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深陷招工“怪圈”的“慌”与“策”- 手机找工--《招工找工网》-搜狐博客

秋风扫落叶 /  供稿   

“想省钱少 招人,工作时间长招不到人,难招工又延长工作时间?”众企业陷入用工怪 圈难自拔。


在珠三角一带,“民工荒”两年一次已见怪不怪。但今年出現的“荒”预示着跟以往不同,它带着一些 质的变化和趋势性的特征,引着一些企业进入一个“怪圈”。珠三角地区的大部分企业为密集型加工行业,这决定了其获取的利润相对较低,加上之前金融风暴的影 响,很多企业好不容易才缓过来。同时企业为降低用工成本,更是不惜将8小 时“三班倒”改成12小时“两班倒”,由于劳动时间延长,劳动 强度加大,许多年轻人不愿进厂打工,使企业越来越难招到人;而越难招到人,企业就只能更加延长现有员工的劳动时间,让员工拼命干活…… 

 

这样的恶性循环结果更多的是民怨,“民工荒”责不在农民工,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个令企业头疼的“怪圈”? “民工荒”引发了“企业慌”。

 

 之一:外出农民工人数流失。随着经济产业的转移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让农民工的目光不xx于东部地区,使 得长三角和珠三角务工人数减少,各地也相应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农民工对应的就业机会和收入相应增加,导致了长三角和珠三角大量劳动 力流失。

之二: 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观念转变。企业想招募的普工大多是二三十岁左右,即为80后、90后。这些拖着拉杠箱的新生代农民工跟当初扛着蛇皮袋进城的 农民工不一样。他们学历高,更xx薪金高低、企业的前途、工作环境、发展空间。不再满足于出大力、流大汗的体力打拼更愿意以技能淘金

之三:薪资待遇的提高导致企业成体提升。长期以来珠三角地区是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农民工薪资提高不快;现在由于 中西部农民工外出的机会成本提高,相应的就提高了薪资待遇的预期目标。


“慌“之四:求职和招工供求结构错位。前段时间,广东一地方媒体与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合作调研中,大部分接受访问 的工人指出,工厂给出的条件并没有大幅度的提升,仅仅提升了10%20%。而在许多招聘信息中,大部分岗位都要求有专业技能和相关经验。因 此,很可能存在大量要求由劳动技能的工作无人问津。调研提出,外来工找不到符合薪资预期的工作,一些岗位又和应聘者本身能力不匹配,从而出现了“民工荒” 于“招工难”同时存在的供求结构错位现象。

 

越演越烈的“慌”不得不迫使企业再次思考:如何才能走出招工难怪圈

 

之一: 必须改变眼下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或者低水平利用劳动力的现状要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转型,劳动 密集型企业将和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企业并存,随后逐步转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为主。


 “策”之二:企业不能通过延长劳动 时间,增加现有员工劳动强度,减少员工的休息来被动地应对缺工,而应积极探索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如:与技能学校建立合作,将学校即将毕业的学生招进厂实 习;企业与企业间进行联合,将部分附属或配套产品分流给一些生产不饱和的企业完成;可以联系一些乡村,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提供其一些公益活动经费等形式, 建立较稳定的劳动力资源基地;可以为员工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承诺服务几年可以提拔,让员工看到光明的前景。甚至可以采取签合同办公证后,提前支付新员工年 薪的方式,解决员工家庭困难,以便其能稳定地为企业服务。

之三: 对于这些从没有种过地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对外部世界的更多了解,他们找的不仅仅是钱更多的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应注重企业文化和具 体环境建设如有线电视、宽带网、体育娱乐、公共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良好的培 训平台,提高他们的素质和相关技能 。

 

回观今年“民工荒”,金融危机固然是一根导火索,但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工外出成本高、农民工和企业 供求结构错位。其实我们更应该xx如何更好的建立企业与农民工的沟通桥梁。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他们有着追求城市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动力,他们伴随着卫星电视、手机等现代电子信 息产品成长,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招工找工网”采用的手机网络招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或许他们会更乐意通过感兴趣而熟悉高效的渠道查找工 作。

郑重声明:资讯 【企业深陷招工“怪圈”的“慌”与“策”- 手机找工--《招工找工网》-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