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城市化: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2010-04-12 21:51:53 阅读6 评论0 字号: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校正传统工业化模式下的城市化战略,准确把握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走一条以新型工业化支撑城市化、城市化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良性发展之路。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的变动规律
    工业化与城市化如同一对孪生兄弟,有着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的进步,这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在现实生活中,工业化与城市化则呈现出阶段性差异和模式之别。

1、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的阶段性
    从演进次序与动力机制看,工业化的启动是城市化的原动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工业化的结果;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容,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载体。反过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成为牵动工业化不断深化的成因与动力。工业化与城市化从总体上说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前进的,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dy}阶段: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发展以工业为中心,服务业是围绕着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而发展。工业化的发展引起产业结构的迅速转变,产业结构又影响到就业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作用于城市化进程,从而带动着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迁移和集中。与此同时,城市化又是工业化的加速器。城市以其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发达的服务设施、广阔的市场需求,形成对非农产业的强大吸引力,促进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城市的高度聚集。在这一阶段,城镇的发展主要是靠工业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所吸引的人口与资本的聚集,表现为城镇数量增加,规模膨胀,在空间形态上呈“点”状结构。
    第二阶段: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性加强。
    到工业化中期,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工业分工的深化,对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的要求提高,对专业中间商以及对专业化服务经济的需求增强,从而对城市化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与此同时,城市规模的扩展,城市化速度的加速,空间形态呈“带”状结构,也带来了集聚效益的提高,如:通过共用基础设施,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交通运输费用的减少,信息交流的扩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通过服务业的分工细化,对企业的生产服务与对人口的生活服务能力增强;人口规模的扩大与市场范围的扩张,对工业产品的需求增加,等等。这些又都会促进工业分工的演进与专业化经济的提高,推动着工业化的深化。总体而言,这一阶段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特征表现得最为明显,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推动着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三阶段:城市化xx工业化。
    从工业化中期后半段开始,服务业对非农产业的就业增长,比工业有更强的带动效应,非农产业的就业增长比工业就业比重、产出增长更直接地作用于城市化进程。因此,到工业化后期,工业化的作用减弱,城市化的作用加强,具体表现为服务业功能的强化。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内涵提高,即城市的现代化;工业主要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或乡村地带,城市是企业发展的总部;城市呈城市群的格局发展,空间形态呈“网”状结构。
    我国从总体上已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业已进入城市化拉动工业化阶段,突出表现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已经从工业化转向了城市化,资金、资源的流向和价值,不仅改变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空间分配模式,也改变了工业化过程中的项目发展模式,而是以城市为基础重新构造经济社会环境。湖南则不同,全省目前已步入工业化中期,城市化也进入了30%-50%的加速发展的区间,总体仍然处于工业化决定城市化阶段,但局部地区已经进入了以城市化xx工业化的阶段,主要指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的东部地区,特别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

2、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的类型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紧密相关的, 是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现代化进程在产业和区域方面的分别表述。工业化与城市化大体呈方向一致的变动趋势,即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总是随着工业化所处阶段的变化而变,呈协调发展态势。从世界范围看,在工业化早期,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城市化曲线的斜率为正且数值甚小;当工业化处于加速的中期时,城市化也就处于30%~70%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曲线的斜率为正且数值甚大;到工业化后期,城市化一般处于超过70%的成熟阶段,城市化曲线的斜率为正且数值重归于小,部分后工业化国家城市化水平甚至有回落的趋势,即城市化曲线的斜率甚至为负数。
    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并非呈同向发展,而可分成三种模式,即:
    同步城市化: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互相协调,城镇人口的增长与人均国民收入的著作比较一致,人口城市化的数量与经济发展提供的城市就业量大体平衡,城市化的发展与农业提供的剩余农产品基本适应。世界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期尽管也发生过严重的城乡对立,但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两者能实现基本协调和适度同步发展。据测算,1820年至1950年,发达国家在现代化的初期和中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系数高达0.997,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曲线几乎是两条平行上升的曲线。
    过度城市化: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甚至出现无工业化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城市,造成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必要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过度城市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不平衡,主要是推力作用大于拉力作用,而政府又没有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这种城市化模式。1950-1980 年, 拉美经历了一个城市化加速期,城市化率由41.6%提高到65.6%;100 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由7 个增加到48 个;有10 多个国家的首都分别集中了全国人口的40%—66%;墨西哥城的人口由300 万人增加到1500 万人,圣保罗由250 万人增加到1350 万人,里约热内卢由290 万人增加到1070 万人,布宜诺斯艾利斯由530 万人增加到1010万人,都成为{sjj}超大城市。
    滞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结果不仅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等现象。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化就是这种模式的突出代表。198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42.2%,发达国家为70.2,发展中国家为29.2%,而我国仅为19.4%。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有制度性障碍的问题,但更为深层次的问题还是工业化偏差。所谓工业化的偏差主要表现为:工业产值比重片面上升,超过了人均收入水平所引致的消费需求的改变;工业化过程中服务业发展滞后,影响了非农产业就业的增长,这些偏差导致工业化不能有效地带动就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转变,从而带动城市化的进程。2005年,我国按非农产业就业比重计算的工业化率为53.8%,城市化率为43.2,两者相差10.6个百分点。
    无论是过度城市化还是滞后城市化,都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着产生不良的后果。只有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和同向发展,才会对经济持续发展发挥巨大推动作用。

二、实现城市群与产业群的“同构”
    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同步推进和相互促进,这是实现各个产业间、地域间以及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要进一步提高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整体水平,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工业化的发展要有城市化的眼光,城市化的推进要有利于工业化的提升。

1、工业化的发展要有城市化的眼光
    城市化都是一个国家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必然要经过的阶段。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必须伴有相应的城市化进展。只有城市才具有聚集经济和聚集人口的能力和特征,即工业化的内容决定了其存在的{zj0}空间形式是城市;同时,工业化内容的日益发展和丰富逐渐使其空间形式的城市成为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增长极。国内外的发展实践证明:没有相应城市化的工业化,是一个瘸腿的工业化。脱离了相应的城市化,工业化将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尽管提升工业化水平所涉及的因素很多,但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促进新型工业化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举措。工业化的发展要具有城市化的眼光,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
    {dy},以城市群为载体发展产业集群。提升新型工业化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形成产业集群, 与产业集群相一致的空间形式便是建设组团式“城市群”。从短期来看,与产业集群相一致的空间形式既可以通过“摊大饼”式城市外延扩大来实现,也可通过建设组团式“城市群”来实现,但从长期看,“摊大饼”式容易导致大都市部分功能的瘫痪,组团式城市群则符合长期提升新型工业化竞争力的要求。
    在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经济规模、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都存在显著差异,为各城市间互补性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产业由核心城市向外围次级城市梯度转移,实现不同等级层次城市之间的配套性垂直分工,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的垂直分工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这种垂直分工形成的一体化是产业集群的较高层次,大量的中小企业之间建立起了一种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关系,有利于整个产业提升价值。在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群中,通过延伸产业链(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向其上下游产业延伸)和拓宽产业链(指加快培育新产业)的有机结合,可推动城市进行产业整合、加快产业集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发展、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发展、由分散经营向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化的发展。
    第二,以城市为依托建设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园区,是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城市化的有效途径。园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域经济综合体,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开发区经济,也不能类同于传统的园场经济,它应成为区域性经济发展高地。集中于园区中的企业,彼此构成一个内部资源、外部资源协同的网络,相互之间关联性较高,这样才能产生1+1> 2的效应。一个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园区经济的带动作用,美国的硅谷和128公路地区、欧洲的多瑙河生物谷、日本的筑波科学城、新加坡的肯特岗园区、台湾纳新竹园区等都充分说明,园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载体。与此同时,产业园区的建设也必须以城市为依托。
    在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联动中发展园区经济,有一个“优区位、高要求”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区位都能发展园区经济。低级发育度园区的遍地开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园区经济对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发挥,无法充分实现“增长极”的作用。在优区位发展园区经济,还必须按照现代园区经济要求建设,尤其是要具备“六个要素”:瞄准现代化、国际化、市场化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园区的理念和创意;严格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规则和园区特定经济主体要求的园区政务环境平台;具有较好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园区竞争力主体;依照可持续发展和园区主题要求的园区硬件环境平台;与园外统一大市场进行各类资源和产品输入输出的渠道和机制。只有这样,产业园区才能成为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建设的亮点和热点。企业与园区之间,不仅仅是一种空间上的聚散关系,而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前景、企业之间的网络组织和聚集联动状况,将对园区所依托城镇的综合发展,以及区域内城市化的推进,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作用。
    与此同时,产业园区的布局应以城市为依托。国外实践证明,园区发展成功的重要因素包括:良好的生活环境;附近有好的大学;一定水平的研究、开发设施;充足而熟练的劳动力资源;布局地段不是远离大城市,也不是太接近大城市,应当是大都市区城内的城市化地区,交通发达。在具体布局上,园区与城市的关系一般有三种形式:①独立开发式。此类园区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在地理空间上常常是以大城市的卫星城镇的形式出现,要求自身必须建有完善的基础设施系统,在园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和运作系统未完善之前,其产业功能的发挥将会受到限制。②边缘开发式。指园区建立在城市边缘地带,或是城市密集区的小城市,既可以充分享受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服务,又有充足而廉价的发展用地;园区的智力源——大学或研究机构也通常位于城市的边缘,便于获得智力支持。③内涵开发式。一般规模较小,多在近郊边缘选址,与城市共用一直基础设施。这类园区优点在于可利用城市的支持系统和基础设施以及城市的文化娱乐设施,缺点也很明显:城市的中心地带用地紧张,发展受到限制,建立产业不经济,也容易造成与城市间的相互干扰。三种形式中,与城市比邻的形式最为普遍,例如斯坦福工业园、英国剑桥的CSP、台湾省的新竹科学工业园等都是比较典型的例子。无论是何种形式,园区的发展都需要城市各方面的支持。

2、城市化要注重城镇体系建设
    处理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在城市化的发展上,必须由注重单个城市的发展转到注重建立和完善城镇体系上来。城镇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般而论,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相对应,城镇体系有着不同的发育程度,也就有着不同的建设重点。
    在工业化初期阶段,某个地方经过长期积累或外部刺激而获得发展的动力,经济快速增长,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城市中心的产生打破了区域空间结构的原始均衡状态,并以其发展优势吸引着外围地区的要素不断向它聚集,远离城市的边缘地区仍处于极不发达状态。这一阶段单个城市开始迅速扩张,城市主要专注于自身集中型发展,区域城镇体系属于极核发展较快的非均衡结构,城镇之间的联系仍以不同等级的纵向联系为主。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由于投资有限,城镇体系建设只能选择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或人口稠密、市场较大等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进行重点开发,以便产生聚集经济的效应;特别是以培育壮大中心城市为重点,集中力量提高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水平,尤其是满足城市经济主导产业的配套要求,增强主导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促进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总量的扩张,提高其规模效益和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能力。
    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区域经济进入明显的动态增长期,以钢铁、机械、化工、电力、纺织为主的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均得到迅速发展,交通运输网络深入到区域的各个部分,经济活动范围不断扩展,区域的其他地方也产生了新的经济增长极。城市的中心—边缘结构逐渐转变为多核心结构,边缘的部分优势地区得到开发,形成区域性的大城市和大市场,产生了城市群的经济基础,并形成了由中心城市向低等级城市(城镇)逐步扩散发展的城镇等级体系。中心城市进入有序化疏散阶段,郊区化现象出现。这一阶段城镇体系建设,重点在于培育区域内主要交通走廊沿线、中心城市周边新的或次级经济增长极,发展重点城镇,形成若干“点——轴”开发轴线;当城市化集聚与扩散并行出现后,除加强中心城市的创新体系和现代化服务设施建设外,还要注重在中心城市外围形成与中心城市有密切交互作用的郊区,与中心城市共同构成都市区。
    在后工业化阶段,卫星城发展很快,区域性的基础设施(交通、通讯等)逐渐完善,各城市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产生了相互吸引与反馈作用,形成一体化的城市网络,具有紧密联系的城市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组团式城市群的雏形——城镇密集区开始出现。在这一阶段,城镇体系建设重点为两个:一是建设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地区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城市化地区,使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共同构成内部相互关联、有一定空间层次、地域分工和景观特征的巨型地域综合体,即大都市区;二是在经济高度发达地区推动多个大都市区的空间联合。通过多个大都市区的强烈扩张,最终在地域空间上相交,形成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群体,即大都市连绵带,进入城市化发展的成熟阶段。大都市连绵带不单指城市在空间上的连续分布,还包括带内核心城市之间以及不同等级城市之间保持着比带外城市之间更为密切的信息、人口、交通、产业联系,相互提供工业材料、组合件、劳务及市场,形成相互串连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中心地带。如世界上xx的波士顿—华盛顿大都市连绵带、芝加哥—匹兹堡大都市连绵带、圣地亚哥一旧金山大都市连绵带、英国伦敦一伯明翰一利物浦和曼彻斯特大城市集聚区、巴黎一鲁昂一勒阿弗尔城市集聚区、荷兰兰斯塔德城市集聚区、莱因一鲁尔大城市集聚区、日本大都市连绵带等。
    就全国而言,工业化已经进入中后期阶段,城镇体系建设的重点除加强大都市区(圈)建设外,还要开始在城镇密集区沿经济走廊建设大城市群或大都市连绵带,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以及辽中南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等。湖南尚处于工业化中期,城镇体系的建设关键抓两条:①大力发展区域中心城市;②规划引导城市密集区的发展。尤其是要把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城市化的核心是建立完善的城镇体系,为工业化提供良好的空间载体。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城市化战略,这样就能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产业群与城市群共筑。

三、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产业融合
    新型工业化将促使产业融合,而产业的融合要求城乡一体化加快。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 由于高新技术、传统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等的非线性组合与发展打破了传统产业的演进顺序,三次产业界限的日趋模糊。变传统工商业在城市发展、农业在农村发展的“二元产业——区域分割”模式为“产业融合——城乡一体”模式,是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内在需求。城乡产业统筹体现在城市工业与农村农业的发展、城乡工业的发展、城乡关联产业的发展等多个方面,当前尤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重点之一:实现城乡产业之间的合理分工与链接。
    总体上说,要根据城市、城镇与农村的不同特质要求和发展优势,在城市、城镇与农村进行产业分工,分别发展农村型产业、城镇型产业和城市型产业,在不同的区域形成不同的产业基地。在长远方向上,中心城市注重发展金融、贸易、信息、服务、文化、教育等第三产业,中小城市着重发展工业,农村则以规模化、联片种植的农业生产支撑城市对资源和要素的需求,获取农业经营的规模效益和城镇化发展的整体效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分布在城市、城镇和农村的服务业、工业和农业之间的产业链条。但在现阶段来说,则应协调好城市工业和加强农业的关系、城乡工业发展的关系,特别是要发挥城市的产业优势,带动农村的产业发展。对农村发展而言,有一个充分利用城市产业扩散来发展壮大自身的问题,其基本原则是:{dy}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理顺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建立农产品的收购、加工、运输、销售网络,并注重发展蔬菜、畜牧、渔业等集约化程度高、生产率易于提高的农业部门和地方特产,发展农产品的粗加工。第二产业,组织好农产品、原燃料的初级加工工业;利用城市的科技信息独立筹集资金发展层次较高的与城市工业相互补的或以中心城市为市场的工业;有选择地吸收城市的扩散产业,尽量吸收城市扩散的新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与城市工业的横向、纵向联系,特别是强弱联合。第三产业,促进农、矿、建等初级产品的流通网络建设;特别注意利用城市延伸的对外交通设施,形成与城市统一的交通网络系统;加强信息、金融、保险等功能,为吸引资金和技术服务;以改善投资环境、生活环境为目标,充分提高和改善金融保险通讯教育生活服务设施等,以吸引投资和城市的科技人才,提高接受城市产业扩散的能力,等等。
    重点之二:立足比较优势来确定城乡主导产业。
    城乡产业发展,有一个合理定位问题,这就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地缘优势和产业发展潜力,从产业分工链出发,来确定各自的优势产业。尤其是要克服封闭和小而全的问题,集中力量发展一、两个主导产业,使城乡产业经济尽快获得较快的发展。一般认为,当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决定经济增长的不再是本地的资源禀赋,而是集聚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本身能否形成一种繁荣的主导产业,这一产业将会派生出新的产业,而新的产业又能形成一种繁荣的主导产业及其派生出的新产业。正是这种累积的和循环的产业发展过程,推动着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不难看出,有特色的主导产业是拉动城乡经济增长的关键。至于如何培植出具有特色、有优势的主导产业,总体上说,就是不能脱离自身客观条件而简单行事,而应该在特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范围内选择有优势、有潜力的主导产业部门,因地制宜,不拘一格,以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诸如工业拉动型、市场拉动型、交通区位型、旅游开发型、行业服务型、科技主导型等。当然,形成具有优势的支柱产业和名优产品,有一个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逐步升级的问题。尤其是要在主导产业发展中拉动前后关联产业,以拉长产业链。
    对农村而言,产业结构的优化,主导产业的形成,有一个与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紧密地结合起来的问题。农村工业的发展必须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与周围农村经济的发展协调一致,不能脱离农村而孤立发展。因此,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必须根据自身空间结构特点,发展与农业、农村高度关联的产业,这主要是指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即“1.5次产业” 。
    所谓“1.5次产业”,是指介于{dy}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包括农产品的加工业以及由此带动的产后各种服务业。其中农产品加工业是指对农业部门(包括农林牧渔)提供的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进行加工的工业部门,按照联合国国际工业分类,包括5个类别:食品、饮料和烟草加工;纺织、服装和皮革工业;木材和木材产品加工制造;纸张和纸产品加工、印刷和出版;橡胶产品加工。由农产品加工业所带动的服务业主要则是指产后的运输、贮藏、保鲜、销售等业。
    农村注重发展可概括为“1.5次产业”的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既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要求相吻合。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确实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它既是传统产业,又是朝阳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明显不足,就是乡镇企业在这方面也很“弱”。我国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与农业相关的很少,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偏低。乡镇企业虽然生长于农村,但由于结构上不合理,也导致了与城市工业结构的雷同,其相似系数高达80%左右。
    重点之三: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
    所谓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与相关产业系列化、社会化、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其中“系列化”是农业产业化最主要的外部特征,“社会化”是其范畴特征,“一体化”则是其最核心、最本质的内部特征。农业产业化实际上也是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有机结合。
    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城镇化服务于农业产业化,诸如:通过城镇人口增加带来的产业扩张,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广阔的市场;通过农村人口的转移,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发展;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扩大促进流通商贸的繁荣,从而为农业产业化架起“桥梁”;通过人力物力聚集效应的产生,为农业产业化找到“龙头”。换言之,农业产业化需要城镇化,城镇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为城镇化提供强大动力,是区域城镇化的重要产业基础,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具体而言,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这不仅可以为城镇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所需的原料、资金、市场和食物,而且游离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业产业化也可通过xxxx的兴起、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对基础服务设施的需求,引起人口和产业的相对集中,产生显著的空间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是产业内容与空间载体的关系,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双向互促效应。
    如何在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互动,其重点在于:一是选择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联动发展的模式,可包括:以农业外部转移就业与农业内部深度就业结合的发展模式;以农业产业化加工园区为支撑的发展模式;以特色资源开发为依托的城镇发展模式;以大中城镇为依托的功能型卫星城镇的发展模式;以交通接点为优势的综合性服务型城镇的发展模式等。二是抓住促进xxxx发展这一联动的中心环节。在农业产业化这个长产业链条中,xxxx是“火车头”,它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其经济实力强弱和牵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对于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的地区来说,扶持xxxx更是当务之急。三是紧扣延长产业链这一联动的桥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联动,最直观的目的在于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为此,除在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和多列加工上下功夫外,还要注重在开拓市场上下功夫。尤要运用资金、设备、人才、信息、财力等资源,加强市场建设,把发展商品市场同培育要素市场结合起来,并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市场策略、宣传与促销策略、销售人力资源计划,采取灵活多样的贸易合作方式,从而不断扩大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销售渠道和销售市场。
    重点之四:实现县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共舞。
    无论是工业化的推进,还是城市化的发展,必然涉及到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城市化本身就存在着两种路径:一是农村人口在流入城镇的过程中转化为城镇人口,即“人变地不变”;另一是农村地区在产业结构发生嬗变后,农村人口就地或就近转化为城镇人口,即“地变人也变”。城市化的两种路径是并行不悖的。而后一路径城市化的发展,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更是关联极大。不仅如此,县域经济作为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对城乡{dy}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统筹发展,农村与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联系,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发展县域经济,有一个县域内城镇化与县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与城市化共舞。我国以及湖南的县域经济业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着后劲乏力的问题。个中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城市经济的拉动不够,这在小城镇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上可见一斑。发展县域经济与城市化共舞,目前尤要实现城乡互动。这不仅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要构建好密切城乡联系的网络,尤其是交通运输、产业合作、城镇体系三种网络。在发达地区,则要将县域经济纳入城市圈层经济之中。在一个城市圈中实现经济形态的整合,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突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从过去的地域支撑走向产业组合,由此促成县域经济的大融合。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城市化: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