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血汗”生意经 决不涨薪 从不愁招工_刘天翔_新浪博客
   “当产品定价下降30%,你首先一定要让订单数量增加30%,接下来再多下超过30%的订单,才增加三成营收,但问题是<<你一定不可以增加30%的人力!.>>”《郭台铭与富士康》一书这样描述.

  富士康“血汗”生意经:决不涨薪 从不愁招工2010年04月17日06:41华夏时报陈小瑛我要评论(90)

  字号:T|T

  3月底至4月初,富士康连续6名员工跳楼,一时激起千层浪,“血汗工厂”再次成为富士康的代名词。

  不过,《华夏时报》记者在深入采访后却发现,就是这样一个问题频发的企业,在珠三角地区大量涌现民工荒、涨薪三成都缓解不了的背景下,富士康坚持工资{zd1}标准决不涨薪,却从来不愁招不到工。

  富士康谜团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生意经?

  对富士康趋之若鹜的应聘人回答得并不意外:“只要能按时发工资,福利和工厂环境好点就行。”

  “低工资源于低利润”是富士康等代工企业常用的说辞。但深圳一家电子加工企业老板刘建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这只是个幌子,富士康们至少保持10%以上的利润,虽然执行的是劳动法限制的{zd1}工资标准,但的确是没有违法。”

  不仅如此,本报记者调查发现,为应对成本上涨可能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代工企业向内地二、三线城市转移;其中富士康80万大军有一半转移到了内地。

  刘建文透露,富士康们的生意经很精明,转移内地主要是为了圈地生财。刘举例称,一个只有两三百名员工的小公司,在湖南某县城都可以利用招商引资的名义低价圈到500亩土地。

  不愁招工

  4月14日中午12点,富士康南门招聘处,上千名年轻人拥堵在门前,几根隔离绳索一直拉到了二十米外的马路边。

  一名18岁的湖南女孩刚到深圳,“大企业安全,环境不错”是她直奔富士康的原因,“反正工资都差不多,吃喝玩乐配套都有当然更喜欢了。”员工跳楼问题似乎跟她无关。

  另一名来自湖北的小伙子告诉记者,他来富士康门口蹲点了四五天还没排上,每天都有几千人来排队,他在宝安岗头村住招待所,每天需要40元,只想尽快进厂解决食宿问题。

  而在宝安龙华坂田众多工业区门口,记者看到大量招聘普工的横幅牌子满天飞却招不到人。记者了解到,不少前来求职的“90后”农民工诉求,除了保证工资按时发放,更看重的是企业环境和福利。

  “富士康大陆员工从去年的70万人,目前已经增至80万人。”富士康集团一位管理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企业陷入了两难,经济危机时,员工投诉我们不给加班,现在加班了,又抱怨企业是“血汗工厂”。

  该管理人士表示,员工跳楼事件的发生,公司的客户自己也会来检查,只要运作没问题,还是会下单给富士康,客户注重的是产品质量。

  富士康工会副主席陈宏方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对于死伤员工的后续处理,如果按照法律上赔偿每人只有一两万块,但富士康会尽量按照家属的要求补偿,{zg}可获得10万元。

  “85%的职工是‘80、90后’,平均年龄在21�23岁之间,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网络来寻觅自我认知,如何迎合这代人的需求,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陈宏方表示。

  低薪的秘密

  应聘者蜂拥而来看来真的不是只奔着工资。

  “其他代工企业都是按{zd1}工资标准给,富士康不愁招工,怎么可能会多给?”上述富士康管理人士对记者反问。但事实是,富士康台湾高管加薪幅度普遍在30%以上。

  陈宏方告诉记者,在富士康工作满一年,每年保底加薪3%,没有上限。富士康旗下三十多家法人企业,加薪多少主要跟法人效益多少有关。“富士康是台资企业,特殊岗位会从台湾派员来大陆,领导层担当的责任不同,待遇当然不可能和普工相提并论。”

  富士康观澜基地一位行政人员告诉记者,富士康为了不违法,早就做好了自愿加班的协约书,员工加班都签协约,算上加班费,平均普工月薪可以达到1500-2000元。

  刘建文告诉记者,深圳至少有七八成企业不遵守劳动法,“劳动法规定一个月加班不能超过36小时,你说哪家工厂能做得到啊?我们员工一个月要加100�140小时,小工厂如果全按劳动法根本没法活。”

  “如果大家都涨工资,反而不怕,工资涨了,我们也就会借机提高产品价格,因为别的工厂成本也一样提高了,这样对加工厂影响也不大。”刘建文说,除非劳动法统一上调,不然不可能主动涨工资,最多只是增加点福利,大厂福利保障体系完善,所以招工有优势。

  据记者了解,代工厂{zd0}的成本是人力,税收是许多中小企业都会逃避的,大约百分之三四十关闭的厂家,多是因为劳动法的修改而不想做了。

  低利润证伪

  一面不愁招工,一面要面对“血汗工厂”的指责。富士康的理由并不意外:“低工资源于低利润。”

  有媒体报道称,占富士康10%业务量的苹果,只给2%的代工利润,但截至4月16日,苹果方面仍未对记者提出的问题做出回复。

  “不知道今年订单怎么这么多,观澜厂区员工一直在增加,还要建几个餐厅才能满足员工的吃饭问题。”上述富士康观澜基地行政人员告诉记者,“整个观澜厂区90%以上做苹果产品,现在富士康跟苹果是铁哥们,富士康是靠质量和速度取胜的,做出来的东西并不便宜,当初诺基亚给出的加工利润率太低,富士康就弃单给了比亚迪。”

  富士康官方并未向记者道出利润的底线,称这是商业机密。不过富士康内部人士对记者透露:“2%的利润还不够我们吃饭的钱。”

  “他们底线{jd1}不会低于10%,低于这个利润,企业就不会做了。”刘建文向记者透露,加工厂都是先算好利润后再给客户做。

  刘建文告诉记者,今年制造业很火,富士康工厂工人基本上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11点,有时还要到凌晨1点。

  记者采访的多家制造业老板一致表示,像富士康这样的大企业,议价能力也很强,外资企业更注重品牌品质,如果产品做不好,赔付起来损失很大,他们不会太在意一点小钱。

  变相圈地?

  企业降低成本之道除了在工人工资和利润占比上做文章之外,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向内地转移。

  据悉,富士康80万工人大军中,有一半是布局在内地城市,{zx1}进驻的就包括重庆和湖北等地。

  上述富士康管理人士告诉记者,人力成本低,享受人口红利就是转移后的一个优势,但人力成本只是一部分,物流和其他配套设施成本也占很大一部分,所以全部转移到内地不太现实。

  按照他的解释,企业并未把产业转移看得那么重,途径多得是:现在很多代工企业已不是单纯地做三来一补,开始利用国外的技术,培养本地人才,掌握了技术后,缓缓、徐徐有了自己的品牌,然后自己开发,而不是单纯的代工,“富士康现在也有自己的专利技术了。”

  不过,刘建文向记者透露,大企业转移到内地,除了可以享受地方政府给予的优惠税收政策外,企业去的真实目的就是圈地,内地政府需要招商引资,大企业可以圈到很多地,以工业园的名义搞房地产开发,建厂房写字楼可以出租,建食堂可以用来做餐馆,建宿舍可以做宾馆盈利,这些利润也很可观。

  富士康离职员工诉说在职经历:一个工人顶俩用

  2010年05月13日08:13广州日报我要评论(85)

    前日晚上7时许,一名24岁富士康女工从龙华街道水斗新村一出租屋跳楼身亡,成为富士康半年来第八宗员工xx事件,坠楼事件已总共造成了六死两伤。对前日的事件再次表示遗憾的同时,富士康也已经引入心理专家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

    昨日两名已经离职的富士康员工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在富士康工作的点滴感受,他们表示,富士康内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员工关系冷漠,富士康的企业精神特别“严谨”,但是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精神生活却xx不够。“富士康就像一个菜市场,很多工友干几个月,觉得很累,压力很大,就离职了,来的人多,走的人更多。”

    富士康则表示,频发的员工跳楼事件已不单是企业的自身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希望政府和相关社会机构能参与解决。

    尽管富士康被“xx疑云”笼罩,但是它的招聘现场却从未冷场。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来到富士康求职,他们对富士康的待遇和条件都特别认可,认为在这里工作能改变家境甚至人生。在深圳富士康40万人的员工队伍中,有30多万是80后、90后的普工。这批劳动力流淌频繁,来的多,走的也多。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频繁流淌呢?小林和小丽的讲述或让读者窥其一二。

    工作强度高:经济危机后一个工人顶俩用

    在富士康厂内,平均每天工作10个小时,早上7时半进厂,晚上7时半出厂,中间有1个小时的午饭和休息时间,其中2个小时以加班算。小丽说,员工手册规定每工作2个小时就可以休息10分钟,但是很多时候都不能按规定休息,往往是除了中午休息1小时外,{yt}就只有10分钟的时间上洗手间。有的部门甚至长期要加班3个小时。

    小林告诉记者,经济危机之后,富士康为了压缩人力成本,普遍存在一个人要干两个人工作的现象,工友们上班觉得更累,一提起上班,整个人就没劲了。

    “上班真的很累,精神很紧张,既要赶进度,还要小心‘陷阱测试’。”提起在富士康的一年半的工厂生活,小丽依然感到当时压力很大。小丽说,进厂之后,工友相互之间不许讲话,不许打瞌睡,如果违反了就要扣绩效奖、向大家做检讨。“有的女孩子做检讨时声音小,就会挨骂,好多人都被骂到哭,,{zh1}还要所有工友在其检讨书上签名。”

    但是,最让普工们感受到精神压力的是所谓的“陷阱测试”,也就是管理人员故意在流水生产线上制造一点小错误,比如拿走一张小贴板,如果你没有发现,那你就要被处罚了。用时兴的一个新潮语言,就是“钓式执法”。“线长和内部稽核员(管理人员)经常会在你全神贯注工作的时候,从你的桌子上拿走一个半成品,如果你没发现,那又要受处罚了。”

    等级森严:管理人员和工人缺沟通

    提到富士康的基层管理人员,两人都认为他们很凶,普工和基层管理人员之间普遍缺乏沟通。富士康员工的等级壁垒分明,最基层的普工叫作业员,然后就是全技员、线长、组长、课长、部长等等。

    小林说:“他们的主要管理方式还是骂,只管上班强度的安排,从来不关心普工的生活。”他认为,富士康目前还是一种很霸道很简单的管理方式,根本没有人性化可言。

    平时在宿舍住宿也是10个人一间房,因为流淌性大,彼此部门又不同,所以相互间都不认识。小丽说,甚至在同一个班(工作单位)里,一起工作了三四个月的,彼此都不会认识,因为大家上班都是戴口罩的。

    刚请来法师作法 次日就有第八跳

    在连续发生员工跳楼事件之后,5月10日晚上11时,3位五台山高僧受富士康邀请抵达深圳做法事,祈求公司能够平静下来。不料就在第二日晚上,富士康又发生“第八跳”,一名女工在出租屋跳楼身亡。富士康方面昨日回应表示,该名女工姓祝,24岁,河南人,去年8月份入职,为一线作业员。

    经公司了解,祝某在事发期间一直处于休假状态,并由其远在河南老家赶至深圳的母亲陪同。公司从警方获知,由于跳楼事件原因涉及祝某诸多个人隐私,富士康方面基于对死者及家属的尊重,暂不发表评论。

    今年频发的员工跳楼xx事件,让富士康更加xx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已经开始了一些心理干预的行为,但是对于拥有42万员工的厂区来说,这项工作仍然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就像富士康新闻发言人刘坤接受采访时所说:“你真的能触及到42万人每一个人的心灵吗?我们作为一个企业,没有本事做到这一点。但是我不知道‘第八跳’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 ”

    富士康方面也坦承,富士康对产品高水准的要求以外,对待员工时,有一些管理措施显得刻板。此外富士康在员工心理危机干预上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因为心理疾病是会传染的。频发的员工跳楼事件已经不单单是企业的自身问题,而已经上升到社会问题,希望政府或是更多的社会机构能参与、关心年轻人的心理健康,群策群力帮助年轻人走出心理困境,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相关:劳务工倾向通过网络进行心理咨询

    根据统计,深圳外来劳动者约占深圳总人口的6成,外来人口中8成是农民工。他们普遍收入低、工作时间长、心理压力大。来自医务人员的调研表明,劳务工存在心理问题的现象比较普遍,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不太乐观,主要表现在有焦虑感明显、容易恐惧,且身体容易疲倦精神不振等。而在人际关系、抑郁、偏执等方面也容易出现问题。

    长期以来,深圳外来劳务工群体对心理健康知识需求较大,然而却一直未得到满足。根据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调研结果,其中认为自己需要心理咨询的比例为41.9%,然而以前接受过心理咨询的仅占2.4%,这表明他们有很大的需求,但是心理健康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在使用的心理咨询方式中,更偏向于挑选电话、网络,占到了近8成。

    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负责人表示,希望能够为富士康培养100名心理咨询师,通过基本培训,能帮他们解决基本问题。“我们也希望公司决策层能够意识到其重要性,具有更多的责任感,而不是推给社会,全部由政府买单”。

  富士康招聘点仍显火爆 每日千人排队应聘

  

  

  昨天,深圳富士康龙华厂区招聘处排起了长队。IC图  尽管遭遇“九连跳”事件带来的负面冲击,富士康对中国年轻打工者的吸引力并没有明显减弱。在深圳的富士康总部,两天来,招聘点每天一早就挤满了近千人的应聘大军;在中国北方的富士康公司,如山东青岛、山西太原等地,一些中介机构甚至向前来应聘富士康的求职者收取数百元的费用。

    昨天上午,在深圳富士康龙华厂区的南大门的“普工招聘处”,近千名年轻男女排成长队。这里是富士康在国内的{zd0}招聘点。悬挂在树上的高音喇叭里则不断有人在广播着“招聘不收取任何费用,只需要身份证即可……”。

    如果不是亲临现场,很难想象,这种仍显火爆的招聘场面会出现在富士康公司门前��今年以来,在短短的5个月内,深圳富士康公司先后有9名员工纵身从高楼跃下,造成8人死亡、1人重伤,公众对富士康的责难声也与日俱增。

    但在前来应聘的中国众多的“80后”、“90后”眼里,这里仍是他们的{zj0}挑选。“这里是大厂,要正规些。工资按月发,从不拖延,而且加班工资更高、多劳多得。”多名受访的年轻男女这样描述为何来这里应聘。同龄人、同村人也有人在富士康工作,也是他们信赖这里的理由。

    不过,一位富士康老员工告诉早报记者,尽管在外人看来,富士康的招聘点仍显火爆。但实际上,与春节后等时段相比,这种场面已显得冷清了许多。他用手势比画着,“最火爆的时候人数能达到几千人,比今天这队伍要长上好几倍。整整{yt}的时间都不能对所有的应聘者体检完毕。”

    他分析较以前冷清的原因是,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转好,使富士康用工量猛然增加;而最近出现的“九连跳”事件也多少会影响到求职者的热情和意愿。

    记者没能从富士康官方获得“九连跳”事件对该公司招聘人数的影响程度及变化数据,但在深圳的富士康厂区可看到,富士康张贴了多份宣传彩页,旨在用金钱激励的方式吸纳新员工:在职员工每推荐1名新员工(后者在厂工作满3个月者),可获得200元的奖励。

  管窥富士康车间运行模式:魔鬼在细节之中

  黄玲娟的{yt}是从早上6点开始的,先是起床,然后去一个食堂吃饭。她是富士康科技集团PCEBG事业群(该集团12个事业群中{zd0}的一个,生产电脑主板等)的一员,她所在的深圳龙华园区里有20多个食堂,她的“一卡通”可以去任何一个食堂吃饭。

    每天的6点到9点,是富士康的早高峰,超过20万人在龙华园区里活动,食堂、街道熙熙攘攘,9点过后,这里的人逐渐少起来,每天的晚高峰出现在下午5点到8点。

    在7点20分之前,黄玲娟必须赶到PCEBG事业群的生产线上,每天这个钟点都有简单的例会,7点30分,和前一班的工人完成交接班,就开始进入角色。黄玲娟主要是检测一块电脑主板的正负两极,差不多20秒就可以完成一块电脑主板的检测。她的工作需要站着完成,每天中午11点到12点可以去吃饭,中途如果要喝水或上厕所,需要和“线长”说,“线长”随时来顶岗。

    在富士康PCEBG事业群的生产线上,《{dy}财经日报》记者看到,有的工人需要站着完成工作,有的需要坐着,xx由不同工种来决定,。“不是很累,习惯了。”黄玲娟告诉记者,在记者和她说话的时候,她手里一直有条不紊地忙着。

    这就是富士康一名普通员工的状态,也是富士康这部庞大机器中的一个运行环节。“富士康是用IE(工业工程管理学)来管理企业,管理员工。”曾在深圳富士康负责生产管理的员工昨日对《{dy}财经日报》表示,富士康生产流水线上的员工的每一个工作动作都被分解,使员工的每一个动作达到{zg}的效率。富士康要做的就是:让员工动作标准化。

    “员工在生产线上的动作,都是预先被设计的,也是多年生产经验的体现。”上述员工指出,在富士康集团有一个IE学院,每年都培养很多IE工程师,并分配到各个车间,以实现xxx的IE管理。为了让员工生产动作规范,往往采用“1带1”培训模式,即一个老员工带一个新员工,进行一个星期的培训。之所以这样做,是IE工程师要保证每条生产线的稳定产能,而稳定的产能就xx计算出客户订单的交货日期。

    “在富士康,时间就等于产能,但每条生产线在固定时间内的产能也是固定的。如果客户订单大,就要得急,公司甚至会将饭送到车间来,来缩短员工中间休息时间。”该员工表示,在生产线上,员工工作就是纯粹机械化的动作,而员工总是重复着某几个动作,当然在工作时间很枯燥。

    因为熟悉在富士康生产流程,该员工也被深圳其他几个代工厂高薪挖角。该员工指出,相比深圳其他几个代工厂,富士康的管理相对更严格,生产员工在工作时,基本不能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不能自由走动,不能闲谈,岗位是站式的,就不能坐下,是坐式的就不站立。往往一坐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

    在富士康,记者发现了20多个应聘进来不久的工人,他们经过培训之后需要考试。培训的内容包括岗位的技能培训和一些小的技巧,比如:一个需要挑出红豆和绿豆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员工对颜色的识别度,还有一些不同的“套圈”,要在极短的时间里,分清晰这个套圈适合放到哪一种柱子中去,在规定的时间把所有的“套圈”都放完,就可完成考试。

    这是每个新入职的员工必经的一道关,不仅如此,只要在富士康上班,会有许多不同的职业培训,还有一座“宝塔”很吸引人,宝塔的底端是不同的两种人,外来务工者和大学生,这两种人有各自不同的路径走向,比如,外来务工者是通过熟练工、课长来完成职业上迁,而大学生是通过实习工程师、课长工程师来完成,而双方在宝塔的顶端的职务都是一样的:总经理(总工)。

    一个普工的收入是由底薪和加班组成的,每个月在2000元左右,一旦从普工升为“线长”,收入就会发生较大变化,每个月有3500多元,但是从普工到“线长”,中间需要先经历“五人小组小组长”,以及“全技员”的角色,最快的普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可以完成从“普工”到“线长”的转换。

    魔鬼在细节之中。“郭台铭语录”第91则称,“对事情的观察: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通过这些“工具”总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在公司内部自称为“郭三点”的郭台铭本身就是拆解、简化的高手,而富士康的管理哲学也是就是找出细节,即关键点,进行拆解、简化和集成。正是将每一件事、每一个生产流程细化拆解,甚至到每一个员工的某一个动作,才练就出富士康的低成本。

    “当产品定价下降30%,你首先一定要让订单数量增加30%,接下来再多下超过30%的订单,才增加三成营收,但问题是你一定不可以增加30%的人力!”《郭台铭与富士康》一书这样描述。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富士康“血汗”生意经 决不涨薪 从不愁招工_刘天翔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