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战斗机性能

F-22战斗机性能

2010-04-19 15:08:38 阅读6 评论0 字号:

                   技术特点

    生产分工图F-22采用双垂尾双发单座布局。垂尾向外倾斜27度,恰好处于一般隐身设计的边缘。其两侧进气口装在翼前缘延伸面(边条翼)下方,与喷嘴一样,都作了抑制红外辐射的隐身性设计,主翼和水平安定面采用相同的后掠角和后缘前掠角,都是小展弦比的梯形平面形,且机翼上涂有吸收雷达波的特殊材料。水泡型座舱盖凸出于前机身上部,全部武器都隐蔽地挂在4个内部弹舱之中

 

                   结构特点

    在平面内为带高位梯形机翼的带尾翼的综合气动力系统,包括彼此隔开很宽和带方向舵并朝外倾斜的垂直尾翼,并且水平安定面直接靠近机翼布置。按照技术标准(小反射外形、用吸收无线电波的材料、用无线电电子对抗器材和小辐射的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装备战斗机,其设计最小有交错射面为0.005-0.01平方米左右) (机密)。在机体上广泛使用含热塑(12%)和热作用(10%)的聚合复合材料(KM)。在批生产的飞机上使用复合材料(KM)的比例(按重量)将达35%。两侧翼下菱形截面发动机进气道为不可调节的进气道,为敷设发动机压气机冷壁进气道呈S形通道。发动机二维喷管,有固定的侧壁和调节喷管横截面积及按俯仰±20°角偏转推力向量而设计的可动上调节板和下调节板。

 

                   航电系统

    导弹挂载图按TRW公司通用手册研制的整套综合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包括:中央数据综合处理系统;综合通讯、导航和识别系统ICNIA和包括无线电电子对抗系统的全套进行电子战的设备INEWS;具高分辨力的机载雷达AN/APG-77和光电传感器系统EOSS,两个镭射陀螺仪的超黄蜂LN-100F惯性导航系统(HHC)。机载雷达为带电子扫描的主动相位阵列雷达,它包含了1000多块模组,其中使用了超高频率范围的单一积分系统技术。为提高隐蔽性,设计有雷达站被动工作状态,它保证雷达站以主动状态工作时使信号更不容易被截获。飞行员座舱内的自动仪表设备包括4台液晶显示器和广角仪表起飞着陆系统。

  F-22的航空电子系统采用“宝石柱”计划取行的系统构形研究成果和许多新技术。这种可重构的系统构形,用外场可更换模件(LRM)取代了外场可更换部件(LRU)。各模件分别承担整个航电系统的一部分工作,各模件承担的工作与飞机执行任务时的飞行阶段密切相关。而且当某个模件发生故障时,可使用其他正常模件来承担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功能,从而提高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雷达系统

    F-22的AN/APG-77雷达是1个用于探测目标的有源相控阵系统。它通过集中式数据处理系统与其他传感器和航空电子设备一起工作。处理器控制天线发射和接收波束的图形,以及处理接收的雷达数据。 APG-77雷达的技术基础是超可靠雷达(URR)计划和空军的有源相位阵列雷达试验。超可靠雷达的独特的特点是得克萨斯仪表公司的固态相控阵(SSPA)天线。每个辐射元件的独立发射和接收是这种系统设计中的创新之处,并确保提高了灵活性、小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和宽的频带。

  {zd0}特点是合成了捷变光束控制,它允许一部雷达同时履行搜索、跟踪和目标瞄准任务。捷变光束控制同样使雷达搜索其它空域,而同进可能继续跟踪优先打击的目标。另外,雷达的低截获率能力使F/A-22在瞄准装备有雷达警报接收机和电子干扰设备的敌机时,而敌机还不知道其已被瞄准。

  APG-77雷达的主要特性:工作频率:8至12GHz;扫描范围:电子扫描,±方位90°;真实波束地形测绘:148公里;多普勒波束锐化:18.5公里、37公里或74公里;活动目标指示:74公里;边测距边搜索:296公里(迎头);边速度搜索边测距 296公里(迎头)。平均故障间隔时间450小时(预测值)。

 

                  机载武器

  机炮:1门20mm M61A2火神式六管旋转机炮,配有480发炮弹

  空对空型:

  6枚AIM-120C先进中距空空导弹

  2枚AIM-9X“响尾蛇”空空导弹或AIM-132 空空导弹

  空对地型:

  2枚GBU-32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oint Direct Attack Munition, 简称JDAM)或 2枚风偏修正弹药洒布器(Wind Corrected Munitions Dispensers, 简称WCMDs)或 8枚GBU-39小直径xx(Small Diameter Bombs, 简称SDB)或AGM-88辐射反雷达导弹。

机体维护.MTBF.MTBM

F-4、F-15和F-22是代表美国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战斗机的典型机种,先后于50年代中期 、60年代末期和80年代末期开始设计,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分别为1.0小时、2.6小时和5.0小时。F-22的平均维修间隔时间(MTBM)已经由2004年的0.97小时升高到第6批次飞机的3.22小时。F-22每飞行小时直接维修工时由2008年的18.1小时下降到2009年的10.46小时,已经满足12小时的要求。

  F-22机背凝结云F-22的战斗损耗率在十年后仅为F-15的1/20(在与俄制Su-37的虚拟战斗中,F-22和SU-37的损耗率为1比10),维护人员将减半,一个中队20年中的维持成本将比F-15少5亿美元。F-22可进行“超视距作战”,美国空军对此充满信心,现已将F-22装备xx。

  F-22飞机是美国空军的下一代先进战斗机。它不仅具有快速、敏捷、隐身及大量高技术的性能特点,而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维修性。现根据国外资料,作一简要介绍。

  1 再次出动保障简单,出动率比F-16高近一倍

  F-22战斗机是一种高度机动的武器系统,以很少的保障人员和保障设备就能在严酷的外场条件下投入使用。它有一套机上气体发生系统,用于向飞行员提供氧气,并向飞机各系统提供干氮等惰性气体。有了这一系统,就可避免使用液氧时所带来的危险性及许多后勤保障问题。

  该飞机有一套内装式辅助动力装置,它可以向飞机提供维护所需的全部电源。它还可使发动机具有空中起动能力。这种辅助动力装置与F-16飞机上用的供电装置不同,它以普通的喷气发动机燃油为燃料。因此,F-22飞机再次战斗出动所需的勤务工作只是加注燃油和加挂武器,使再次出动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

  2 发动机维修性好,更换一台仅需90 min

  F-22飞机所用的普*惠F-119发动机具有良好的维修性。它虽是{dy}种具备推力转向能力的实用型发动机,但其零件数量却比现役发动机减少了 40%,所需的维修工具减少了60%。设计人员将发动机的大部分部、附件放在易达的位置,便于维修时的拆卸作业。一个熟练的维修小组更换一台发动机最多只需90 min。维修人员平均能在20 min内拆卸和更换一个发动机的LRU(外场可更换单元)。

  3 电子设备模块化,无需中间级维修

  采用模块化电子设备方案是F-22飞机的最显著特点之一。近85%的LRU已被电子模块所替代。这些模块装在位于各进气道前面的易达的设备架上,并采用液体冷却,使模块的温度保持在16℃左右,从而使其可靠性比现有的电子设备提高3倍。模块化电子设备系统的体积仅为F-15飞机电子设备的1/40,而处理能力却为它的6倍。

  F-22飞机的电子设备具有一种“机上”中央综合诊断能力,能使维修人员隔离故障的能力提高10倍。每个模块可以各自进行至芯片级的内装式检测。模块本身的状况由上一级机体进行监控。电子设备还采用了一种时间应力测量系统,它能向外场维修人员和修理工厂提供有关故障发生时所处环境的信息。

  F-22飞机的电子设备是能“容错”的,即能在降额的状态下工作。这样,在部分元件失效时,飞机还能继续出动,而对系统总体效能的影响却不大。由于采用了能互换的通用模块,所以电子设备基本上就不需要中间级维修,因而,也就不需要部署中间级测试站和中间级测试人员了。

  与现役战斗机相比,F-22飞机的可靠性可提高一倍,每飞行小时的维修工时可减少2/3,从而使其战斗出动率比现役战斗机高出近一倍。由于该机在后勤保障方面基本实现了自满足,因此,部署一个有24架F-22飞机组成的飞行中队所需的空运量,仅为部署一个具有同样数量飞机的F-15中队所需空运量的 2/3。

  4 军械系统维护方便,航炮送弹可靠性高

  F-22飞机能装载全套空对空武器,其中包括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和AIM-9响尾蛇导弹。它有3个导弹舱,其中两个位于发动机外侧,另一个在中心线位置。导弹挂架是液压传动的,挂弹时不需要撞击挂钩。航炮系统采用M61炮,与F-15、F-16飞机相同。但其送弹系统有改进,提高了可靠性。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F-22战斗机性能】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