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石典(中国观赏石简介)--新疆地区_浅草幽幽_新浪博客

中华石典(中国观赏石简介)--新疆地区

 

1、大漠石
大漠石,又称戈壁石、风凌石、风砺石等,产于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边,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区和奇台县附近。该石种属典型的荒漠风成石,其原石质地为玛瑙石、碧玉石、玉髓、玄武岩、木化石、千层石等,是在戈壁沙滩特有的地质、地理环境下,经风蚀、沙磨而形成的造型奇特、似景似物、多姿多彩之观赏石。
大漠石由硅质岩、硅质灰岩、硅质泥沙岩等构成,质地坚硬细腻,结构致密,硬度一般在6度以上;造型嶙峋奇异,千姿百态,有神态逼真的飞禽走兽、古堡、石窟等,尤以山川峻岭、奇峰险崖的景观石为佳,无论似景似物,均可独石成形;色彩丰富润泽,有灰、黑、白、红、黄、绿、紫等颜色,其单色一般为灰、黑、白诸色,纯者略显剔透,复色则流光溢彩;由于岩石含有不均一的矿物成份,其结构复杂多变,呈混杂的细条状、团块状、互层状或不规则的细纹理状,在风沙吹蚀之下,表面较完整的,其{jd0}多朝一定方向倾斜;大漠石大者直径可达1~2米,小者直径仅有几厘米,以中小者为最多。品质以玉石质地为{zj0},但产量极少。
大漠石的风格因质地不同而有异,玛瑙石质地的有黑白、多彩等,坚硬莹润、纹理绮丽,一般体量不大;碧玉石质地的主要观赏其颜色和图案;玄武岩质地的呈黑色,玲珑剔透,多象形;木化石质地的呈黄、暗红、深棕、黑等色,五彩斑斓,通体光润。千层石质地的呈灰色或蛋青色,硅化程度高,密度大,击之可发出金属般的响声。
大漠石一般用作室内陈设观赏、园林点缀,也可制成各种风格的山水、旱石盆景或小型工艺品。


2、硅化木
硅化木,又称木化石,主要产于新疆哈密地区的大南湖、沙尔湖、伊吾县的淖毛湖、巴里坤县的三塘湖一带,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县、吉木萨尔县、木垒县境内。尤以奇台县将军戈壁北部边缘的石树沟最多,在11.65平方公里范围内,裸露于地表的硅化木达近千株。奇台县硅化木群是亚洲地区蕴藏数量最多、分布面积{zd0}、保存最完整的硅化木群。
新疆硅化木形成于侏罗纪时期,是1.5亿多年前的松柏、苏铁、银杏、真蕨、种子蕨等古乔木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替代质换、石化而成的古树化石。硅化木质地坚硬、凝重,由于受溶于水中的铁、锰氧化物的浸染和风沙的长期磨蚀抛光,呈黑、紫、土黄、褐红、浅灰、白等颜色,五彩斑斓,表面光亮细腻,镶金叠玉。
新疆硅化木分布面积广、类型多,由于各地区的地质作用及侵入的热液成分不同,可分为硅化、铁化、钙化和玛瑙、玉质等种类。含钙质的其质细腻,多呈土黄色,也有红、淡蓝、淡绿等色;含氧化铁的多呈暗红、深棕、铁灰、褐色等,含硅质的其质坚硬,呈黑、红、黄等色;还有近乎玛瑙质、碧玉质的,呈半透明状,通体光润。硅化木以有枝芽,节疤,虫蛀状,木纹年轮清晰者为上品。其中大南湖的硅化{zh0},沙尔湖的枝叉最多。硅化木大的长达十几米,重达上百吨,小的可在掌上把玩。

3、玛瑙石
玛瑙石,产于新疆哈密火山岩荒漠地区的淖毛湖戈壁和沙尔湖戈壁一带。玛瑙属火山岩产物,由隐晶质纤维状玉髓组成,硬度约7度,主要生成于中基性熔岩的空洞及裂隙中。新疆玛瑙石属戈壁坡积型风成石,其体量及石肤的天成性,均适宜作奇石观赏。
新疆玛瑙石是在强风蚀、强物理风化等独特环境中生成的,一般体量不大,石体坚硬莹润、色泽绚美、纹理绮丽,色彩主要有红色、琥珀色和白色等,其中以红色为{zh0}。其造型依原生空间和后期风蚀的不同,有山景、动物等,形色俱佳、意境深远者可谓珍品。
新疆玛瑙石可分为缠丝玛瑙、闪光玛瑙、竹叶玛瑙、柴状玛瑙、白玛瑙等。意蕴风格也各不相同:缠丝玛瑙纹路如丝,或黑褐色间白纹,或红白纹相间,多呈图案,质地细腻温润;闪光玛瑙其条纹随光影变幻闪烁,十分美观而有趣,但较稀少;竹叶玛瑙其花纹如竹叶状,清疏高洁;柴状玛瑙的条纹粗细不等,排列不齐,结构形态成柴状几何图案;白玛瑙质地致密,较透明无色者,状如水晶,有的凝若羊脂璞玉,纯美光润。
新疆玛瑙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天山和东准噶尔等地区,在新疆哈密戈壁巴里坤县还有大片玛瑙滩,足有十几平方公里,质地{jj0}的玛瑙随处可见。但作为奇石类的玛瑙石,其体量的大小和石肤的天成纹理则有一定要求。

4、新疆碧玉
新疆碧玉,又称玛纳斯碧玉,准噶尔玉,碧玉,产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玛钠斯县。为呈碧绿色的一种软玉。碧玉即绿玉,碧玉中的黑点(指铬尖晶石)为碧玉的特征。碧玉以色青如蓝靛者为贵,有细墨星淡色的次之。
新疆碧玉的矿物成分与和田玉相似。呈暗绿、深绿、墨绿色,有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硬度6~7,密度3.02~3.44。质地致密、细腻、坚韧、光泽良好,晶莹润泽。质地较佳的新疆碧玉中透闪石含量在80%以上,为显微晶质交织结构,粒径为0.01>~0.05毫米;色泽艳丽,质地致密坚韧,无杂质及裂纹,块度大。新疆碧玉一般用作玉雕原料,个体完整并具有一定形态的可作为奇石观赏。
新疆碧玉矿主要矿区在玛纳斯县清水河、塔西河上游和玛纳斯河上游一带。范围东西长30公里,宽数百米,矿点10余处,储量丰富。

5、和田玉石
和田玉石,产于新疆和田地区。和田玉石分为山料和仔玉,矿采的叫山料,主要产于昆仑山,古书称和田之南有玉山,指的就是那些玉矿;河里捞的则称仔玉,主要产在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古称白玉河和墨玉河,每年春夏之际,昆仑山山洪暴发,把玉矿石从山上冲刷下来,经过上万年的反复磨滚撞击,杂质尽去,圆润光滑如凝脂般的玉石就堆积在河滩和河道中,秋季时河水渐落,玉石显露,为拣玉主要季节。
和田玉石的矿物成份以透闪石和阳起石为主,并含有微量的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质地细腻、坚韧,硬度为6.5~6.9,可以划玻璃而自身无损伤,为半透明状,抛光后呈脂状光泽;颜色漂亮,有雪白、梨黄、墨黑、青绿等光泽,晶莹滋润,多为单色,少数有杂色;主要品种有羊脂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等,其中优质羊脂玉是世界上罕见玉种。和田玉石一般多用于雕琢玉器工艺品,具一定形态者可作为奇石欣赏。
未经雕琢之玉称为璞,璞玉的外皮有色皮、糖皮、石皮等,是较珍贵的观赏石。玉龙喀什河所产的仔玉,表面光滑、质地细腻,有些仔玉上青、白、墨、碧、黄等多种颜色融合在一起,组成动物、花草树木、山水风景等图案,意境很美,极具韵味和观赏性。

6、额河石
额河石,产于新疆阿勒泰市富蕴县的额尔其斯河。该石为额尔齐斯河床中的卵石,质地坚硬,光滑细腻,具有玉质感;纹理线条流畅,丰富多变,构图奇美;色彩鲜艳纯朴,体型饱满厚重。
额河水流湍急,是我国{wy}的一条由东向西穿山涉谷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河床中没有被风化的河卵石,经急流冲刷磨砺,色彩独特,纹理清晰,画面传神,意境幽远。额河石的纹理还具凹凸感,有较强的浮雕效果,图案和形态神幻莫测,空灵通透。有的似翻滚的云海、激荡的乱流,气势磅礴;有的石头斑斑点点,沉静空远;有的则像动物、瓜果,惟妙惟肖,令人赏心悦目。
在额尔齐斯河及山前支流水系中采集的卵石,因其石质、纹理都大抵相似,当地人亦统称为额河石,一般均为图纹石,极少造型石。
额河石的石质构成,常见的是凝灰岩、凝灰质粉砂岩、硅质粉砂岩、硅质砂岩等,质细、稍硬,多以绿色为底间黄、白等色纹,似草木、河流、竹子等图案,也有以石英脉、绿廉石脉构成的浮雕纹饰。石英岩卵石质较坚硬,多以黄、白为底色,上有黑色纹条或团块分布,多似山水国画。石英砂岩多为灰白底色,上有岩石中铁质或锰质氧化而成的红、棕红、黑色等斑点或斑块,构成图案似景似物。造型石多为凝灰岩,质地坚密细腻,绿色,外形能构成各种物象。

7、玛河石
玛河石,产于新疆石河子市城东的玛纳斯河。该石属河卵石,质地坚硬细密,形体壮硕雄健,色彩凝重绚丽,纹理明畅深刻,图案别致,形状奇特,呈现出山川景物、花鸟鱼虫、海市蜃楼等,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玛河石的石质主要为砂岩、粉砂岩及火山岩等。石上纹理多由充填在岩石裂隙中的石英脉构成,也有由不同矿物质形成的红、黄、黑等色纹,图案丰富多彩。玛纳斯河源于天山北坡,流入准噶尔盆地腹地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石河子城基扎在数丈深的砾石层上,城东紧傍玛纳斯河,河中出产色彩斑斓的奇石。

8、戈壁泥石
戈壁泥石,又称古陶石,产于新疆戈壁滩上。该石是由泥质岩构成,质地坚密细腻,硬度约5度左右;形态各异,有似扁条或叶状;大多呈棕红、红褐、褚红等色,另有黄褐、咖啡、黑色等,也有黄色底散布青花的,少纯色;块体数公分至数十公分,绝大多数至少一面有水纹或草状纹理,象形的不多见;石表细、润、脆,有薄薄的包浆,手感极好,但外皮易碰破;个别石内含有腔肠类动物化石。
戈壁泥石为沉积岩层被风化破碎后,经风砂长期吹蚀、磨砺和雨水淋漓、腐蚀作用而形成。其表面光滑并有细纹理的流水线槽,是其独有特征。该石以棕红色带有细纹理者为佳。

9、塔格石
塔格石,产于新疆中天山。石质成分以白云岩为主,含有硅质;颜色为白、灰白等色,石面有黑色硅质斑点或纹理,多呈立体状的各种自然山景,形态别致,具有一定观赏价值。

10、和田石
和田石,主要产于新疆和田市郊的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及沙漠、戈壁地带,尤以玉龙喀什河出产的卵石为佳。和田石有不同的质地与形状,大多含有和田玉的成份,表面光洁圆润,质地坚硬细腻;色彩比较丰富,主要有黑、红、白、黄、绿等色;构图简洁,神形兼备,有如行云流水,或若花鸟鱼虫,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河床中黄、绿、棕红等色的火山岩、变质岩卵石,上嵌黄、白等色的条纹,其中石皮光滑、纹理富有韵味者,亦具观赏性。
和田石纹络清晰、图案奇特,在河滩中采回后,用刷子洗净石头表面的泥沙,即可摆放于厅堂欣赏,韵味无穷。

11、于阗石
于阗石,主要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的昆仑山。
《云林石谱》于阗石:“于阗国石出坚土中,色深如蓝黛。一品斑斓,白脉点点光粲,谓之金星石;一品色深碧光润,谓之翡翠,屡试之正可屑金,润而无声。然石之一段凡广仞余,择其十分之一二,无纤毫瑕玷者极少,故所产处贵翡翠而贱金星。”注: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地区。古于阗国遗址在和田县城西南的玉龙喀什河西岸。

12、乌尔禾卵石
乌尔禾卵石,产于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该石多为石英质,石质坚硬,石皮完整,多呈黄、白、红等色,色泽均匀。有的卵石表面点缀黑色纹理或斑块,亦构成各种图案。其中质地极细的黄色石英质砾石,颇似黄腊石。
乌尔禾的卵石分布在第三纪形成的冲积——洪积物的大滩上,部分砾石经风砂蚀磨后,成为棱角分明的风棱石。

13、梅花石
梅花石,产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南侧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地区。该石质地为玄武岩,石中的气孔和裂隙被方解石、绿廉石充填后,呈大小不等的圆球状和细脉状,在岩石表面形成似梅花盛开的图案。

12、锂蓝闪石菊花石
锂蓝闪石菊花石,又称黑菊花石,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石是由锂蓝闪石呈放射状分布在绢云母石英片岩的层面上构成,状似朵朵开放的菊花,花朵大小不等,多为1~5厘米。此石产在锂辉石矿脉两侧的围岩蚀变带,宽约几十厘米至1米,有一定的资源量。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中华石典(中国观赏石简介)--新疆地区_浅草幽幽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