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她的“手套”拿开- 育儿,让自然做主

请把她的“手套”拿开

----兼记桐桐“咬人”行为的教训

 

2010-4-13

桐桐出生于2007729日,现在28个月16天了

 

桐桐上幼儿园后,偶有几次听到老师反映,小家伙在幼儿园有“咬人”行为,惊讶之余,便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就像我在《》一文中所指出的,孩子喜欢咬人,不排除有长牙、口腔敏感期没有充分发展、交往技能不足、探究别人的表情、无聊或宣泄情绪等几个原因。当拿这些原因去关照桐桐的行为时,我觉得交往技能不足、宣泄情绪这两个原因可能占了很大比例,但为什么她总是采取咬的方式而非打、踢等其他攻击方式呢?难道小时候她的口腔敏感期发展的不够充分?

 

这样跟自己发问的时候,一时间我的内心很不愿意承认这个可能----总不至于我是个如此糟糕的妈妈吧?偏偏当了妈妈之后记忆力越来越差,追溯小家伙的“过往”时怎么也想不起小家伙口腔敏感期的样子了。

 

无巧不成书,前几天偷空整理桐桐小时候的照片和录像时,赫然发现小家伙出生几天之后,口腔探索的欲望就已如期而至,小小的她躺在床上,费力地把小手往嘴巴里送,然而,被她视若珍宝的小手,却被特制的“婴儿手套”给套住了,正在给她录像的爸爸,则一边叫着“嘎龌龊”一边用力拉开她送到嘴边的小手……

 

此时我的记忆方被拉到两年多前的育儿时光,同时也忽然想起,有一段日子,小家伙的确是带着防止吃手的“手套”的,貌似直到很多天之后,楼下的邻居提醒我们给孩子戴手套容易影响大脑发育时,才给她摘下来…..

 

但那个时候满脑子想着如何写完博士论文的我(其实主修幼儿教育期间老师好像讲过不能阻止孩子吃手的,只是那个时候还没有口腔敏感期的概念,但一时间我竟然给忘记了),尚没有xx到孩子的敏感期,邻居的提醒,我们也只领会了浅表的意思----戴手套影响大脑发育,却不知其所以然。于是,摘掉手套后,我们仍然在有意无意地制止桐桐的吃手行为,直到桐桐两个多月时,我学幼儿教育专业时的同宿舍姐妹小六来看我们,发现我制止桐桐吃手,就立马提醒我:五姐,如果你现在不让她吃手,长大了她会喜欢咬人的!

 

虽然将信将疑,我还是一下子听了进去,从此对桐桐的吃手行为有点视而不见了,只是桐桐爸和其他家人不大相信,依旧怕小家伙把xx吃进去,老是禁不住阻止桐桐的吃手行为…..

 

桐桐大约10个多月的时候,我终于写完了博士论文,可以偷空看更多育儿资料了,很快我就发现了口腔敏感期的概念和育儿要点,此时,我方才知道,口腔敏感期是孩子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个期间,口腔就是孩子感知事物、获得表象、探索世界甚至获得精神愉悦的一个工具,不仅如此,在运用口腔的过程中,孩子还通过口、齿、唇的运动锻炼了咀嚼功能,并为语言的发展打下基础。原来,尊重孩子“吃手”(或吃其他东西)的权利,意义是如此之大!

 

既有的研究还同时告诉我,但凡可谓之“敏感期”的行为,就是一种必然要出现的心理发展阶段,即使当时被一时制止,也必将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获得补偿,是为敏感期的滞后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可能会以“病态”的表现呈现出来,比如,吃手、咬人等等。

 

忽然想起母亲讲起的我小时候的事情:我开始口腔探索的时候,母亲怕我吃手不卫生,就用蚊帐布给我缝了一个手套戴上,吃手行为被一时制止,但大约56岁的时候,我出现了强烈的“滞后反应”,特别喜欢把整个小手放进嘴巴里,来回转呀转的,似乎要把手上的脏东西都吸进去才过瘾,至今我还记得当时吃手的味道,觉得好甜好甜啊,当然还记得爷爷对我的嘲笑和训斥……另外,我不得不承认的是,大约婴儿期没有从口腔敏感期获得充分的肌肉运动锻炼,长大后我一度发音很混乱,现在虽然有所改善,却仍然谈不上清晰。

 

看来,敏感期这东西,的确是势不可挡的,逆之,则要付出成长的代价,顺之,则虽然一时感觉别扭,却可赢得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说到这些教训,不禁想在这里郑重提醒大家:当孩子进入口腔敏感期时,无论她吃手的频率多么频繁,无论她是多么喜欢往嘴巴里送东西,都由着她来吧,别让我们杞人忧天的制止,让孩子付出成长的代价!

 

只是遗憾的是,如今的婴儿用品市场,潜力可谓已经被商家挖掘殆尽了,像小手套这样的的东西,几乎是随处可以买到,据说还被宣传的意义重大,怕xx吃进嘴巴的孩子妈妈们,有几个能经得起商家的诱导呢?

 

不过,说再说回来,即使我们已经做好了口腔敏感期的准备,由于其他家人的不支持,也未必能保证孩子口腔探索的权利,特别是在家有老人的情况下,既有的观念常常让他们认为:孩子小时候吃手,长大后也会习惯性吃手的。虽然事实情况是:该吃手的时候,不让孩子吃手才会会致使他长大后喜欢吃手甚至咬人!

 

当然,还会有一些妈妈,在对xx的恐惧面前,对制止孩子的口腔探索心存侥幸,认为在自己孩子这里不会有什么大碍,也许真的会有例外情况发生,但仍想在这里多嘴唠叨一下的是:把孩子的小手或入口的玩具弄的尽量干净些,xx感染的可能就不像所担心的那么严重。况且,就像我在《》一文中谈到的一样,并不是所有的xx都对人体有害,即使是有害的xx,也只是在孩子抵抗力较差的时候入侵体内,而适当的接触xx,反而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因为人的机体有个自适应的过程。在无菌环境下成长的宝宝,反而对xx没有抵抗力。如果可以接受这个道理,则大可不必拿着压制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冒险!

 

 

    发布于2010年04月13日 14:02 | 阅读数(38)

此文已被博客管理员""推荐到博客首页"育儿知识",奖励20分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郑重声明:资讯 【请把她的“手套”拿开- 育儿,让自然做主】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