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货币政策博弈——谁掐住了谁的脖子_横刀问_新浪博客
容磁.宏观经济观察18期(2009.06)期专题



货币政策博弈——谁掐住了谁的脖子




6月新增xx量出来了,15304亿,套用格林斯潘的话,符合市场预期,因此波澜不惊。但想想今年整个市场行情,我们还是应该有点惊慌。上半年新增xx总量已经达到7.3667万亿。2007年全年新增xx总量为:3.63万亿,比06年增长4482亿,增幅为16.1%;2008年我国新增xx总量为:4.91万亿,比07年增加1.28万亿,增幅为:35.3%;2009年1—6月新增xx为7.3万亿,比08年全年增加2.4万亿,增幅为:49%。温总理的话,早已成为笑柄,不超过5万亿,现在的数据恐怕应该是会不会超过12万亿,10万亿目前看来打住的可能性极低,以10万亿计算,今年新增xx比08年增加5.1万亿,增幅为:104%。




当然我们仍然要对这组数据做结构性解读:2007年全年累计投放M0为3303亿元;而新增xx与M0的比例为:11;2008年全年累计投放M0为:3844亿,新增xx与M0的比例为:12.8;2009年上半年累计投放M0的数字还没出来,但比例持续放大是显而易见的,这个数字的放大反映出的核心问题,我国金融杠杆化比率不断加大。再M0投放持续增加,而金融杠杆比例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出现了资本市场空前的繁荣。




股市再6月底稳稳的站住了3000点,虽然仍然只有高位的50%,但如果排除中石油,今天的股市价值甚至已经超过了2007年的6000点点位。楼市繁荣了,成交量与成交价格今年稳步上扬,土地市场甚至重现了2007年的辉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人民币跨境结算已经开始,超主权货币已经开始进入实质性操作,我们的货币政策是如此成功,让我们自己都经验。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北京、深圳、广州、天津的金融中心建设也蓬勃发展,如此壮观的宏伟景象,辉煌就在眼前!




但且慢,有些问题是我们始终无法回避的,今年上半年CPI与PPI一直持续下跌,这两个指标是用来判断通胀和通缩的核心指标,遗憾的是与资产领域的高涨相比,实体领域显得如此不和谐与苍白。资产领域的胜利,让实体领域显得更加羞愧。天量的新增xx,实体经济竟然没有受到任何益处,反而出现负面发展。货币政策的蛋糕将实体领域忘记了!




当然全世界都与我们有着相同的境遇,也许会有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所有国家都大量印刷货币,还是会出现通缩呢?其实理由很简单,看看我们不断上升的金融杠杆系数,你就可以明白,我们昨天用杠杆撬动的金融资产,远远大于我们今天印刷的货币总量。但我们是否还可以无限制的印刷钞票,对于今天中国的货币政策,我们{wy}能肯定的就是钞票一定会继续大量印,但越印我们就会越心虚。




当然我们可以用博弈的观点来解释,我们的货币政策,我们不是主动印刷货币的,因为美国人印刷,我们为了保持财富不损失,我们是被迫印刷货币。这样来看,今年我们的财富肯定是没缩水的,美国人印刷10万亿人民币,我们也会印刷这么多,而汇率的稳定,则更是证明了我们的正确性。




一切看起来都是如此美好,但用哲学的观点来看:所有的天使转身都是恶魔。我们今天的天使,事实上是已经被美国人证明他不仅是天使,更是恶魔。可惜我们只看到了天使的一面,而对恶魔那面采取了主动屏蔽的方式。在天使的舞厅里,我们看到的都是翩翩起舞的天使。从实体经济来说,我们出口在底部以后,没有任何改善,从外部世界透露的经济特征和数据来说,我们也没看到能够改善的曙光,为什么家电下乡变得不可持续,一方面是客观原因,季节因素导致家电出现销售淡季,但问题最根本的仍然是,家电下乡从本质和设计模式来说,就是透支农民的购买力,对农民进行一场以福利的外衣的赤裸裸的剥削。家电下乡在瓶颈之中会作出选择,放弃或者坚持,其实那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没有带来我们持续的生产力的复苏。投资虽然异常旺盛,但从本质上来说,投资仍然是一场消费,不同的仅仅是以国家的名义消费,还是以个人名义消费。既然是消费,都会有一个收入瓶颈,我们的国家是否富裕到无限消费模式,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漂亮的数字,掩盖不了我们对未来的理性思考。在社会学里,我们将今天的社会称呼为男性社会;同样的是,我们将男人区别于女人的{zd0}知识特征称为逻辑知识的差别。简单的推理就是男人是逻辑动物,一群逻辑动物的思考结果,一定可以找到深深的逻辑痕迹,因此当所有事物背离逻辑的时候,我们才感到深深的忧虑。




金融高度杠杆化以后,在繁荣时期,特定的社会变现是我们更有钱,原来1元可以买的东西,现在我们只需要付出现货可能是0.1元,但反过来再通缩时期,你在繁荣时期用杠杆积累的财富会用同样的方式让你回归原位,也就是你一分钟前还拥有1元的支付能力,瞬间以后,你发觉这1元的支付能力变成了0.1元。暴富难持久,高潮难久远,其实就是物极必反的一种证明方式。非理性的繁荣必然会选择非理性萧条。尽管这个观点带有很深的宿命论色彩。但生活往往就是这样简单。




因此我们的货币政策现在成了骑虎难下的建造空中楼阁的过程,一旦新增xx量减少,那么伴随的将是繁荣的资本市场节节败退,节节败退的资本市场又会拖累实体市场再次败退。虽然这种逻辑推理方式,因为今年全世界的政府印钞而有所改变,但就如历史证明的那样,政治可以对经济进行人工降雨,但干旱仍然会持续的。短暂的波动不会改变整个经济发展的趋势。




千百年祖先的经验教育我们要诚实,勤劳,善良,不可以自欺欺人。今天我们做到了么?当然也许我们的善良愿望和想法是为了帮助人们,但我们都知道不诚实一定会受到社会惩罚或者唾弃。在我们掩耳盗铃的经济增长下,我们的货币政策最终将是我们砸疼我们脚的{zd0}巨石。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转贴]货币政策博弈——谁掐住了谁的脖子_横刀问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