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DoS/DDoS攻击的十条军规

应对DoS/DDoS攻击的十条军规

2010-04-22 21:33:12 阅读5 评论0 字号:

    DoS是“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的缩写,它是指故意攻击网络协议的缺陷或直接通过野蛮手段耗尽受攻击目标的资源,目的是让目标计算机或网络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甚至系统崩溃。早期的DoS攻击都需要相当大的带宽资源来实现,而以个人为单位的“入侵者”往往没有这样的条件。但是后来攻击者发明了分布式的攻击方式,即利用工具软件集合许多的网络带宽来同时对同一个目标发动大量的攻击请求,这就是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攻击。简而言之,DDoS攻击是由“入侵者”集中控制、发动的一组DoS攻击的集合,非常难以抵挡。
很多企业网站和个人网站都不止一次地遭遇过DoS/DDoS攻击,由此也积累了一些“亡羊补牢”的经验。前车之鉴能够提醒我们注意:“为什么我们这样容易受到攻击?如何才能防患于未然降低受攻击的风险?”下面列出的就是漠收集的十个预防、应对DoS/DDoS攻击的有效方法:


1. 保留并定期查看各种日志以助分析各种情况。
日志看起来很枯燥,而且绝大多数时候没什么作用;可一旦意外发生,它就能为你提供很重要的信息参考,每天下班前看一眼日志吧。
2. 预先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和应急操作规程。
前者简称SOPs,后者是EOPs,预先建立好规程并且处变不惊是一个合格网管员的基本素养。
3. 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准备。
遭遇攻击往往没有先兆,有备无患才是长治久安之计。
4. 网管员必须熟悉所有的配置细节。
如果你是半路接手工作,一定要向前任咨询、核对清楚所有的工作细节。
5. 在本地和外网分别进行安全性测试。
“自测”不仅是演习,多给自己出一些安全性测试的难题能起到知己知彼的效用。
6. 提防错误配置造成的隐患。
错误配置通常发生在硬件搭配、服务器系统或者应用程序中,有时候问题还很隐蔽。通过反复检查来确保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连接设备和服务器系统都进行了正确的配置,这样才会减小各种错误和入侵、攻击发生的可能性。
7. 要熟悉过去的一些配置细节。
8. 一旦发现异常,要时刻警惕。
网管员最要不得的就是麻痹大意,凡事将就。
9. 把握好网络架构的繁简程度和系统开销、安全风险之间的平衡。
一味地添加设备并不等同于提高防护机制,网络系统一样是因简就奢易,因奢就简难。
10. 通过安全防护来降低黑客攻击的风险,比如安装防火墙等安全设备

  

一、拒绝服务攻击的发展
从拒绝服务攻击诞生到现在已经有了很多的发展,从最初的简单Dos到现在的DdoS。那么什么是Dos和DdoS呢?DoS是一种利用单台计算机的攻击方式。而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分布式拒绝服务)是一种基于DoS的特殊形式的拒绝服务攻击,是一种分布、协作的大规模攻击方式,主要瞄准比较大的站点,比如一些商业公司、搜索引擎和政府部门的站点。DdoS攻击是利用一批受控制的机器向一台机器发起攻击,这样来势迅猛的攻击令人难以防备,因此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如果说以前网络管理员对抗Dos可以采取过滤IP地址方法的话,那么面对当前DdoS众多伪造出来的地址则显得没有办法。所以说防范DdoS攻击变得更加困难,如何采取措施有效的应对呢?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二、预防为主保证安全
DdoS攻击是黑客最常用的攻击手段,下面列出了对付它的一些常规方法。
(1)定期扫描
要定期扫描现有的网络主节点,清查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对新出现的漏洞及时进行清理。骨干节点的计算机因为具有较高的带宽,是黑客利用的{zj0}位置,因此对这些主机本身加强主机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连接到网络主节点的都是服务器级别的计算机,所以定期扫描漏洞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2)在骨干节点配置防火墙
防火墙本身能抵御DdoS攻击和其他一些攻击。在发现受到攻击的时候,可以将攻击导向一些牺牲主机,这样可以保护真正的主机不被攻击。当然导向的这些牺牲主机可以选择不重要的,或者是linux以及unix等漏洞少和天生防范攻击优秀的系统。
(3)用足够的机器承受黑客攻击
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应对策略。如果用户拥有足够的容量和足够的资源给黑客攻击,在它不断访问用户、夺取用户资源之时,自己的能量也在逐渐耗失,或许未等用户被攻死,黑客已无力支招儿了。不过此方法需要投入的资金比较多,平时大多数设备处于空闲状态,和目前中小企业网络实际运行情况不相符。
(4)充分利用网络设备保护网络资源
所谓网络设备是指路由器、防火墙等负载均衡设备,它们可将网络有效地保护起来。当网络被攻击时{zx0}死掉的是路由器,但其他机器没有死。死掉的路由器经重启后会恢复正常,而且启动起来还很快,没有什么损失。若其他服务器死掉,其中的数据会丢失,而且重启服务器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一个公司使用了负载均衡设备,这样当一台路由器被攻击死机时,另一台将马上工作。从而{zd0}程度的削减了DdoS的攻击。
(5)过滤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
可以使用Inexpress、Express、Forwarding等工具来过滤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即在路由器上过滤假IP。比如Cisco公司的CEF(Cisco Express Forwarding)可以针对封包Source IP和Routing Table做比较,并加以过滤。只开放服务端口成为目前很多服务器的流行做法,例如WWW服务器那么只开放80而将其他所有端口关闭或在防火墙上做阻止策略。
(6)检查访问者的来源
使用Unicast Reverse Path Forwarding等通过反向路由器查询的方法检查访问者的IP地址是否是真,如果是假的,它将予以屏蔽。许多黑客攻击常采用假IP地址方式迷惑用户,很难查出它来自何处。因此,利用Unicast Reverse Path Forwarding可减少假IP地址的出现,有助于提高网络安全性。
(7)过滤所有RFC1918 IP地址
RFC1918 IP地址是内部网的IP地址,像10.0.0.0、192.168.0.0 和172.16.0.0,它们不是某个网段的固定的IP地址,而是Internet内部保留的区域性IP地址,应该把它们过滤掉。此方法并不是过滤内部员工的访问,而是将攻击时伪造的大量虚假内部IP过滤,这样也可以减轻DdoS的攻击。
(8)限制SYN/ICMP流量
用户应在路由器上配置SYN/ICMP的{zd0}流量来限制SYN/ICMP封包所能占有的{zg}频宽,这样,当出现大量的超过所限定的SYN/ICMP流量时,说明不是正常的网络访问,而是有黑客入侵。早期通过限制SYN/ICMP流量是{zh0}的防范DOS的方法,虽然目前该方法对于DdoS效果不太明显了,不过仍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寻找机会应对攻击
如果用户正在遭受攻击,他所能做的抵御工作将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在原本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有大流量的灾难性攻击冲向用户,很可能在用户还没回过神之际,网络已经瘫痪。但是,用户还是可以抓住机会寻求一线希望的。
(1)检查攻击来源,通常黑客会通过很多假IP地址发起攻击,此时,用户若能够分辨出哪些是真IP哪些是假IP地址,然后了解这些IP来自哪些网段,再找网网管理员将这些机器关闭,从而在{dy}时间xx攻击。如果发现这些IP地址是来自外面的而不是公司内部的IP的话,可以采取临时过滤的方法,将这些IP地址在服务器或路由器上过滤掉。
(2)找出攻击者所经过的路由,把攻击屏蔽掉。若黑客从某些端口发动攻击,用户可把这些端口屏蔽掉,以阻止入侵。不过此方法对于公司网络出口只有一个,而又遭受到来自外部的DdoS攻击时不太奏效,毕竟将出口端口封闭后所有计算机都无法访问internet了。
(3){zh1}还有一种比较折中的方法是在路由器上滤掉ICMP。虽然在攻击时他无法xxxx入侵,但是过滤掉ICMP后可以有效的防止攻击规模的升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攻击的级别。
总结:
目前网络安全界对于DdoS的防范还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主要靠平时维护和扫描来对抗。简单的通过软件防范的效果非常不明显,即便是使用了硬件安防设施也仅仅能起到降低攻击级别的效果,Ddos攻击只能被减弱,无法被xxxx。不过如果我们按照本文的方法和思路去防范DdoS的话,收到的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可以将攻击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应对DoS/DDoS攻击的十条军规】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