忆里。(葛翠琳)
(1)文中有四处用了省略号。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选择一处仿照文中的句子形式再补写句子。
(2)孩子们“绿叶的梦”是怎样的?请用词语概括,并永远文中的一两句话说明。
(
(3)你觉得“我”的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联系短文内容说一说。
(4)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4、我的一位语文老师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语文老师,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老师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很凶,相貌也很古怪。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型却是方方的,扁扁的。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画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xxx。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袍子在整洁的时候我没赶得上看见,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是油渍斑斓。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着青天,嘴撇的瓢似的。我很难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样子也很凶。
有{yt},老师大概是多喝了两杯,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这一堂是作文课,他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就照例吸溜一下鼻涕。这时,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么讲啊?”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便挺身分辨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节课,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
“×××!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再多说,让下课铃声结束了老师怒骂。从此,那句“什么东西”的话,便被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
但是从这一次起,徐老师算是认识了我。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有时还特别地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1)“轮廓”的“廓”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2)联系上下文解释“愕然”“居然”。
愕然
居然
(3)如果用漫画的形式画出徐老师的衣着、举止、相貌会是怎样的?请你试一试吧。在漫画的一旁抄上短文中有关词句,说明自己这样画的理由。
(4)假设十年以后,梁实秋与那个性急的同学一起去看望徐老师,师生又一起忆起了短文中提到的事,老师会向学生说些什么?学生又会向老师说些什么?
老师说:
学生说:
(5)比较《绿叶的梦》和《我的一位语文老师》不难发现,女作家葛翠琳和男作家梁实秋语言表达的风格是不一样的。《绿叶的梦》读来清新活泼,作者对自然、对老师的挚爱溢于言表;《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读来诙谐幽默,仿佛把对老师不愿启齿的感激融入了对老师自然的调侃之中。请各选择一两句,读一读,品味品味。
《绿叶的梦》清新活泼:
《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诙谐幽默:
5、庄稼与害虫
对付害虫,我们人类常用的法宝——杀虫剂,越来越失灵了。不管人类施用xxx剂也只能杀灭害虫的一部分,留下来的便成了抗药性更强、危害能力更甚的一代。人类更新药剂的速度,永远也赶不上害虫应变出新的速度。拥有如此先进高科技手段的人类,只能跟它们打个平手。要知道,人类无所不用,它们可是赤脚空爪呀!
杀虫剂是个两难之物,既要虫死,又要人活。这场难于取胜的人虫之战弄得人类多少有点气急败坏。跟害虫斗红了眼的菜农,有时真有点失去了理智,不顾后果地使用了剧毒农药,结果导致灭虫害己,集体食物中毒的事故频频发生。
我们是否应该改换一下思路,更新一下现有观念,从根本上跳出这种恶性循环呢?能否牺牲一些产品的肥美高产,选换一些味道虽然差些、果实虽然小些,但自我防卫能力比较强,基本上无需农药保护的物种呢?
许多农作物原始的野生形态并不招摇。它们懂得隐藏自己,不那么“露富”;懂得收拢自己,不那么“张扬”;懂得坚实自己,不那么“虚胖”;它们甚至懂得节制自己的生长速度,不使自己过于“冒尖”先摧。人类将野生的植物移入田园,受到特殊保护的植株才逐渐退化自我防卫能力,自行解除武装,xx依赖人类的庇护。它们按照人类的意思,使自己长得叶肥、果大、粒饱、味美、株高,奉行“全力发展,不要防卫,依靠保护”的政策,使自己逐步沦为“不设防”
的物种。这实乃生命之大忌,等于把自己的软腹xx袒露给对手,又怎能不招引大批天敌蜂拥而至呢?可见,是先有人类培育出没有防卫能力的肥美之物,然后才引出的“害虫”,倘若它们仍是旷野中的野麦、野菜,怕什么害虫呢?
(1)这是一篇说明道理的文章。
反对的是:
提倡的是:
(2)结合短文解释“气急败坏”。
(3)结合生活实际解释“露富”或“张扬” 、“虚胖”。
6、画马的孩子
教室里,老师正在讲时钟的长针什么时候可以追上短针的问题。他听得很人神。长针实在很神气,它那金黄色的腿,细细长长的,无论短针在哪里,它总可以轻轻松松地追上它,就像电影上那些美国西部的骏马一样,跑起来“喀喀喀!喀喀喀!”,几下子就追上坏人了!马跑的时候,马颈上的鬃毛{zh0}看,一排排,像要飞起来似的……
“没有意思!”他心里生气地想。于是,他希望自己是一匹马,远远跑开去,跑得飞快,谁也追不上他,谁也不敢小看他。
他要跑得远远的!在那涂满了晚霞的天边,在那长满绿草的原野!
(1)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画马的孩子”和他们的老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3)体会文章的结尾,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