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弘扬中国优秀养生文化,抓住健康产业和直销行业的机遇,我们不仅需要埋头拉车,更需要抬头看路。2009年,公司特邀的产业、行业专家将陆续通过《大视野》栏目,与您一起展望中医药行业/养生文化发展前景、洞悉健康产业和直销行业发展大势,帮助我们拓宽视野,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本期的《大视野》,我们特邀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先生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谈养生固本对构建健康人生的重要意义。
古往今来,健康长寿是人类美好的愿望。而要保持健康长寿,最重要的就是要预防疾病的发生。中医最早的经典《黄帝内经》就提出了"治未病"的概念:"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把养生防病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人的生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任何人都期望自己的健康、事业、家庭朝良好的方向发展,希望获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以健康作为基石,要使这座基石保持坚固,尤为关键的是要学会养生固本,防病保健。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琦
通过养生防病、固本保健,提升内在生命力
王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xx中医学家,{gjj}重点学科《中医体质学》学科带头人,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际体质研究会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无限极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养生,就是坚持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保养身体,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顺应四时、劳逸结合、起居有时、饮食有节、运动有恒、舒畅情志,从而和调脏腑、通畅经络、xx调息,而协调平衡、固其根本是其核心思想。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就不会发生疾病,从而做到养生"治未病"。
所谓顺应四时阴阳,就是顺应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xx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养生之道,最重要的是养心。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恐、惊,这是人的七种情志,过了头就是七情过激,会损害健康和寿命。
第二就是饮食养生。关键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
第三是运动养生。
第四是房事养生。《洞玄子》、《素女经》等讲究阴阳和谐,并强调"欲不可早,欲不可过,欲不可无"。
第五是气功养生。《庄子》讲人要像熊一样攀援,像鸟一样左顾右盼。这两种方法就是导引。当头昏脑胀时,通过吐气、呼吸,一会儿就会觉得耳目清明,心情为之一爽。
第六是xx养生。如灵芝,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富贵、长寿的象征,有"仙草"、"瑞草"之称,是滋补强壮、固本扶正、xxxx的珍贵xxx,是国家批准的新资源食品,xx副作用,可以药食两用。
健康、家庭、事业要平衡发展
健康是生命的支柱,没有健康,家庭和事业就变得苦涩无彩。在人的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东西是健康,有人用 "1"代表健康, "0"代表生命中的事业、金钱、地位、权力、快乐、家庭、爱情、房子、车子......"1"一旦失去,所有的一切都没有意义。
家是生命的归宿,没有家庭,就会失去正常的生活秩序,健康和事业都难以为继。现代人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美满幸福的家庭可以让自己放松、平静,让人身心健康,也有助于一个人事业的发展。
事业是生命价值的体现,也是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从养生学的观点看,有了事业的追求,就有了"精神支柱",容易做到"精神内守",这是养身固本的关键;另外一方面,在现代社会里,如果一个人没有事业,他就失去了生活的来源,健康的维持,家庭的和睦也无从谈起。
时间、财富、精神的富足才会有xx的生活
作为一个现代人,既要有充裕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又要拥有适量的财富,这样不但可以保障自己的健康生活,还可以帮助他人,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做到精神上的富足,即有明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在追求自我成长的同时,帮助他人一起成长。
我们的精神世界,主要由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人生经验组成。一个拥有美德的圣贤,不论处于什么样的时代,都能洁身自好;一个洞明世事的智者,不论遭逢什么样的人生境遇,都能从容面对。所以说,只要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我们就有能力做好心理调适来面对外来事物的干扰。
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是健康人生的重要内容
中国哲学从自然万物的生化,到为人处世之道,莫不以"和"为贵。
这一思想渗透到医学中来,强调天人和、形神和、气血和、脏腑和等观点,简言之,即健康也就是一种"和谐"的状态。疾病则是上述关系的失和,"阴阳乖戾,疾病乃起",而xx疾病的基本原则就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医学的最终目的--"和",就是维护人体健康。既要保持人体心身的和谐,也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内经》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顺四时而适寒暑"等等,就是要人们维护人与自然的阴阳协调,主张把心身状态与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作为养生的{zg}准则。
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因为个人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以实现,成就健康人生;集体只有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才能成长壮大;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和集体的贡献。只有个人、集体、社会的和谐,才有共同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疾病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健康没有快车,只有慢车,而维持这辆列车前进的动力就是要学会养生。中国五千年养生文化的渊源与基础,为我们的养生固本,创造健康人生提供了依据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