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情景3:
实施顾问到现场后,告知CKK的项目组,售前承诺的“一单一结”需求理论上可以实现,但需要进行较大规模的开发,开发难度大、周期长;希望在不开发的情况下,通过半手工半系统的做法,先上线用起来。如果实在要实现,可等上线后再说。 而实际上,作为具有行业特色的核心需求,如果不能在系统中实现,这部分功能游离于系统之外,系统只能成为事后数据的存储之地,就失去业务过程管理的目的了。 案例分析3: 在选型方面,{zd0}的误区是:大系统就一定功能强大,越是特殊的行业特色需求,越是要选择大的产品。其实这种“只要是大的贵的,就是全的好的”,实是很片面的。 不错,大系统很灵活,可以变化出多种解决办法。但越大的系统实现起来越复杂,需要大量的设置和开发,应用和维护的要求也很高。经常是理论上的可实现,变成现实中的不可用。 正确的产品选型原则是:实用、够用、好用,适用就好。 考虑产品的适用性首先要分析产品的结构框架,包括数据逻辑、代码逻辑和技术实现,看其与本企业核心业务需求的吻合度和实现的难易程度,看其实现起来是否最经济、最可靠、xxx,所谓适用就好。重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仅仅是产品功能和顾问售前的Vision。 企业可以请有丰富业务和系统实施经验的顾问参与选型的产品方案论证,特别是请那些同时懂技术、有系统分析能力的复合型顾问,因为他们综合管理、业务和软件系统内核的能力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 选产品时另一个要坚持的是够用就好,适度超前。用过大系统的人都知道,企业使用大系统的功能不足1/5,花了大价钱买了不少搁置一边的“鸡肋”。软件产品的拓展性更多地是靠其合理和适中的架构决定的,而不是简单地看其有多少菜单和功能。不要为那些永远用不上的功能买单。(要知道当今时代,一个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就五至十年吧,这还是那些用的好的企业。) 选择产品的第三个原则是好用,这是指产品的易用性。微软Windows系列软件的成功首先是其人性化界面和易用性。很多ERP产品,特别是国外的产品,易用性上还很差。要让国内最终用户爱用系统就有很大的难度。产品的界面、所见即所得、直观打印、便捷查询都是在选择产品时应该判断的基本标准。 总结:
今天,中国新兴的信息化与管理咨询服务业,经历了从买概念到买产品,从买方案到买实现的演变。成功选型是实施与应用的起点,是落地实现的前提。在选型上,如何把钱用在刀刃上,下面是延展咨询认为应该坚持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1、整个项目有明白人,把控需求、理解产品、控制实施。对项目的目标、范围、方法有把控能力,对企业的核心需求和实现策略很了解,对产品的适用度有感觉。对实施的过程有控制能力。这样才能选出一个好产品、组建一个好团队。 2、先搭平台,后搞应用。基础产品选平台,发挥效益靠应用。 3、选人选团队比选公司重要,选公司比选择软件重要。 4、需求分层分级,从管理需求到业务需求,再到软件需求,逐层推导,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出需求。 6、重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仅仅是产品功能和顾问售前的vision。 7、重视做事的方法和过程,而不仅仅是方法论。 8、从以开始就重视技术的可控性。 本文出自 “”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