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
1、培养个人生活的良好习惯和态度
(1)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
(2)开朗而又积极地活动。
(3)爱惜物品。
(4)生活要有规律。
(5)直抒己见。
(6)热衷于游戏和工作,坚持到底。
(7)学会鉴别好坏,先思后行。
2、培养社会生活的良好习惯和态度
(1)乐于上幼儿园,喜欢老师,习惯幼儿园的生活。
(2)同小培有和睦相处。
(3)要听父母和老师等大人的话。
(4)对人亲切和善,在受到别人关怀时要表示感谢。
(5)在给别人添了麻烦时要诚恳地赔礼道歉,并能宽恕别人的过错。
(6)能分享小朋友的喜悦。
(7)要遵守与老师和小朋友们所约定的事。
(8)要分清自己的和别人的东西。
(9)爱护公共游具和其他工具,并能在互相谦让中使用。
(10)遵守游戏规则。
(11)能结成小组进行游戏和工作。
(12)能承担班、组的任务并开展工作。
(13)爱护周围的公物。
3、关心周围的事物并具有兴趣
(1)在幼儿园和家庭中,要懂得互相帮助和爱戴。
(2)要人幼儿在幼儿园、家庭和近邻中,都有为自己服务的人并热爱他们。
(3)要让幼儿特别关心与自己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各种公共设施和交通工具等,并对其发生兴趣。
(4)要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劳动,并为人们创造着财富。
(5)对社会上的重大事件予以关心并发生兴趣。
(6)积极参加幼儿园的庆祝活动。
(7)在幼儿园的内外活动中,培养对国旗的感情。
(三)自然
1、爱护周围的动植物,热爱大自然
(1)对周围的动植物要有感情,爱惜并保护它们。
(2)喜欢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
(3)积极去室外接触大自然,并利用各种自然景物进行游戏。
(4)对山川、气象、天体等自然现象港澳惊奇和可爱,并体会其雄伟和壮观。
2、培养幼儿对周围自然现象的兴趣,使之能独立进行观察、思考和研究
(1)对周围动植物的特性和成长等具有兴趣和关心。
(2)对自然现象要提出疑问,并进行观察和进行尝试,能独立地进行思考。
(3)让幼儿因季节不同,自然界将发生显著的变化,尤其是人类和动植物生活的变化。(4)在进行制作玩具之类的游戏时,要在制作方法和游戏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5)在使用身边的游具和工具时,要在使用方法上多下功夫。
(6)通过日常生活,对物质性质的亦同以及点、热、光、声等现象具有兴趣和关心。(7)对身边的交通工具和玩具等的功能及其构造具有兴趣和关心。
3、为适应日常生活要掌握必要而又简单的技能
(1)能使用日常生活所需的简单工具。
(2)能操作日常生活所需的器械。
(3)能正确使用器械和工具并能防止危险。
4、培养幼儿对数量和图形的兴趣
(1)通过具体事物比较量的大小。
(2)组成或分解某些物品,并能进行整理等。
(3)在日常生活中能用简单的数数具体物体,或说出顺序等。
(4)让幼儿对长短、宽窄、快慢等具有兴趣和关心。
(5)让幼儿对物体的形状具有兴趣并注意圆和正方形等的特征。
(6)让幼儿对前后、左右、远近等的位置关系具有兴趣和关心。
(7)通过日常生活,对时间具有兴趣和关心。
(四)言语
1、让幼儿能听懂语言和谈话等
(1)以亲切的态度听老师和小朋友们讲话。
(2)注意倾听别人的谈话。
(3)能按着简单的吩咐去行动。
(4)能同小朋友一道听讲。
(5)喜欢听老师讲童话。
2、让幼儿能表达出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情,以及所想到的事情
(1)以亲切的态度同老师和小朋友们讲话。
(2)用语言去表达自己想做以及希望做到的事。
(3)说出自己做过的、见到过的、听到过的以及感受到的事情等。
(4)对疑问要追根求源。
(5)传达简单的话。
(6)说话要使对方明白,并注意说话态度。
(7)能同小朋友交谈。
(8)不用儿语和童音等说话。
3、让幼儿能正确使用日常生活所需的语言
(1)被叫到名字或被吩咐做什么时,要做出回答。
(2)能进行简单的日常寒暄,
(3)能说出自己、小朋友、老师以及幼儿园等的名字和名称。
(4)能说出周围事物的名称。
(5)能使用游戏以及其他生活所需的语言。
(6)懂得日常生活所需的简单标志和记号。
4、让幼儿喜欢连环画等,以丰富想象力
(1)让幼儿喜欢看连环画,以及喜欢听广播等。
(2)通过看连环画以及听广播等,让幼儿理解其内容及其梗概。
(3)通过戏剧活动等形式去表达看到的、听到的和感觉到的事。
(五)音乐韵律
1、能轻松愉快地唱歌或弹奏乐器,以体味表现的喜悦
(1)喜欢唱各种歌曲。
(2)既能和小朋友们一道愉快地唱歌,也能够独唱。
(3)注意音阶和节奏,用自然的声调,清楚的发音去唱。
(4)喜欢响板、手鼓及其他乐器。
(5)在弹奏乐器时要注意乐器的快慢和强弱。
(6)同小朋友一道愉快地弹奏乐器。
(7)通过轮流担当不同的角色等去弹奏乐器。
(8)要爱护乐器。
2、以轻松快活的动作韵律为乐,并体味表现的喜悦
(1)通过轻松快活的走、跑、跳等,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乐。
(2)和着乐器边拍手便进行有节奏的动作。
(3)合着乐器走、跑、跳等等。
(4)同身体动作去表现歌曲。
(5)模仿动物的动作及交通工具的运行等,并用身体去表现。
(6)喜欢有节奏的集体游戏。
(7)喜欢观看小朋友们的有节奏的动作。
3、喜欢音乐并对听音乐感兴趣
(1)喜欢和小朋友一道听音乐。
(2)能安静地听音乐。
(3)喜欢各种优美的音乐。
(4)能倾听小朋友们的唱歌和演奏等。
(5)懂得音乐感与曲调感。
(6)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音乐。
4、把感受到的和想象到的事用音乐和动作表现出来
(1)即兴唱出短曲。
(2)对熟悉的曲子能自如地配上歌词。
(3)能随心所欲地弹奏乐器。
(4)能用身体自如地表现出感觉到和想象到的事。
(5)能和小朋友们一道通过动脑筋、想办法,用歌曲、乐器和身体去表现感受到和想象到的事。
(六)绘画制作
1、通过轻松愉快地绘画或制作等去体味表现的喜悦
(1)高高兴兴地自由绘画或制作物品。
(2)用身边的材料随心所欲地去表现。
(3)把看到或听到的事情画成画或制作出作品。
(4)利用画出和制作出来的物品去进行游戏。
(5)同小朋友们一道绘画或进行制作。
2、下功夫将感受到和想象到的事情表现出来
(1)下功夫将感受到和想象到的事情等画成画、制作出物品并装饰起来。
(2)制作日常生活所使用的简单物品。
(3)制作模仿游戏和演剧活动等所使用的简单道具。
(4)对各种颜色和形状具有兴趣和关心,并能将它们集中起来进行排列或组合。
(5)利用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状去进行多种多样的表演。
3、学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和工具
(1)喜欢各种各样的材料并能适当地利用。
(2)利用沙子和积木等去制作各种东西。
(3)能出色地利用各种工具。
(4)做好材料、工具的准备及收拾工作。
4、对美的东西具有兴趣和关心
(1)欣赏自己和小朋友们的作品,并互相进行议论。
(2)喜欢欣赏周围美的东西,并能珍惜作品等。
(3)关心周围环境的美化,并具有兴趣。
在规定上述6个领域的教育内容的同时,又分别阐述了在进行教育时所应注意的事项。如在健康领域、社会领域、自然领域、绘画制作领域中分别提出了4点注意事项;在语言领域和音乐韵律领域中分别提出5点注意事项。从上述规定中可见,对幼儿园教育内容的规定是极其具体详细的。
随着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日本的幼儿园率先于1990年4月起开始实施新修订的《幼儿园教育要领》(小学校从1992年4月、中学校从1993年4月、高中从1994年4月起实施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新修订的《幼儿园教育要领》将原来的6个领域压缩为5个领域。这5个领域是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言语、表现。除了健康、言语两个领域被保留下来以外,其它的4
个领域被人际关系、环境和表现所取代。
之所以在新的《幼儿园教育要领》中引进了人际关系、环境和表现,主要是针对当时教育界出现的一些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为了进{yl}企业、{yl}学校,人们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xx被卷进只重分数、偏重智商的教育中去,致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了压抑和摧残。以欺骗行为、儿童xx、逃学、青少年犯罪、学校暴力、家庭内暴力等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教育荒废”现象,实际上是孩子们心灵荒废的一种发泄和表现。其内涵是与孩子们的人格崩溃危险联系在一起的。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进展,邻里关系淡薄了,地区之间的连带感也逐渐被削弱了。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却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恶劣的影响,也给人们之间的真诚相处等带来了厄运,等等。这些被统统称为“发达国家病”的种种症状已经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日本政府拟通过深化和加强第三次教育改革,首先从教育入手,去解决当代社会所存在的种种弊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新修订的《幼儿园教育要领》便应运而生了。其中将人际关系、环境、表现列入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中,也正是针对当前社会上所存在的种种弊端才为之的。拟通过幼儿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打下防止和根治现代“发达国家病”的良好基础。
目前,日本的幼儿园都在积极实施新《幼儿园教育要领》所规定的5个领域的教育内容。拟通过重视个性的原则、自我发展的原则、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原则、创造性能力培养的原则等去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是孩子们在天真、活泼、幸福的气氛之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七、幼儿园的指导方法
为了实现幼儿园的目的和教育目标,不仅要有好的教育内容,还要有好的指导方法。所谓好的指导方法,就是在教育幼儿的实践中,能够有效地去进行保护、照料、帮助、观察、启发、诱导、教育和训练等等,同时还包括进行各种有效的教育准备和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等。
为了采取有效而又适宜的指导方法,教育者必须对教育的基本方针、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幼儿的发展阶段和特性、教育环境等有透彻的理解。关于指导方法问题,在《幼儿园教育要领》中有所规定。如在1964年颁布的新修订的《幼儿园教育要领》第三章中“指导上的一般注意事项”中规定了12条,共有1500余字的详细内容(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比如对刚入园的3岁儿童如何对待;对不爱上幼儿园的怎么办;对即将毕业的要注意哪些,等等。正是做到了事无巨细、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将各项教育内容真正落到实处。
战后,日本的幼儿教师主要基于下述的一些教育原理,开创出了多种多样的比较适宜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方法。
1、自发性原理
幼儿的精神和身体的发展能力,在于自身所具备的活动能力。只要幼儿的的周围环境不是压抑的,幼儿就会从中吸取必要的东西,完善自己的发展。只要能在自由的气氛中正确引导幼儿的自主性,幼儿就会进行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创造性活动。而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自我活动能力,就需要提供周到而适宜的客观环境。
2、环境原理
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自然会从中吸取丰富的经验;反之,乏味的环境只能使幼儿得到贫乏的经验。在幼儿期,最为重要的是通过环境调整去进行教育。
3、兴趣原理
兴趣使幼儿情感外溢,能激发幼儿主动进行体验和积极进行活动。从某种意义上,可说兴趣是幼儿进行自发活动的原动力。对幼儿来说,不感兴趣的事,不论怎样对其进行强迫,也不会使其精神集中。所以应尽量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其提供多种活动。
4、体验原理
“经验是{zh0}的老师”,通过让幼儿接触具体的事物和人,让幼儿自自我体验中去进行学习,这是比什么都重要的,说教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5、自我发现原理
自我发现原理是让幼儿自己去想、自己去解决问题。通过这种自我努力去体味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建立起自信。
6、个性化原理
个性化原理就是尊重幼儿的自由和个性。在幼儿教育中,努力发现每个幼儿的个性,并给予适宜的指导,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7、社会化原理
在尊重幼儿自由和个性的同时,还要强调社会化。应通过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培养幼儿在社会生活中所需的基本生活习惯,具备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8、反复练习原理
幼儿为获得新的经验和技术,除基于自发性原理和兴趣原理之外,也需要必要的反复和练习。但这种反复和练习不是主观的、单调的和强迫的训练,而是考虑幼儿的发展阶段,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潜移默化地进行。
9、发展的原理
幼儿身心两个方面,都是不断和连续地按着一定的顺序去发展和成长的。所谓发展的原理,就是根据幼儿身心的发展阶段,不失时机地去进行引导和实践,以使幼儿在身心两个方面都获得良好的发展。上述9个方面,就是日本幼儿园教师所遵循的主要方法原理。这9个方面的原理,又是互为作用和密切相关的。只有综合运用这9个方面的原理,才能创造出优异的指导方法。
一般来说,日本的幼儿园老师都遵从“教得最少的教师才是{zh0}的教师”这一原则。所谓教得最少,是指教师要少说、少教,而要让孩子们多说、多教。也就是要将孩子们置于主导地位,教师处于从属地位。教师是从侧旁给予引导、指导,让孩子们独立自主地去发展和提高。
为了协助教师更好地去进行幼儿教育,日本文部省每次在颁布修订的《幼儿园教育要领》之后,还要根据要领的内容发行《幼儿园教育指导手册》,以便教师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要领》中所规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