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刀-结构和作用以及工作原理(一)_boligongju的空间_百度空间

{dy}次课

§8-1   

拉刀是一种多齿、精加工刀具。拉刀工作时沿轴线作直线运动,以其后一刀齿高于前一刀齿来完成拉削任务。拉削加工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拉削特点

(1)生产率高 拉刀同时工作齿数多,切削刃长,一次行程即可完成工件的粗加工、精加工和光整加工,因此具有很高的生产率。

(2)拉削速度低,质量稳定 一般拉削速度νc=28mmin,拉削平稳,切削厚度小,因此拉削精度可达IT7IT8,表面粗糙度值可达Ra508μm。另外,拉削时各刀齿不是连续而是间隙工作的,刀齿磨损慢,刀具耐用度高,寿命长。这样由同一把拉刀加工出的工件,其质量稳定,具有很好的互换性。

(3)拉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因为拉削一般只有一个主运动。

(4)拉刀加工范围广泛 可拉削各种形状的通孔和外表面。但拉刀的设计、制造复杂,价格昂贵,不适应单件小批生产。

(5)拉刀是专用刀具 一种形状与尺寸的拉刀,只能加工相应形状与尺寸的工件,不具有通用性。因此也把拉刀称为定尺寸刀具。

二、拉刀分类

拉刀种类很多,结构各异,目前有多种分类法:

(1)按加工内、外表面可分为内拉刀与外拉刀;

(2)按加工对象可分为圆孔拉刀、花键孔拉刀和特形孔拉刀等;

(3)按受力方式可分为拉刀、推刀和旋转拉刀等。

三、拉刀结构

尽管不同的拉刀结构各有特点,但它们的组成部分还是相同的。下面以圆孔拉刀为例,来说明拉刀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1)柄部 由拉床的夹头夹住,传递拉力。.

(2)颈部 连接柄部与其后各部分,便于柄部穿过拉床的挡壁。也是打标记的地方。

(3)过渡锥 引导拉刀逐渐进入工件孔中,并起对准中心的作用。

(4)前导部 导向、防止拉刀偏斜。

(5)切削部 分担负全部加工余量的切除工件,由粗切齿、过渡齿和精切齿组成,其刀齿直径尺寸自前往后逐渐增大。

(6)校准部 起修光和校准作用,亦可做精切齿的后备齿。

(7)后导部 保持拉刀{zh1}的正确位置,防止拉刀刀齿在切离工件后,因自重下垂而损坏已加工表面或刀齿。

(8)支托部 对长而重的拉刀起支撑托起作用。

四、拉削要素

以圆孔拉刀为例。

(1)拉削速度νc 拉刀的直线运动速度即为拉削速度νc。拉削时,切削刃上各点乃至各刀齿的拉削速度是相等的,这一点是不同于车削与钻削的。

(2)进给量或齿升量fz 指相邻两刀齿(或齿组)半径方向的高度差。齿升量大,则刀齿的切削厚度大。

(3)切削厚度hD 在基面Pr内垂直于加工表面度量的切削层尺寸。对于轮切式拉刀,hD=fz;对于综合轮切式拉刀,hD=2fz

(4)切削宽度bD 在基面Pr内沿加工表面所度量的切削层尺寸。同廓式圆孔拉刀bD=πdo,式中的do为拉刀刀齿的直径。

(5)切削面积AD 拉刀每一刀齿的切削面积为AD=bDhD。若拉削时同时工作齿数为zе,则切削总面积为:

AD=ADzе=πdofzze(mm2)

式中zе——拉刀同时工作齿数; L。——工件的拉削长度; P——拉刀切削齿的齿距。

五、拉削方式

拉削方式又称拉削图形。它是指拉削时工件表面的成形方式和加工余量的切除方式。采用何种拉削方式,既影响着刀齿的负荷分配、拉削力、工件表面质量,又影响到拉刀耐用度、拉刀总长等。因此,拉削方式是拉刀设计中应首先确定的一个重要环节。

()表面成形方式

表面成形方式有两种:同廓式和渐成式。

1.同廓式

同廓式拉削,其特点是拉刀刀齿的形状与工件的廓形相似,{zh1}一个刀齿决定已加工表面的形状与尺寸。这种拉削方式,优点是bDhD小、拉削后表面质量高,缺点是拉刀齿数多、拉刀较长。另外,它不适于拉削有硬皮铸、锻件,否则刀齿易损。

2.渐成式

渐成式拉削,其特点是拉刀刀齿的形状与工件的廓形不相似,工件的表面不是由{zh1}一个刀齿形成,而是由各切削刃包络而成。其优点是拉刀制造简单,缺点是拉削表面质量不及同廓式拉削。

()加工余量的切除方式

拉削时,加工余量的切除方式有两种:分层拉削与分块拉削。

1.分层拉削

是把加工余量分为若干层,每一刀齿切除其中的一层。

2.分块拉削

是把加工余量分为若干层,每一层或两层被几个刀齿分段切除。分块拉削又可分为轮切式拉削和综合轮切式拉削。

(1)轮切式 拉刀的切削部分由若干齿组组成,每一齿组中有25个刀齿,并切去较厚的一层金属,而每一刀齿只切去该层金属中的若干段。同一齿组内各刀齿无齿升量,但齿组间齿升量较大。在同一齿组内,前后两个刀齿开有交错分布的分屑槽,使切削刃交错分布,第三个刀齿设计成圆环形,直径略小些。

轮切式拉刀拉削时,切削厚度b较大,切削宽度幻较小,故拉刀齿数少,长度短,切削效率高。适用于加工尺寸大、余量大的内孔,还可用来拉削带有硬皮的铸、锻件。

(2)综合轮切式 综合轮切式拉削是综合了分层拉削与轮切式拉削的优点而形成的。整个切削部分分为粗切齿组、过渡齿组和精切齿组三部分。粗切齿组与过渡齿组采用类似轮切式的刀齿结构,即除{dy}个刀齿切除{dy}层加工余量的一半外,从第二个刀齿起每一刀齿均切除二层加工余量的一半。但粗切齿齿升量较大,过渡齿齿升量逐渐减小,精切齿组采用分层拉削同廓式的刀齿结构,各刀齿的齿升量较小。校准齿组也采用了同廓式的刀齿结构,但各刀齿间无齿升量,即fz=O

综合轮切式拉刀的优点是齿升量分布合理,刀齿较少,拉刀长度短,生产效率高,拉削平稳,加工表面质量高。



郑重声明:资讯 【拉刀-结构和作用以及工作原理(一)_boligongju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