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非侧记_记者小武_新浪博客



    这是一片和中国一样古老而神秘的土地。这也是世界上{zh1}一片可开发、未开发的土地。这里有火一样的天气,火一样的关注度,火一样热情的人民。

这就是非洲。

去年10月30日,我省20名历经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青年志愿者,由团省委志愿者指导中心主任、省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吴红斌带队,从武汉天河机场出发,经北京取道开罗,飞赴红海之滨的非洲国家厄立特里亚,开展为期1年的志愿服务工作。

从志愿者出发至11月7日,我随团远赴非洲,全程见证了20名志愿者走进厄立特里亚的点点滴滴。

 

清凉油外交

 

飞机在开罗当地时间10月31日清晨6点,降落在了开罗机场。一清早就强烈而刺眼的阳光,让志愿者们{dy}脚踏上非洲的土地,就感受到了热带气候的“热情”。

有志愿者说,怪不得非洲人都是黑皮肤,这样的太阳,这样天长日久地晒着,皮肤想不黑都难啊。

距离前往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的班机起飞,还有17个多小时。就在一些人感到沮丧的时候,来自省电力宜昌供电公司的志愿者简红梅,已经展开“外交”活动,英语流利的她,和开罗机场的工作人员Yahia谈笑风生。

听说我们是来自中国的志愿者, Yahia激动地竖起了大拇指。在得知我们还有十几个小时的候机时间后,他热情地给我们安排候机座位,并陪着我们聊着聊那。

Yahia说他很喜欢中国,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最喜欢的竟是中国的清凉油。一边说着,他一边拿手指在眼皮上下和鼻孔下面比划着,做出十分陶醉的样子。看他这么陶醉,简红梅便将随身携带的清凉油奉送给他。这一送不打紧,惹得Yahia和他的同事全部围上来,争相涂抹,一个个笑逐颜开。

这盒小小的清凉油,“惊动”了机场众多工作人员。也是这盒小小的清凉油,拉近了我们和机场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大家纷纷为我们出谋划策,以帮助我们度过漫长的候机时间。兴奋不已的他们,还要我们教他们唱中国歌。

唱什么歌呢?志愿者徐海提议大家唱首周华健的《朋友》。“朋友一声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温婉的歌声回荡在开罗机场,引来了许多善意的微笑。围在我们身边的工作人员,虽然听不懂我们唱的是什么,但一样和着我们的旋律,为我们鼓掌助威……

 

一路“CHINA”声

 

当地时间11月1日凌晨3时许,援非志愿者服务队一行飞抵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中国驻厄立特里亚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早早已在这里迎接。

阿斯马拉机场的规模看上去有点像我省恩施机场,但其配套设施远没有恩施机场现代化。如果说生产于上世纪的老式机场行李车让这个国度看上去有些特别的话,那么严格的出入境管制,则让它显得格外神秘——外国人来到这里,不但要全面登记,所携带的电子设备也必须申报并被检查,所携带的美元必须在入境时申报,出境时还必须分文不差。

这些检查让我们在机场花去了近3个小时时间。当我们乘巴士驶向阿斯马拉市区时,已是凌晨6点多钟。

“CHINA!CHINA!”刚进市区,早起上小学的小孩,扫马路的清洁工人,看到车窗里的我们,就一个劲地叫着,仿佛是看到了老朋友一般。一开始,大家还以为只是个别人见到“老外”好奇,但接下来遇到的情景让我们明白,这是一种特别的热情。

一路上,我们时不时听到这种亲切的叫声,有的人还一边叫着一边竖起大拇指。一位热情的老者,还率直地朝大家喊:“CHINA ,GOOD!AMERAIC,NO GOOD!(中国好!美国不好!)”,这直接而实在的表白,把大家都给逗乐了。而在我们落脚的EXPO旅馆,大门上早已悬挂好了厄立特里亚和中国两国国旗。

“这是旅馆特别为你们准备的。近代以来同样受列强欺负的遭遇,以及这些年我国对厄立特里亚的无私援助,使厄立特里亚人对中国有一种xx的、普遍的好感,他们所说的和所作的,都是发自内心的。”中国驻厄立特里亚大使馆经商处秘书秦运华向大家介绍。

厄立特里亚人的热情,还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当天早上,等大家放好行李,到旅馆餐厅吃早餐的时候,萦绕在餐厅里的竟是《茉莉花》、《阿里山的姑娘》等韵味十足的中国音乐。虽然早餐比较简单,并且供应量十分有限,但是旅馆方面还是尽量安排了中国人喜欢吃的番茄鸡蛋。

我们抵达厄立特里亚的11月1日,也是来自武汉体育学院的志愿者郑晓容24岁的生日。旅馆特别将餐桌拼在一起,并特别找来音响,让她在异国他乡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大使讲故事

 

等志愿者们安顿下来以后,中国驻厄立特里亚大使馆经商处发来宴请志愿者们的邀请。

为了能让志愿者们吃到地道的中餐,大使馆经商处特别从来厄特援建项目的中资公司——山西建工集团请来一位厨师,为大家烹制家乡菜。

仿若“他乡遇故知”,大家一个个喜出望外,而更令志愿者们惊喜的是,他们遇到了和蔼可亲的李连生大使。

“就像一位邻家的长者,他循循善诱,给我们讲他自己的故事,希望对我们有所帮助。”志愿者余燕说。

“他没有一点架子,没有一句官腔,听了他讲的经历,我们有很多启发,对接下来该怎么做有了更清晰的想法,更足的信心。”这是志愿者刘光银的听后感。

已经从事外交工作36年的李连生大使,在他的中学时代,曾经“上山下乡”,从大城市天津下乡到内蒙古自治区一个几乎荒无人烟的生产队。

“当时的情况和你们今天有点像,不同的是你们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志愿服务1年就可以回国大展宏图了。而我们当时有可能是要在那个极端落后的地方安家落户。”李连生大使说,当时他插队的地方,方圆40公里只有约40户人家,当地人几乎从事着xxx的劳作方式,人们不洗脸,不刷牙,经常饥一顿饱一顿……

“工作组把我们这些知识青年丢下就走了。面对这种条件,很多人当场就哭了。但也有不少人,不等不靠不埋怨,再苦再难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边劳动,一边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又一次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就像是拉家常一样,李连生讲的故事,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更若有所悟。

胡萝卜烧牛肉,清炒长豆角,海带丝……这些熟悉的菜肴,这些熟悉的味道,让憋了啃了几天干面包的志愿者们,倍感温暖。李连生大使和大家坐在一起,共进晚餐。他说,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遇到困难时,大家要把大使馆当成自己的家,要靠团队的力量,一个一个克服它。

 

谢谢,中国哥们

 

27岁的Tedi是一名供职于中国驻厄立特里亚大使馆的汽车司机。11月5日下午,Tedi像往常一样,开着一辆面包车来到EXPO旅馆接志愿者们。

这些天,Tedi已先后接送志愿者们前往厄特农业部、教育部、体委以及中国大使馆,和志愿者们已是非常熟悉。这{yt},Tedi要带志愿者们去的地方是阿斯马拉国际酒店,这里将举行中国援非志愿者与厄立特里亚签约仪式。

聪明的Tedi知道这次签约意味着什么,他和下车的志愿者一个一个的握手,并且用刚刚学来的蹩脚的中文,一一跟大家说:“谢谢,哥们。”

“我知道,在汉语里,‘哥们’是好朋友、好兄弟的意思。你们从中国来到厄立特里亚,来给我们帮忙,是我们{zh0}的‘哥们’。” Tedi幽默地说,作为厄立特里亚人的重要代表——他一定要给大家一一道谢,这样才显得真诚。

在当天晚上举行的签约仪式上,团省委志愿者指导中心主任、省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吴红斌代表中方,分别与厄立特里亚农业部部长、教育部部长以及体委主任签订协议,确定7名农业志愿者、10名计算机教育志愿者和3名体育志愿者,将分别到厄立特里亚相关工作岗位上服务1年。中国驻厄立特里亚大使李连生和大使馆经商参赞周戈平等见证签约。

签约仪式上,厄立特里亚农业部部长、教育部部长分别代表厄方作开幕发言和闭幕发言。像Tedi一样,他们也一再向中国志愿者道谢,虽然他们没有Tedi的那声“哥们”来得那么热烈,但也一样情辞真切,满怀感激。

厄立特里亚教育部部长卢素说,正是中国志愿者的到来,帮助厄立特里亚的孩子们打开心灵之门,一个又一个的志愿者,将知识带进孩子们心间,更将中厄两国的友谊,深深地播撒下去,世世代代地传递……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访非侧记_记者小武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