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群与浙江省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曹培红(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摘 要:本文通过区位商和聚集指数对浙江省的制造业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企业聚集现象。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聚集指数和经济增长进行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企业聚集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增长不是企业聚集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集聚;经济增长;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09)10-0118-03 一、引言 企业集群是指在某个特定领域内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互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力的现象【1】。企业集群在地理上邻近,在空间上聚集,并且集群中不仅包括原料供应企业、生产企业,销售企业,还包括相关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以及科研院所等等。企业集群往往是在某一地区处于特定产业领域中的企业和相关辅助机构的总称。企业由于大量的地理上的集聚,通过集群内企业的知识共享、技术创新等因素,使得集群内的企业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如美国的硅谷和128号公路的电子企业集群、阿伯利斯的医疗设备企业集群、意大利的艾米利亚罗马格纳的纺织企业集群、台湾地区的IT企业集群和苏州盛泽的丝绸企业集群等。 企业集群在中国的发展,最早是从广东和浙江的沿海城市发展起来的。据统计,目前浙江省拥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集群达到了601个,年产总值达到了7538亿元,平均每个县都有三个亿元以上的企业集群区【2】。在号称“百工之乡”的温州,制鞋集群企业已达500多家,产值250多亿元;制笔集群企业150多家,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3;所属的柳州镇,形成了由1000多家企业组成的低压电器企业集群,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0%以上【3】。 本文以浙江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方法,主要研究浙江省制造业是否存在企业集群及如果存在,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数据来源和指标变量。 (一)数据来源。本文选取浙江省为研究对象。本文中用到的全国和浙江的数据分别来自于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浙江省统计年鉴》。 (二)指标变量。 1、区位商LQ(Location Quotient)。区位商方法反映了区域内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比较优势,并且该方法操作简单、资料取得容易及计算方便,能够反映地区主要产业特征。其计算公式为: 。其经济含义是一个给定的区域内某产业所占的份额与整个经济中该产业所占的份额相比的值。这里Eij是指i地区产业j的就业,Ei指i地区总就业,Ekj指国家k产业j的总就业,Ek指国家k的总就业。当LQ大于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它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该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产业规模越大,表示该地区该产业的比较优势越显著,竞争能力越强。利用区位商来判别企业集群存在的可能性。 2、聚集指数。刻画了区域产业规模和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聚集水平,反映了区域的专业化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Sn为区域n的聚集指数【4】,oi为亚区域i产业的工业总产值,Oi为大区域i产业的工业总产值。i为区域内部所有产业。 3、人均GDP。目前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基本以这一指标为标准,它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经常使用的主要指标,因此本文也采用人均GDP这个指标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状况。 4、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20世纪后期,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xx经济学家格兰杰(Clive W.J.Granger)提出了基于平稳时间序列的因果检验方法,通过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本思想史“过去可以预测未来”。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本原理是:在做Y对其他变量(包括自身的过去值)的回归时,如果把X的滞后值包括进来,能显著地改进对Y的预测,我们就说X是Y的(格兰杰)原因,类似地定义Y是X的原因。 在本文的研究中用区位商、聚集指数等,来度量企业集群的集聚程度,同时也为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等其他统计分析提供基础;以时间序列分析为主的计量经济学方法,用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协整与格兰杰因果分析模型,考察企业集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三、浙江省企业集群与浙江省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聚集情况分析。本文衡量浙江省总体企业集群的指标是区域聚集指数,它具有如下形式: 。式中,Sn为浙江省的聚集指数,oi为浙江省某一行业的工业总产值,Oi为中国所有地区这一行业的工业总产值。本文中i选取28个制造行业,分别为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浙江省的聚集指数计算结果见表1。可以看到浙江省的行业集聚程度虽有波动,但总体上趋势是空间的聚集强度越来越大。 表1 浙江省各年聚集指数 (二)区位商分析。 本文采用区位商LQ的计算公式为: 。 式中,i为第i个行业,j为第j个地区,这里单个j指的是浙江地区,累计时用全国数据。Xij表示浙江地区的第i个行业的产值指标。当行业规模区位商大于1时,表明浙江该行业具有比较优势,它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该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相应的集群创造的经济价值就越高。行业规模区位商越大,表示浙江该行业的比较优势越显著,竞争能力越强;行业规模区位商等于1时,表示浙江该行业处于均势,该行业的优势还不明显;行业规模区位商小于1时,表明浙江该行业处于比较劣势,竞争能力弱,还不具备有竞争力的集群。 由于2000年前的企业集群的聚集形式也不明显,故对浙江省的企业集群的区位商的研究,只参考2001年、2002年、2003年和2005年、2006年的数据。 从静态来看,根据计算结果,2006年浙江省各个制造业产业在地理上都显现初高度集中的特征,许多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企业集群,这与通常直观感受比较吻合。但与此同时,不同行业区位商也呈现出比较大的差异。区位商{zd0}的是化学纤维制造业,已达到4.00014,最小的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仅有0.32741.总体上看,有这样的趋势---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企业集群产业聚集程度教高,而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程度较低。区位商大于1的有15个产业。这些数据说明这些行业已经具有比较优势,已经成为促进浙江经济发展的一股强大的势力。 而动态的考察企业集群的集聚程度的变化趋势,观察这几年的制造业的区位商的变化,可以发现: {dy},从2001年到2006年,五年的区位商都大于1的产业有12个。浙江纺织业企业集群众多,经济贡献率很强,这里计算出的纺织业高于2的区位商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由于缺乏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浙江省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一些行业区位商很低,只在0.5左右徘徊,这也与浙江的实际情况吻合。 第三,在五年的制造业区位商中,呈{jd1}上升状态的有家具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除了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呈{jd1}下降趋势外,像纺织业、皮革、皮毛、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等一些劳动密集型制造行业也呈相对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在行业结构的要素密集程度上,浙江省逐渐由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转向资金密集型行业为主,再向技术密集型行业为主演进。 表2 各行业区位商一览表
(三)企业集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浙江省企业集群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定量研究,企业集群选取的指标是聚集指数。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采用人均GDP这个指标。为了揭示聚集指数和人均国民收入之间的相对变化率,对这两组数据取对数。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浙江省聚集指数和人均GDP
当显著性水平为5%时,滞后1期时,人均GDP的增长和企业集群聚集指数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的F值为4.59681,P值为0.06062。也就是说,浙江人均GDP的增长不是浙江企业集群聚集的原因。企业集群聚集指数和人均GDP的增长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的F值为19.4050,P值为0.00171。也就是说,企业集群聚集指数是人均GDP的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即,浙江省的企业集群是促进浙江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原因。 四、主要结论和建议 本文以浙江省制造业为样本,考察了企业集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主要发现和结论是:①浙江制造业的聚集强度越来越大;②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企业集群产业聚集程度较高,而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程度较低;③企业集群是促进浙江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原因。 决策部门可以为企业集群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引导企业集群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为地区经济增长服务。 参考文献: [1]魏后凯.提高我国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中国产业集群.2006.10 [2] 朱华晟.浙江产业群.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3] 吴德进.产业集群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 Desmet K.A perfect foresight model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skill specialization. Regional Sci & Urban Econ .2000;(30):221--242 作者简介:曹培红.2003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同时获得工商管理第二学位,2003年至2006年就职于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主要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研究,2006年至2009年就读于重庆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和物流等方面的研究。2009年7月重新回到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