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玉树孤儿 从4月20日到昨天,来自玉树藏族自治州则热福利院的15名孤儿在北京度过了平静而幸福的48小时。昨天下午,孩子们{dy}次走出位于怀柔的住所,来到中国儿童中心,熟悉的课桌椅,崭新的书包、运动鞋,孩子们在这里上了地震后的{dy}课——“信心课”。 ■双手祈福听完{dy}课 昨天下午3点,15个孩子参加了来到北京后的{dy}次社会活动。当他们走进中国儿童中心科学馆时,{dy}次看到熟悉的课桌和黑板。和刚下火车的疲惫不同,孩子们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也许是因为长期居住在洁净的高原,记者感到他们的眼睛格外明亮、清澈。 昨天给孩子们上{dy}节课的是一位特殊的老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原书记热地。热地爷爷一开口就用熟悉的藏语和孩子、老师们打起了招呼。孩子们的脸上立刻掠过一丝惊讶和亲切的表情。热地爷爷用藏语鼓励孩子们一定要坚强,他说:“信心是我们生活、事业和战胜困难的动力和希望。希望你们都能努力学习,重建美好家园。” 在课堂上,记者发现坐在{zh1}一排的两名小姑娘将双手并拢放在胸前,一直到课程完毕她们才把手放下。15岁的索南拉藏用生涩的汉语告诉记者,她们是在祈福,为家乡的人们祈福。 30分钟的{dy}课结束后,孩子们还兴奋地参观了科技馆里的各种展品。能够听到不同声音的排箫,把人照变形的哈哈镜,这些都是15个孩子们{dy}次见到的东西。 ■学生在北京将尽快复课 由于地震突如其来,原本就是孤儿的孩子再次失去了他们的所有。索南拉藏说她没来得及将书本带到北京,不过让她高兴的是,昨天她不仅上了{dy}堂课,而且还有了新书包、新课本和新运动鞋。 玉树则热福利院志愿院长李星陆告诉记者,经过48小时的调养,孩子们的身体状况都很好,基本适应了北京低海拔的状况,除了有些轻微困倦外,孩子们逐渐变得开朗、活跃起来。 “玉树的孩子已经复课了,我们的教学计划正在制订,课程表就要完成了,在北京的两个月孩子们会按计划学习。”李星陆说,由于15个孩子年龄差距较大,从17岁到8岁不等,所以课程的设置要仔细考虑,他们将尽快复课。 而对于正在上高三的孩子,李星陆说不排除让他们在北京上完高三的可能。 ■准备筹建玉树儿童福利院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昨天表示,玉树儿童福利院的筹建计划已经纳入了玉树地区的重建计划之中,目前,通过动员社会力量,资金已经没有问题,重建的玉树儿童福利院将本着安全选址、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原则进行建设。 窦玉沛还表示,除了玉树已有的孤儿,这次的灾难又让一些孩子失去了亲人,目前,青海西宁等福利机构已经腾出了300多张床位,准备接收这些“三孤”人员。“三孤”人员(孤老、孤残、孤儿)的补助为每人每月1000元,孤儿一直补助到18岁。 据了解,15名来自玉树则热福利院的孩子来到北京是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接待和安排的。两个月后,孩子们将返回青海,暂时被安排到西宁或周边的福利机构。 ■文/本报记者 王薇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爱心·卓玛 卓玛脸上笑容多了 本报讯(记者 赵新培 通讯员 吴敏)曾被xxx看望的藏族女孩卓玛,在住进武警总医院以后,备受北京市民关注。他们纷纷到医院去探望卓玛,有的送去鲜花食品、有的送去衣服课本,还有位无名女士留下万元现金。 昨天,这位好心女士在卓玛的枕边留下崭新的万元人民币,就匆匆离开武警总医院骨科病房。尽管她被医院工作人员“堵”在了电梯前,但她反复说自己在广播里听说卓玛住进武警总医院,就很想来为孩子做些什么,她不想留下姓名。 骨科病房的纪慧茹护士长说:“这两天有不少人来看望卓玛,有住院病人,也有专程赶来的,有的送来鲜花、食品、新衣服,还有的送来现金。”从卓玛病号服的领口,可以看到大红色镶亮片的新衣,那是纪慧茹前些天给自己买的,看到卓玛没有换洗衣服,她想都没想就给卓玛换上了。 北京一家中学的校长给卓玛送来了一套高二教材。“我的书一本也没有了,都被压在废墟里了。”卓玛说道。看着崭新的课本,卓玛非常高兴,把几本书来来回回地翻看。 据了解,在武警总医院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卓玛渐渐从疲惫和惊恐中走了出来。护士长纪慧茹说,自己精心挑选了3名护士24小时照顾卓玛,除了常规xx和护理,更多的是心理疏导。卓玛的父亲臧罗说,女儿还会在噩梦中惊醒,但脸上的笑容明显多了。 爱心·捐赠 曾庆香遗属捐出奖金 新华社电(记者 林艳兴)见义勇为遇难英雄曾庆香的遗属杨素兰日前带着儿子走进了江西省信丰县红十字会,将信丰县奖励给她丈夫曾庆香的5000元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奖金捐献给玉树地震灾区。 今年3月9日,江西信丰青年曾庆香在北京六环高速公路上路遇车祸停车连续救人的事迹感动了许多国人。连日来,沉浸在失去丈夫悲痛中的杨素兰,通过新闻报道了解到玉树灾情,十分牵挂。在全国哀悼活动举行之际,杨素兰决定把信丰县政府奖励的5000元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奖金捐献给玉树地震灾区。她说,丈夫遇难后,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给了我们很多的关怀和帮助,让我们感到十分温暖。现在玉树发生了地震,她决定捐款表达心意。 爱心·志愿者 玉树需要我这样的人 新华社电 玉树震区。在救灾现场,在转运途中,在医疗点,活跃着一支无私奉献爱心的力量——志愿者。无论多大年龄,无论哪个民族,无论来自何方,所有的志愿者都在坚守一份信念和热情:用点点滴滴的行动,为玉树同胞搭建起值得依靠的肩膀! ■“我们玉树人要先自救” 21日晚,在玉树结古镇体育场里,记者见到了19岁的吾金多杰,他既是地震的受灾者,也是志愿者。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中,他的哥哥被夺去了生命,妈妈腰部严重损伤,家里寸瓦未留。忍着巨大的悲恸,吾金多杰在料理好家事后,报名参加了“玉树青年志愿团”。 “目前震区的1000多名志愿者中,有85%以上是当地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当地人有着语言、体能等xx优势。”共青团玉树藏族自治州委员会负责招募志愿者工作的扎西达杰说。 和吾金多杰同村的闹布占多今年15岁,他也是“玉树青年志愿团”的一员。他的家,在地震中损失惨重。房子全部倒塌了,奶奶也遇难了,妈妈料理完奶奶的后事,找到闹布占多说:“我们家很困难,但好多人家比我们还要困难,你去参加志愿者吧,我们玉树人要先自救!”带着妈妈的叮嘱和期望,闹布占多全身心投入到志愿活动中。“昨天我还带着救护车去救人了,他们不认识路,是我带去的。”闹布占多言语间流露出了一丝自豪。 ■“玉树更需要我这样的人” 1987年出生的张伟,个子不高,十分瘦弱。震后,她一个人瞒着父母,辞去工作,从山东烟台千里迢迢来到灾区。 当时,张伟在一家民营医院当护士,她找到老板,说要离开一段时间,去玉树做志愿者。老板不同意她耽误工作,张伟就毅然辞职奔赴玉树。张伟说:“玉树更需要我这样的人。” “玉树藏族自治州政府安排我到位于民主路体育场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援助玉树地震灾区救治点做护士,我打算一直干下去,什么时候救治点撤了,什么时候我再离开。”像张伟一样,连日来,众多外地志愿者奔赴玉树,很多都是“80后”。 扎西达杰介绍,目前在团州委报名的外地志愿者有150多人,震后组织了志愿者救援队,救出了3名被困者和几十具遇难者的遗体。目前志愿者正在全力投入灾后建设、医务、安抚等各项服务工作。 ■“只希望能给每个人一点温暖” 旺姆是记者在玉树县赛马场集中安置点见到的一名志愿者。她每天工作的内容很简单:为大家煮粥。 在赛马场一处空地上,旺姆在群众的帮助下用砖块垒起灶台,架起一口直径近一米的大锅。每天早上起来,她就开始生火做粥,一锅粥可供五六十人食用,{yt}下来有200多位受灾群众可以品尝到她做的粥。 旺姆本是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的一名公务员,15日随县里的救援队赶到玉树县,就一直在这里为大家煮粥。“我做的这点事很平凡,只希望能给每个人一点温暖。”旺姆说。 雪山见证,三江目睹。来自五湖四海的志愿者在玉树人民心中,用自己的所作所为,留下了一座风吹不散、雨打不垮的丰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