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静安别墅依旧风情万种
2.公寓生活的每个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
3.4.令人神注的花园公寓
5.德义大楼,典型的装饰艺术派
“可以说,我生命中三分之二的时光,都是在那里度过的。”提起南京西路,程乃珊滔滔不绝起来。是啊,毕竟,这里布满她的人生足迹,她实在太熟悉这条路了,从历史演变到街景面貌的一切细枝末节,她都了如指掌,毫无遗漏。在程乃珊抑扬顿挫的叙述中,一张绮丽的海上旧梦画卷在南京西路铺展开来……
文 唐骋华 图 黄庆
老上海公寓生活的模本
1946年,程乃珊出生在与南京西路近在咫尺的延安中路程家老宅,那是一栋德式小洋房。3年后,程乃珊举家迁往香港,上世纪50年代中期又举家返沪。12岁那年,程乃珊住进了位于南京西路1173弄的花园公寓。
花园公寓建于1927年,属英资惠罗公司物业,多为英侨居住。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上海租界,花园公寓被作为“敌产”没收。抗战胜利后,公寓物归原主,但这些侨民多死在集中营,幸存者也急于回国,惠罗公司决定把房产卖掉变现,供侨民回国安家津贴。于是,程乃珊的祖父和另两位银行家(史久鳌、香港董建华妹夫的外公和潘久芬)联合,各出30万美金,把整条公寓弄堂包括沿街铺面买了下来作为投资。
作为典型的英式风格,花园公寓的绿化面积相当庞大,占据了整条弄堂的三分之二,而作为主角的公寓楼却只建了三排。“{dy}排有24套单元,第二排有18套,第三排有12套,一梯两户。”住惯了老公寓,眼界自然提升,因而在程乃珊看来,空间是衡量豪宅的首要指标,“铜仁路333号的绿房子,绿化面积也达三分之二以上,光厨房就300平米,整栋房子有12间颜色各异的卫生间。这才是豪宅。”
花园公寓虽算不上豪宅,却也非等闲之辈。程乃珊告诉记者,所谓的上海弄堂生活,其实要分三个层次:传统石库门弄堂(包括新里)、xx公寓弄堂和花园洋房弄堂。“今天三房两厅、两房一厅所采用的‘一门关煞’的单元房概念,就源于公寓。而花园公寓,乃是当年xx的xx公寓之一。”
设施现代精致的公寓单元只租不卖,产权归大房东所有。为防止货币贬值,老上海公寓租金往往要支付美金或金条,所以里面的居民多为洋人和海归人士,如张爱玲的姑姑。程乃珊说,剧作家曹禺、诗人王辛笛、中国芭蕾舞先驱胡蓉蓉、名医吴旭丹、黄中,天鹅阁咖啡馆老板曹国荣等,都是花园公寓的居民。
保姆和司机的住处则和主人分开,集中在弄堂到底,两层联排房子,底下是汽车间,楼上是住房,有抽水马桶浴室,不过是公用的。“佣人通过后楼梯,直接进厨房,避免了‘登堂入室’的混杂和尴尬。”这是英国人讲究等级制的体现,却未必代表着歧视——佣人也拥有独立的小房间,保证了私人空间。海派的分寸感,正在于此。
花园公寓沿线,还有沧州别墅、华业大楼、大华公寓、静安别墅、德义大楼等等,构成了老上海的公寓生活。徜徉于斯,既可领略它们典雅的外观,亦可细品里弄生活的与众不同。
张爱玲的南西地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花园公寓底层原有一家首饰店,为张爱玲的闺蜜炎樱所开。小说《色·戒》的高潮部分——易先生陪王佳芝去的珠宝商店,就以此为原型。1948年左右,炎樱和父母离开上海,首饰店转手,改名为陈福昌首饰店,后停业,现已难觅踪迹了。
不过只要细心留意,张爱玲的影子仍随处可见。程乃珊说,《色·戒》中的几个重要地点,如凯司令咖啡馆、印度人的首饰店(即炎樱的珠宝店)、绿屋夫人时装沙龙和西伯利亚皮货店均相距不远。“《色·戒》写于1950年,她已搬到重华新邨沿街公寓,还是在南京西路上。”
凯司令咖啡馆坐落于静安别墅沿街公寓的铺面里,是由三名中国西厨于上世纪30年代初筹集8根大金条开出来的。“当年静安寺路(即今南京西路)的沿街门面,不是有钱就可以租下的,公寓的大房东要先考察,看看是否符合整体氛围。”为此,三名西厨以某将军的名义,才租到了两间门面。本想用该将军的名字命名,将军不许,遂称为凯司令,意蕴常胜将军。
凯司令咖啡店的镇店之宝是栗子蛋糕、芝士鸡丝焗面和自制的曲奇饼干。“它以门市为主,座位很少,作为咖啡馆算不上{yl}。”程乃珊表示。但正因人少,小说男主角易先生才挑中此地,以免撞见熟人。而张爱玲,显然经常光顾此地,十分熟悉这里的环境。如今,凯司令仍坐落于原址,面积则扩大了4倍,楼下门市,楼上餐厅,玻璃幕墙很亮眼,但已没有了那种静谧的气氛。“我不知道是该高兴呢,还是遗憾?”程乃珊感慨道。
在凯司令咖啡店斜对面的南京西路、石门二路转角,有一幢弧形的高层公寓,名为德义大楼,原是地产大王程贻泽的物业,后抵押给中国银行,为装饰艺术派。绿屋夫人时装沙龙就开在底楼,专做高级女式洋装,后改为上海儿童书店,由宋庆龄题词。现题词还在,儿童书店却已由面包房、超市所取代。抗战时期,程乃珊祖父为避敌伪骚扰,曾率全家暂居这里五楼的公寓单元,不过那时程乃珊还没有出生,那正是《色·戒》所发生的年代。
程乃珊说:“从陕西北路至石门路这一段的南京西路,曾为优皮集中之地。集中了最昂贵、{zss}的专卖店。他们的定向客户就是公寓里的优皮居民。如果说整条南京西路是用金砖铺成的,那么这一段就是镶嵌在金砖上的金刚钻,全上海最昂贵的店铺,就在这200多公尺内。”
xx消散的情调
南京西路的那股小资情调,是深入骨子的。比如,经常能在街道转角处见到咖啡馆。西康路有海燕咖啡馆、黄陂南路有海鸥咖啡馆,铜仁路有上海咖啡馆……现在的南京西路、铜仁路一带依旧咖啡馆林立,颇具情调,只可惜上海咖啡馆早已无迹可循。
程乃珊对于电影的爱好,也是从那时的南京西路上培养起来的——平安电影院、美琪大戏院、艺术剧场(现兰心大戏院)构成了南京西路周围的另一道小资风景线。那个时候,多由男同学代劳骑自行车买好票,女同学隔天才结伴而行。“学生票才1毛5分一张。1961年到1964年间看得最多,每周会去看两三场。”因为崇拜格里高利·派克,他主演的《百万英镑》程乃珊看了十几遍,“从这家电影院看到那一家,一场接一场。”后来,程乃珊写过一篇散文《你好,派克》,1986年她应邀访美时与派克有过一面之缘,又写了一篇《谢谢你,派克》。这两篇文章在派克迷中广泛流传,深受好评。
有趣的是,和现在一样,从前的南京西路也是轧朋友的好去处。“安静,有情调,又有咖啡馆,南京西路就是和别的马路不一样。”程乃珊笑言。她还记得,南京西路江宁路口有一个溜冰场,在跳舞已成禁忌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年轻人爱去那儿溜冰,而背景音乐经常是《蓝色多瑙河》之类的西方音乐。在那个硬邦邦的年代,南京西路却温柔依旧,程乃珊不禁感慨:“这是很可爱的。”这种长期形成的气氛,是很难消散的,只要有那么一点缝隙,就能春风吹又生。
热爱城市,先要懂得城市
现在,程乃珊住在巨鹿路、富民路,步行10分钟就能到达南京西路。“如果看不到南京西路,我会很失落的。”程乃珊说。是啊,毕竟,这里布满着她的人生足迹。值得一提的是,直到今天,程乃珊的户口依旧在花园公寓。让程乃珊感到遗憾的是,随着近几十年来居民结构的巨大变化,花园公寓已难以保持原貌了,本是三层的公寓硬是被加到四层。有的住户为了扩大些许面积,把漂亮的原装外伸阳台给封了,破坏了公寓外立面的建筑风格。
“我憎恨这种行为!”素来温文尔雅的程乃珊显得很激动,“那样做的人,简直一点生活的美感也没有!”南京西路小菜场的拆除,也曾让她很心痛。“热爱一座城市,先要懂得这座城市啊。”看着美好记忆的纷纷消失,程乃珊大声疾呼。
所幸南京西路的情调还在,看得见、闻得着。如今的南京西路,一面是现代摩登的恒隆广场商圈,另一面则完整保留了老上海的风貌。程乃珊认为这是有关领导很英明的远见,全上海独此一处。“马路这边是{zx1}的时尚地标,只要穿过横道线,就是上世纪30年代欧陆式建筑,就像穿越了时光隧道。”
相关Link
陕西北路
程乃珊也非常喜欢和南京西路交汇的陕西北路。“它原名西摩路,曾经住过许多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犹太人。”她认为,陕西北路、新闸路越往北越市民化,而越往南越显xx,可谓豪宅林立。怀恩堂、宋家老宅,何东故居(现澳门赌王何鸿燊,即为何东弟弟的后代)都在这里。“陕西北路很美的。”程乃珊由衷地赞美,“那次意大利,住在比萨斜塔附近,从住处走出来,就是西摩路的感觉。”
铜仁路333号
与南京西路平行的北京西路铜仁路拐角的“绿屋”,对于程乃珊也极为重要。绿屋原为沪上颜料大王吴同文的私宅,由匈牙利建筑家邬达克担任总设计师。它外墙呈绿色,线条流畅,从四周的建筑中脱颖而出。儿时,路过绿屋,程乃珊总会被深深吸引。后来,她嫁给了绿屋主人的外孙严尔纯先生。上世纪80年代,程乃珊又以绿屋为背景,创作了小说《蓝屋》。可以说,“绿屋”之于程乃珊,有着深厚的缘分。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