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为什么会关心高血压病人的血糖,又关心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呢?原来,高血压、糖尿病好比是“一根线上的俩蚂蚱”,它们可以——
我国的调查数据表明,高血压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为4%~36%,而糖尿病人群中的高血压患病率是40%~55%。
这是因为: 一方面,高血压可加重糖尿病。高血压的基础是动脉硬化,即动脉壁增厚变硬、缺乏弹性、动脉内径变小,造成局部供血不足,这会引起或加重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加重糖尿病病情的发生与发展。 另一方面,糖尿病会促发及加重高血压。糖代谢紊乱可加速肾动脉和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高血糖可增加血容量,使肾脏超负荷,水钠潴留可引起血压升高。
若不进行xx,患高血压3~5年即可发生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平均寿命可缩短20年。患糖尿病5~10年,40%的人可发生心脑血管病;患糖尿病10年以上,70%的病人可合并心脑血管病。“双高”(即血压、血糖都高)可以使心脑血管病发生和
恶化的几率增加2~4倍,使中风危险增加8倍,并发生“三高”(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和致死率高)。因此,无论是被检查诊断为高血压还是糖尿病,都要积极xx。3、在家监测 有利避双高
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坚持xx,{zh0}是进行连续监测。这就要求病人在家进行自我监测,这样才能获得有效的监测数据。其好处是:1.有利于指导合理用药,监测xxxx效果,调整修改xx方案。2.有助于xx达标,尽早达到xx靶目标。3.有利于阻止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病人的病情不同,所需血糖监测的时间和次数也不同,要因人而异,以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为原则,您应该按医生的建议检测血糖。以下提供一些一般原则:
血压监测血压不稳定或控制差者应每日监测2~3次;如血压稳定或控制良好,应每周监测1~2天,每天监测1~2次,以利及时调整xx。
血糖监测血糖不稳定或控制差者应每日监测4~5次;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如血糖稳定或控制良好,应每周监测1~2天,每天监测4~5次。
改变生活方式也是xx改变生活方式是xx的{dy}步,其原则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心理平衡。
四、血糖仪测不准的10大原因
测试前应核对、调整血糖仪显示的代码与试纸条包装盒上的代码相一致。注意每台仪器有其各自相对应的试纸条,不可与其它种类的仪器交叉使用。
2、试纸条过期
不少检测误差是由试纸条的变质引起的。有些血糖仪测试血糖的原理是血糖试纸条上的酶(氧化酶或已糖激酶)与血液中的葡萄糖发生反应并显示颜色,血糖仪分辨后显示读数。血糖仪本身出现故障的机率较小,但试纸条会受到测试环境的温度、湿度、化学物质等的影响,因此试纸条的保存很重要。要避免潮湿,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用后密闭保存;应将试纸条储存在原装盒内,不要在其它容器中盛放,并在试条保存温度限制范围内保存。手指等不要触摸试纸条的测试区。不要把用不了的试纸再装进去,容易造成试纸的污染。
另外,取出试条后请于5分钟内进行血糖测量,超过5分钟未进行测量时,建议更换新的血糖试条重新测量。
4、操作方法不正确
酒精能与试纸条上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而导致血糖值不准确;而且,在酒精没有xx挥发时进针,疼痛感会增加,因此,要待酒精挥发后再取血操作。
6、采血方法不当
测试血糖时,常会受到环境中灰尘、纤维、杂物等污染,特别是检测时不小心使血液污染了仪器的测试区,都会影响测试结果。因此血糖仪要定期检查、清洁、校准。对测试区的清洁一定要小心,擦拭时不要使用酒精或其它有机溶剂,以免损坏仪器,可使用棉签或软布蘸清水擦拭。
8、长时间不进行血糖仪校准(品管液的使用,品管液可以理解为:模拟血)
血糖仪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测试时显示屏上显示“低电量”字样或符号,考虑为电池电量不足,应及时更换新电池。
10、其他影响因素
例如血液中红细胞压积、甘油三酯浓度、低血压、缺氧状态、某些xx等。
如果排除了操作错误,仍然怀疑血糖仪不准,可以拿医院的静脉血检测进行对比,但必须注意方法:静脉血和指尖血在5分钟之内同时采集,并且静脉血于半小时内送检验科检测,只要这两个检测值相差不超过20%,说明血糖仪准确性没有问题。
总之,现在市面上血糖监测仪种类比较多,其功能、特点各有不同之处,建议病友们在购置前加以咨询,购买一个售后服务好、适合自己的血糖仪。希望糖尿病病友能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准确监测自己的血糖水平,并学会记录、分析所测定的血糖结果,配合医护人员,取得满意的xx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