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之争—中国钼都矿业整合之困

利益之争—中国钼都矿业整合之困

2010-04-19 20:54:17 阅读7 评论0 字号:

                                           2008-11-03 09:27:37 来源: (广州) 

核心提示:拥有亚洲{zd0}钼业资源储量的河南栾川县,号称“中国钼都”。一直以来,随着钼价的起伏,钼矿开采也混乱不堪,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破坏。但钼矿的整合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利益,整合难度很大。

9月20日一大早,郭焕成开着越野车,从县城赶往他的马圈选场。这两天下雨,路不好走,车上甩了很多泥。

作为河南栾川县最早从事钼业生产的民企,老郭的成凌钼业本来在栾川县拥有矿山开采权。但是,2005年6月,洛阳市安监局吊销了成凌钼业的采矿证。虽然早在2006年7月,洛阳市中院即判决:洛阳市安监局应撤销此决定,但直到今天,郭焕成仍无法正常采矿,他不得不从其他民营矿主那里购买矿石原料,生产钼精粉。

一家民营企业与政府的官司

“2003年前,栾川县在工商局登记备案的民营企业,只有我一家。” 郭焕成说,“其他钼矿都是集体或挂靠单位。 一有事政府就挤兑我,我也只能通过法律手段,才能解决问题。”

从1984年在栾川开矿,郭焕成的成凌钼业先后3次被县政府关停。老郭这些年也打了多起官司。

在栾川,钼矿开采秩序多年混乱,矿与矿之间的冲突很多。老郭说:“别的矿主也打官司。但是涉及与政府部门官司的,只有我一个。”

1988年5月,栾川县整顿矿山秩序。老郭有采矿证等4证,但县政府还是把他的矿给收了,交给县钼业公司开采。县地矿局并未提前通知郭焕成,只是在街上贴了纸公告,然后带着公安、检察人员到矿上,把他的设备、账本都拉走了。

老郭多次找县委、县政府领导协调。县里同意给他另找一个矿山,重新xx。当时的采矿证是由省国土资源厅委托县地矿局办的,上面既有省国土资源厅的章,也有县地矿局的章。

1988年12月28日,郭焕成为新矿山办完采矿证等手续,因为天冷,没办法干活。翌年3月,老郭重新做工程,打洞,到1991年,两个洞打了一两千米。跟上次一样,新选场建起一个多月,县地矿局有干部跟老郭说:“老郭,听说县里要收你的矿了,你{zh0}有个思想准备。”

老郭还以为他开玩笑。1991年4月,街上又贴了县地矿局的公告,然后下来人,把老郭的两个洞口给崩了。

老郭去找县长、书记及其他县领导。主管工业的副县长跟他说,“你谁都不用找了。这事是县委、县政府会议上定下的,县里谁都改变不了,你只有到市里去找。”

郭焕成向记者回顾道:“当时栾川县刚成立钼业公司,但矿石供应有困难,就把一些小矿都给收了。因为我有采矿证,所以要贴公告,那些没有采矿证的,人家直接到那儿就封了。”

郭焕成郁闷地说:“每次我都是新矿建成,还没开工赢利,就给我收了。开矿前我贷了百十万元款,在那时不是个小数。”

郭焕成去找洛阳市主管矿业的领导,又跟市资源局的人一起去郑州,找省地矿厅反映情况。郭说,当时地矿厅认为县里的做法不合理:“个人搞矿山不容易,人家也具备了开矿条件——如果他不具备条件,当初你为什么还要给他xx?办了证又收,不利于县里的经济发展。你们回去做做县里的工作,让他们给老郭办重新开矿手续。”

老郭回到县里,县里说手续过期作废了。 郭说,当时市资源厅的领导跟县领导说:“老郭的手续,吊销前没有过期,是你们给耽误了,所以应该给人家补办。”

市里通知县长、书记到洛阳协商,未果。市领导跟老郭说,市政府已经没法协商了。当时离诉讼时效过期还有10天,老郭于是匆匆忙忙写了状纸,递给洛阳市中院。这起官司经过了一审、二审,最终判决结果是:一、撤销县政府吊销成凌公司采矿证的行为;二、要求县政府作出新的行政行为。

二审前,县政府跟老郭协商,说这两个洞不能再给他,但可以调给他其他的矿山。为此,栾川县政府专门下了个36号文,给老郭调了两个洞。现在的矿山,就是那次给调的。

2003年下半年,钼业市场形势大好。郭焕成准备大干一场,没想到他的采矿证又给收了,这次出面收拾他的,是洛阳市安监局。

郭告诉记者,2005年5月14日,洛阳市政府秘书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出面,邀请栾川县的民营钼矿老板们考察洛南新区,希望他们共同投资建设洛阳歌剧院,每家1000万~2000万元不等。钼矿老板纷纷表示底子薄,投资金额大,有困难。

2005年5月16日,在栾川钼矿企业老板考察歌剧院建设的第二天,栾川县三道庄矿区发生塌方事故。5月20日,位于三道庄矿区的5家单位被吊销了安全生产条件合格证,而位于1.5公里外马圈矿区的成凌钼业有限公司也受牵连,也被吊销了安全生产条件合格证。

郭焕成说,1个多月后,5家表态愿意投资歌剧院的钼矿老板相继恢复生产,郭焕成坚持不拿这笔钱,市有关部门就不同意成凌钼业复产。老郭一急,又打起了官司。2006年6月,郭焕成起诉洛阳市安监局,7月6日,洛阳市中院判决:洛阳市安监局应撤销上述决定。

法院判决前,庭长把郭焕成叫去,说:“这起案子因为牵涉市政府,市领导让你把官司撤了,保证给你协商解决。”郭焕成就去找市政府协商。市领导说很快就可以解决了。但两年过去了,开始还有人管,后来没人管了。今年6月,郭焕成再次来到市中院。郭告诉记者,随后中院院长亲自给市政府领导打电话,说:“这事我们不能再等了,作为法院,已经涉嫌违法了。如果市政府还不能答复,我就直接下判决书了。”

6月23日,洛阳市一位副市长亲自主持,召集郭焕成、市安监局、栾川县政府等相关部门的人,协商解决。未果。郭焕成只好重新找到市中院,要求下判决。

2008年6月17日上午,郭焕成和洛阳市安监局同时收到这份迟到两年的判决书。市安监局不服判决,上诉至河南省高院。2008年9月2日,该案二审在河南省高院开庭,未当庭宣判。

当钼矿资源成了肥肉

拥有亚洲{zd0}钼业资源储量的河南栾川县,号称“中国钼都”。它的{dy}个钼矿诞生于1969年8月,名为“698矿”,是冶金部来建的。郭焕成1970年参加工作就在该矿。

698矿建好后,由冶金部交给河南省政府管理。1971年,栾川县也成立了钼业公司,它本来是为698钼矿配套,提供钼酸氨的,后来自己也在马圈开了选矿厂,与698矿矛盾不断。1988年钼价高峰期时,省、市的两个钼企合并,统一交给洛阳市政府管理,即洛阳栾川钼业公司(简称洛钼)。

从1980年代起,栾川县的乡镇钼矿也渐渐多了起来。当地一位钼业资深人士说:“1985年胡耀邦视察栾川,提出大矿体国有企业开采,边缘矿体集体、个体开采。栾川县小矿最多的时候,是1988~1989年,山上到处挖的是矿洞。但边缘矿体的资源哪有那么多?把边缘矿体采完了,就该向主体部分挖了。1991~1992年最乱。洛钼的矿体被人偷采的最多。政府整顿了好几次,但凡是有选矿厂的还在挖,一般人管不了。”

钼业市场的好景一直持续到1990年,1992年陷于低谷,1994到1995年5月,又有一个短暂的高峰,然后趋于平稳。1995年年尾时,钼精粉的市场价格达到2200元/品位,1997年降到750元~800元/品位,2001年更是降到400元/品位。

这是钼企最困难的时候。钼精粉生产的赢亏平衡点是700多元/品位,就是说,当时每生产一个品位的钼精粉,要亏损300多元。在这种困难局面下,2002年,洛钼的管辖权又从洛阳市国资委划转至栾川县管理。洛钼公司一位老领导说:“说是市里给了县里,实际上市里没管,县里也没管,我们全靠银行xx、职工集资。我们想给职工每月发350元生活费,但连这也不能保证。”

2003年,栾川县国企、集体企业改制。栾川县最多时有100多家小矿企,在市场的无情淘汰下,仅剩十几家,此时全部改成了民营。县政府还有一家“钼都矿冶”,原名“栾川县矿产公司”,主管部门是县经贸委。截至2003年5月31日,该公司的总资产为1.05亿元,总负债为1.809亿元,负债率172%。此刻,县政府想借着改制的东风,找个买主,把钼都矿冶给卖掉算了。

2003年8月30日,经过竞标,徐州环宇公司收购了钼都矿冶,改名富川矿业。

栾川一位业内人士回顾道:2003年徐州环宇来栾川时,钼精粉一个品位才300多元,只能顾得住成本。2003后半年,钼业市场形势好转。2004年急转直上。钼都矿冶改为富川公司后,钼价由原来的一个品位300多元,到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多元,涨到原价的15倍。这15倍全成了利润了。

这位人士提供了如下资料:2003年9月到2004年8月,环宇公司陆续投入资本7000万元,含1000万元职工安置费及2000万元政府基金,而这7000万元,80%是环宇公司到栾川后迅速得到的。当时,富川公司每天的矿石处理量不足5000吨,但这足以支付所有改制费用,也就是说,环宇钼业基本上不用出自己的本钱。

2003年9月~2004年8月,富川矿业净利润1.98亿元。这1.98亿净利润是在资源价款、尚没有完成采矿证过户的前提下所得的。

据称,2004年末,洛阳市国资委忽然要求富川矿业撤回向国土资源部提出的受让采矿权申请。2005年1月,栾川县政府要求环宇钼业将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全部转让给县国资管理办公室,2月21日,富川矿业被县工商局撤销登记。

据了解, 富川公司实际控制人腾尚福多次向中央反映其在河南投资遇到的“不公正对待”。在河南省、洛阳市诸多领导的协调下,停产一年多的富川矿业和栾川县政府达成协议。2006年底,富川矿业终于拿到了采矿许可证。矿区面积为1.2平方公里。

然而,在县政府的主导下,2006年,已被收购的钼都矿冶又出现了,企业类型为国有独资,采矿区域与富川公司重合。据富川公司办公室赵副主任介绍:“原属钼都矿业所有的上房沟矿区,富川矿业实际上只控制了60%左右的资源。”

富川公司与钼都矿冶的纠葛,至今仍未xx解决。

据介绍,作为当地仅有的国有大型企业,洛钼集团改制的速度显然要慢很多。改制工作尚在准备之中,市场就变了,钼价涨得飞快,钼企效益大好。2005年,洛阳市把洛钼集团的管理权重新收归市政府,包括它所在的三道幢矿区。然而,洛钼集团是698矿与原属县里的钼业公司合并而成的,栾川县的离退休干部对此意见纷纷,认为市里要收企业,把原来属于市里的收走就行了,县里这部分应给县里留下。

栾川县政府亦多次与市里交涉。在各方妥协下,2008年起,洛钼的地方税重又改在县里缴纳,据称,市里对洛钼要求每年有6亿多元的税收包干,多余的地方税即可留在栾川。

艰难的钼业资源整合

风景秀丽的栾川县城。洛钼集团今年5月刚刚入驻的办公大楼对面,隔着一条小河,河南永煤集团豪华的办公大楼亦拔地而起。洛钼集团迎来了它前所未有的重量级对手。

根据河南省地调一队的勘查,栾川县钼矿资源的探明储量为210万吨,分为3个矿体,其中上房沟有106万吨的储量,三道幢和南泥湖共有100万吨储量。

洛钼集团副总工程师石德俊说:“这3个矿体实际上都在一起,因为比较大,人为地分成3个了。”

石德俊估计栾川的钼矿资源,30~50年内可采完。洛钼以前是坑采,2005年起所有的坑采都停了,只有一个露天开采区。但因为以前这里小矿多,在山下打了很多洞,洛钼的露天开采危险性很大。“按专家的说法,这已经是一座报废的矿山了。”石德俊笑道。

现在栾川有矿山、有选矿厂的企业,只剩下了六七家了。民营的九扬、三强、大东坡3家钼企,现在由洛钼控股,董事长由洛钼派遣,生产、销售都不用股东管,他们只参与年底分红。

2007年,洛钼集团实现利润30亿元,是2000年实现利润的1000倍,利润总额位居河南省工业企业{dy}名。2008年上半年,洛钼集团实现营业额50.02亿元,利润总额17.40亿元,上缴税金11.34亿元,同时对外出口,目前产值在世界矿业500强排行榜上列第30位。

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钼业是一个小行业,全球市场需求有限,供需关系非常脆弱,价格波动频繁,钼业市场的形势不会一直好下去。现在的一窝蜂开采,不仅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破坏,还造成钼精粉市场的供大于求,企业不得不杀价竞争。

栾川钼矿资源的整合势在必行。然而,整合进程却困难重重。

洛钼集团党委副书记张斌说:“钼矿资源的{zh0}整合办法,就是一个大矿体,只有一家企业,逐步、有序地开采。但现在不可能,钼价这么高,谁都想来赚钱。县里也没办法。”

2008年2月3 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国土资源厅、省发改委、省环保局制订的《河南省钼矿资源整合实施意见》,该意见称:“实施钼矿资源整合的重点区域为洛阳市和南阳市。重点整合对象是影响大矿统一开采的小矿,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的矿区和小矿密集区。引导和鼓励钼矿资源开发优势企业按市场化原则,整合其他企业的钼矿探矿权、采矿权。”

根据这项意见,钼业资源整合工作要在2008年年底前完成。洛阳市政府亦拿出了《洛阳市钼矿资源整合实施方案(草稿)》。该方案计划在栾川的每个矿区设一个采矿权人,由规模以上企业实行大并小,以入股、收购等方式进行。目前,栾川县3个矿区中,三道幢矿区{zd0}的企业属洛钼集团,上房沟矿区的{zd0}企业为富川矿业,至于南泥湖矿区,则由洛阳市政府划给了永煤集团。

一位当地人士介绍说:“南泥湖矿区,洛钼曾想作为自己的后备资源,但采矿证一直办不下来。去年,洛阳市引进永煤集团,让其收购经营困难的国企——洛阳市轴承厂,作为交换条件之一,市里把南泥湖矿区也给了永煤。现在钼价这么高,永煤当然愿意了。永煤是省管企业,有钱,采矿证一下子就办下来了。永煤进来后动作很快,运来的大型机械比洛钼的还先进,把洛钼的技术骨干也挖走不少。”

这位人士说:“我认为政府让永煤进来,是一个灾难。钼是国家战备物资,应该有计划地、逐步地开采。永煤来了,钼矿开采的速度大大加快,钼价将进一步降低。另外,一座矿体由两个企业开采,中间肯定会留下边坡,这就是浪费。”

2008年8月6日,由永煤集团控股,与洛阳市国资委、栾川县政府等合资组建的股份制企业所属的栾川龙宇钼业公司,获得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颁发的南泥湖钼矿采矿许可证。10月中旬,该公司的万吨选矿厂正式投产。

永煤集团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人士称:“省里已经同意将我们列为栾川的钼业资源整合人之一了。我们的规模这么大,在栾川仅次于洛钼,肯定是要作为资源整合人的。”

然而,原定于今年奥运会前开始、年底完成的由河南省、洛阳市两级政府主导的栾川钼业资源整合,因为牵涉面广,关系错综复杂,难度很大,直到现在还没动静。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利益之争—中国钼都矿业整合之困】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