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阅读标准的制定谁说了算?_我爱476_新浪博客
分级阅读标准的制定谁说了算?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五年级组学生/绘指导老师 李威

  分级阅读这一从国外引进的概念,近几年在国内得到了广泛xx,有识之士将其视作xx儿童阅读的一条新航路,但它至今还没有真正在我国扎下根来,对于阅读分级的标准,人们仍众说纷纭。到底是哪些因素在影响分级标准的制定?经验与科学谁更重要?在分级未有统一标准的今天,成人又该依据什么为孩子选择适合的读物?这些都需要我们在阅读的旅程中思索与探寻。

  【专家分析】

  “经验+科学”是分级的金标准

  ■儿童阅读推广人 王林

  在美国的课堂上,老师常让学生用“5根手指法”来判断一本书是否适合自己阅读,即拿出你准备阅读的这本书随便翻开一页,发现一个不认识的单词,就竖起一根手指。如果这页你还没读完,就竖起了5个手指,这本书可能就太难了,建议换一本阅读。如果读完这一页一根手指还没竖起来或只竖了一根手指,可能就是这本书太简单了。

  这当然只是简便、迅速的办法,事实上,影响儿童分级阅读的因素非常复杂,分级阅读标准的制定也很困难,需要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和儿童文学等多学科的合作,国外学者在分级阅读的研究上有了一些探索。

  考虑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阅读能力并非一次性整体形成,而是一个线性发展的过程,是从低向高一层层建立起来的。如下图:

  阅读技能的线形层次

  美国教育学者乔尔(Chall)曾提出6步法,认为要通过这6步,学生才能发展成为成熟的、高效率的读者。

  {dy}阶段被称为早期阅读阶段。孩子将了解到语言和声音的联系,对书籍建立初步的感觉,了解书籍代表着语言,是故事信息的载体。

  第二阶段开始正式的阅读教学,学生开始形成文字解码能力和提高理解准确性,学生在这个阶段将学会朗读文章和理解书面文本。

  第三阶段,学生逐步学会运用正确的意群、音高、重读和语调来朗读。

  第四阶段是一个过渡期,大概从二年级期末开始,并持续到五年级或六年级。这一阶段,学生应该有相当水平的自发性、流畅性和理解能力,并能理解篇幅更长而且内容更加复杂的文章。

  第五阶段,具有这一阶段阅读能力的学生开始对文章作出批判性评价、诠释和比较——换言之,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读者。

  第六阶段是发展阅读技能的{zh1}阶段,也称为“多视点”阶段。达到这一阶段水平的学生,能够处理和分析包含着多种观点的文章,并能对文章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发表他们自己的看法,能批判性地评价文章里引用的资料,还能借助过去阅读过的相关文章的有关观点对这些观点和看法作出评价。

  用可读性公式来评估难度

  儿童分级阅读标准的研究事实上是可读性的研究,而一本书是否适合孩子阅读,既可以用主观的方法,也可以用客观的方法来衡量。主观方法是教师或图书管理员根据经验来认定某类书籍是否适合某一群体的孩子;客观的方法就是设定一些可读性原则,即使用某种词汇和句子计数的方法,尽力让设想的读者对应某一种图书的内容。

  归结起来,影响可读性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类:{dy}类是图书的制作出版,第二类是图书的语言,第三类是读者的心理,而第三类因素衡量起来极其困难,例如读者的阅读动机无法用可读性原则来衡量,但非常重要。

  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阅读专家弗赖 (Fry)和乔尔(Chall)的可读性公式来评估难度。评估时选取书中任意3篇文章作为样本,每篇取100字,计算句长和音节数,然后对照常模图,由横坐标和纵坐标的交集查看平均文章难度落入哪个年级的水准。阅读专家罗格(Rog)和伯顿(Burton)则认为可读性公式对低幼读物不太合适,他们根据5项指标作为分级的依据:字数和词汇熟悉度、印刷形态、故事可预测性、插图和文字的对应、故事内容与概念的复杂度,然后将阅读材料分成10级,每一级列出具有代表性的读物,作为选择其他书籍的参考。

  综合“书”和“人”的因素考虑

  通过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要判断一本书是否适合某位小读者,必须从“书”与“人”两个因素来综合考虑。这两个方面影响分级的因素却错综复杂,下面还可列出若干分项,具体来说,还可以包括这么一些因素。从“书”的方面讲:

  1.篇幅。对孩子的阅读而言,篇幅是分级的重要考虑因素。例如,幼儿识字量有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长篇作品不太适合。学生如果能流利阅读,篇幅长度就不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

  2.生字。生字将直接影响阅读的流畅度。教育专家理查德·阿林顿(Richard Allington)的研究显示,对小读者来说,只要在文本里有5%的单词不懂,孩子就可能很难流畅阅读。中文对生字达到多少会影响流畅阅读,还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持。

  3.词汇难度。词汇是最小的语言单位,学生的阅读是以词为单位而不是以字为单位的。所以,一些儿童文学作家在创作时,很注意词汇的选择,少用生僻词,尽量用孩子能掌握的概念。

  4.情节难度。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越难阅读结构复杂、线索太多的作品,{zh0}能脉络清晰,结构简单。

  5.主题深浅。儿童的生活经验不足,知识范围相对狭窄,思考能力有限,这就决定了含义太深、意义隐晦的作品不适合孩子阅读。作品要符合孩子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这是判断作品是否可读的重要依据。

  6.文图搭配。儿童的阅读一般来说会经历图图图—图图文—图文文—文文文的阶段。图画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帮助孩子理解内容,但有时图像反而更具识别的难度。

  7.图书类别。相对来说,故事体的作品比散文体或诗歌体的文章更容易阅读,也更能激发儿童自主阅读的兴趣。

  8.是否有拼音。拼音是在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学生阅读的“拐杖”,加注拼音的作品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容易阅读。

  9.翻译质量。翻译质量将直接影响阅读的流畅度,优秀的翻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时,总能找到最适合孩子的表达方式,在用词或表达习惯上,更加贴近孩子。

  从“人”的角度考虑,大约有这些因素:

  1.年龄。一般来说,年龄越大,生活经验更丰富,理解能力越强,自然阅读能力就越强,这是分级时最重要的因素。

  2.性别。儿童在小学三年级以后,阅读趣味开始有性别差异出现。男孩更趋向于阅读冒险、知识性的作品,而女孩则趋向于喜欢描写情感的作品。

  3.阅读基础。从小开始阅读的儿童,更容易阅读高难度的作品。

  4.理解能力。理解能力强的儿童,阅读能力就越强,理解能力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

  5.成人的协助。有成人陪伴的阅读行为,因为有解释、有帮助,儿童的阅读变得更容易。

  判断某一本书适合哪个年龄的孩子读,应该是上述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不过,并不是每本书所有的因素都要考虑,有时候需要运用经验来判断,“经验+科学”应该是阅读分级的主要操作方式。

  另外,中文阅读和英语阅读有不同之处,但要制定标准同样需要儿童教育、儿童心理、脑认知、儿童文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合作研究。因此,今年8月即将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研讨会”,拟订的主题就是“本土分级阅读的理论支点”,希望能整合多学科的力量,为中国分级阅读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学前阶段】

  巧用自家资源选好书

  ■孙慧阳

  我是一个全职妈妈,牵着儿子壮壮的小手一路走来的5年,磕磕绊绊着沉下心性陪他成长,真不亚于一场脱胎换骨的修炼。其间{zd0}的收获就是:亲子阅读,而选书则是在孩子阅读起步中,父母最需要“管好”的事情。

  最初给壮壮选书,我们有过诸多纠结:图书还是字书?哪个版本更适合?会感兴趣吗?读得懂吗?这就难免提到分级阅读。

  分级阅读在国外是比较成熟的儿童阅读类别,结合母语拼读认知规律,严格按照不同年龄段的心智发育程度进行科学划分和设计。对于与国际接轨、弥补空白我是支持的,如果能做好在我国汉语语言环境下,符合儿童心智发展规律的儿童出版物的分级阅读工程,自然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但如果只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拿来主义,反而不如不用来扰乱视听。

  换个角度想,如果没有成熟的分级阅读标准,孩子就不读书了吗?自然不是。对处于6岁学龄前阶段的孩子而言,他们右脑发育较快,对图画的感悟能力远高于对文字笔画、结构的敏感,优秀的绘本读物是他们开始阅读的{zj0}选择。具体操作上父母们不妨利用一下自家资源,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童书。

  资源一:对孩子的日常观察。善于观察、发现孩子熟悉的事物、兴趣点及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有针对行性地为其选书。如喜欢汽车,可选《轱辘轱辘转》;如洗头时不配合,可选《来洗头,小熊布迪》。我家的童书放置在书柜里与壮壮视线平行、方便他取阅的位置,先读哪一本我们早就放权给他。由选书的变化,我们可揣摩到他新的心理需求及兴趣变化。

  资源二:了解儿童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基础理论书籍的适量阅读或讲座交流的分享,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诱因:是安全感不足?是希望引起xx?是被误解后的委屈?还是对自己身体的好奇?结合孩子特定年龄段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其选书,如两岁安全感建立阶段,可选《猜猜我有多爱你》,如亲情解析可选《爱心树》,如了解自己的身体可选《什么组成我》。

  资源三:购前审慎,童书内容要了解。市面上的童书虽不及成人图书海量,靠“卖相”吸引读者的还是大有“书”在。在孩子的鉴别水平不足以支撑的低幼阶段,父母就应承担起“质检员”的责任。购前的实际翻阅是最直观的检验,如序言、目录,选读一小段文字、书中的插图,看看是否与孩子的兴趣、认知相匹配。

  资源四:作者、画者、出版社有门道,借助经典来选优。各类畅销书的书评我一般只作参考,作者与画者大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经历和背景会打上其文化的烙印,好比芭比娃娃诞生于美国而非丹麦。放眼全球儿童图画书的三大奖项:国际安徒生奖、美国凯迪克奖、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大可以集优拿来、再度精选,如《我妈妈》、《大卫,不可以》、《石头汤》。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累积,孩子的阅读品味会渐渐在自主选书的过程中显现,父母可据此推荐容易引起孩子视觉与心理共鸣的新书,巩固其阅读习惯。

  当儿子在浏览了《凶猛鲨鱼探秘》的科普书后问道:“鲨鱼为什么会濒临灭绝?人类有没有权力杀鲨鱼?”并尝试分析时,我更加确信儿童对画面信息敏锐的捕捉与感知以及阅读对孩子的内心建构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过,对于书的推荐我们也有“失手”的时候:我们认为好的书没有引起他的xx,他的感悟没能与我们同步,但不必纠结于此,释然地坚持共读是{zh0}的解决之道。

  阅读并非朝夕之功,也不是被摊派的任务,我和壮壮爸视其如中医调理之法、温熏之功,不必纠结于孩子以何种姿势去读、今天读了几本、明天认识多少字、会背多少中心思想一般的大道理……只要读书给他带来好感觉,如吃饭睡觉般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那些好奇心的满足、疑惑的解决、事理的感悟、情绪的释放、自我的调适、知识的累积、想象的延展、逻辑的推理……一切尽在其中。当有{yt},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而不只在某一个特定的日子被想起,谁又能小视书籍潜在的力量和对孩子的影响?

  【知识链接】

  儿童心智发展与分级阅读建议

  儿童分级阅读的影响因素很多,本建议提供的是一般性心智发展和相关的阅读建议,仅作为成人辅助孩子的阅读参考,不作为分级阅读标准使用。

  0—3岁的孩子

  ◆心智发展状况:在身体与动作发展方面,感官迅速发展,开始运用五官探索与学习,对有节奏的声音、强烈对比的颜色及形状特别有反应;在认知与智力发展方面,能认知基本物体和概念,但注意力短暂;在语言发展方面,喜欢运用声音玩游戏,开始学习基本语汇及语法,建立起语言基础;在情绪、人格与社会发展方面,开始建立对人的基本信任感,但经验有限,兴趣集中在自己及熟悉的人、事、物,开始学习自理与自护能力。

  ◆阅读建议:运用五官操作游戏的玩具书,节奏轻快的儿歌、摇篮曲,色彩明亮而丰富的图书;内容简短,可一次看完的书,可学习形状、颜色、大小等概念的书;可以玩声音游戏的书,可促进亲子对话沟通的书;有关获得爱与情感的生活故事,有关熟悉的人、事、物的书,有关常规及生活习惯的故事。

  ◆样本举例:小玻系列翻翻书、《百岁童谣》、《小黄和小蓝》、婴儿游戏绘本、“噼里啪啦”系列丛书、《好饿的小蛇》、《小熊不刷牙》、《走开,绿色大怪物》。

  4—6岁的孩子

  ◆心智发展状况:在身体与动作发展方面,手眼协调,小肌肉协调有很大进步;在认知与智力发展方面,专注力短暂而非常好动,透过{dy}手经验建立概念,有大致的时间概念,对世界充满好奇心,透过想象游戏来学习,认为万物皆有生命;在语言发展方面,语言能力迅速提高;在情绪、人格与社会发展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寻求温暖、安全的人际关系,开始发展社会技巧,对团体产生归属感的需求,同时学习独立自主,从成就中获得满足与喜悦,对事情的对错有{jd1}的判断,对未知的事物容易产生不安感。

  ◆阅读建议:各式各样的玩具书;内容简短,可以一次看完及参与命名、认知、唱歌的书,强化概念的书,了解时间顺序的书,有关日常生活经验、宠物、有趣事物、家庭及周围人物的书,可以玩想象游戏的书,故事角色拟人化的书;儿歌、预测性图画书、无字图画书或简短的故事;主角人物易于认同,主题比较单一的书,使人感到安全的故事,以及其他能够培养朗读习惯的书,提供正面的文学经验、情绪、角色积极进取的书,善有善报、充满正义及快乐的书,探讨恐惧情绪的书(怕黑、想象恐惧等),学习与人沟通的书,寻求促进友伴关系发展的书。

  ◆样本举例:《爷爷一定有办法》、《小房子》、《凯能行》、“京剧猫”系列、《小黑鱼》、《绅士的雨伞》、《我爸爸》、“{dy}次发现”系列。

  7—8岁的孩子

  ◆心智发展状况:在身体与动作发展方面,身体外形改变、恒齿长出,能学习更细微的动作技能,如吹口哨;在认知与智力发展方面,专注力增加,时间概念模糊,能分辨真实与想象的世界,通过直接经验学习,对自我世界仍然感兴趣,但对更大范围的事物感到好奇;在语言发展方面,语言能力持续发展,说、读、写能力增加;在情绪、人格与社会发展方面,开始关心与了解别人,正义感增强,行为渐渐符合外在的标准,继续追求独立性与主动性,开始发展幽默感,渴求家的温暖与安全,开始发展友伴关系,对性别差异产生好奇。

  ◆阅读建议:有益于接受身心变化及个别差异的书;有完整情节内容的短篇故事,可以学习时间概念的故事,充满幻想与童趣的书,拓展经验、介绍知识的书,描述外在世界的书;适合朗读或说故事的书;关爱他人、富有同情心的书,讨论是非对错的书,成功冒险的故事书,有惊奇结局的故事书,描述各种家庭生活形态的书,描述朋友互动状况的书,描述两性角色差异的书。

  ◆样本举例:《小房子》、《我有友情要出租》、“I SPY视觉大发现”系列、《没头脑和不高兴》、《猪八戒新传》、《石头汤》、《宝葫芦的秘密》、《我和xxx克拉拉》。

  9—10岁的孩子

  ◆心智发展状况:在身体与动作发展方面,发展迅速,女孩的发展速度比男孩更快;在认知与智力发展方面,开始发展时间与空间概念以及逻辑、推理、思考、判断能力;在语言发展方面,对文学的兴趣浓厚,阅读能力迅速增强,具有自主阅读的能力;在情绪、人格与社会发展方面,喜欢考验自我的能力,希望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对未知的事物及可预测的危险感到不安,有衡量行为对错的标准,开始重视他人的观点,重视归属感,接受并认同性别差异及社会期望。

  ◆阅读建议:可以了解发展过程及解决个人问题的书;自传、过去生活、未来生活或不同生活区域的书,提供正确价值观念或分析思考的书;独立生活及为生存奋斗的故事,有关生命话题(如生命缘起、生病与死亡)的书,性别角色认同的书,可以讨论角色刻板印象的书。

  ◆样本举例:《亲爱的汉修先生》、《我喜欢你,狐狸》、《长袜子皮皮》、“笨狼”系列故事、《四年级烦恼多》。

  11—12岁的孩子

  ◆心智发展状况:在身体与动作发展方面,正处在青春前期或青春期,身体发育开始;在认知与智力发展方面,开始更有弹性地对事情的是非进行判断;在语言发展方面,开始建立自己的阅读趣味和评价标准;在情绪、人格与社会发展方面,渐渐脱离自我中心,开始学习用不同观点看问题,挑战父母的xx、品评周围朋友的行为,开始关心社会,建立社会观。

  ◆阅读建议:这个阶段的男孩更多xx探险、悬疑类图书,女孩更多趋向描写细腻情感的书;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包含不同观点的书,可以深思家人关系变化的书,探讨世界重要议题的书,如战争、种族平等、环保及家庭变迁等,以及各行各业杰出人士的传记。

  ◆样本举例:《黑暗在蔓延》、《绿山墙的安妮》、《毛毛》、《草房子》、《我要做好孩子》、“沈石溪动物文学精选”系列。(王林提供)

  【小学阶段】

  与孩子分享思考和感动

  ■安燕玲

  阅读可以说是伴随人一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我们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较高的阅读水平能让人终身受益。在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曾提出一项“阅读挑战”的运动,目的是要提高民众的阅读能力,可见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已经越来越受到xx。

  作为家长,我们可能比较关心如何挑选适合孩子年龄段的优质图书。目前流行的分级阅读,就是根据孩子在不同年龄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阅读计划。我认为如果不是进行专业的研究,对这些概念不必有特别深入的理解,我更在意的是,根据专业人士提供的分级阅读计划,如何有效地计划和安排亲子阅读时光?如何与孩子一起享受亲子阅读的过程?如何在这些优质图书中发现更多的价值?如何把阅读的收获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我认为这才是阅读的核心所在。分级阅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阅读大纲,而真正的操作是每个家长不可缺少的功课。

  在儿子还在上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我曾经为他买了许多图画书,当时对绘本还没有什么概念,给孩子买书只是单一地看书的内容,感觉不错就给孩子买来看。但是,当看到一些优秀绘本时,才发现好的绘本与普通的图画书简直有天壤之别。比如,《爷爷一定有办法》就是一本很优秀的图画书。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儿子已经上四年级了,但是,我们依然兴致勃勃地一起读。图书讲述的是一位智慧的爷爷总是在看似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把一块旧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而小主人公约瑟总爱说的一句话:“爷爷一定有办法”也成为书中的经典名言。一起读完这本书,我和儿子分享感受:“看来办法总会有的,就看你想不想”,“爷爷总是能用智慧来找到解决办法”,“关键是小约瑟相信爷爷肯定能想出办法来”……这样的讨论让我们都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充满了奇妙,当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对应的解决方案,并且我们要相信一定能找到这个解决办法。后来,我们又把“爷爷一定有办法”演绎成“我们一定有办法”,在遇到一些预料之外的事情时,我们常常用“我们一定有办法”来鼓励自己。那段时间,“我们一定有办法”成为我们家的流行语。

  《失落的一角》是我们最近在亲子共读时光中读到的另外一本优秀绘本,在读完这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之后,我们各自发表感言:“要接纳自己的不xx”,“xx不一定好,找到自己失落的一角之后,也会失去很多快乐,不能张开嘴巴唱歌”……经过这样的讨论和分享,家长和孩子对故事背后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才更有体会。

  在孩子升到小学高年级以后,纯文字的书慢慢成为我们亲子共读时光中的主要内容。儿子五年级的时候,我们一起读了曹文轩的长篇小说《红瓦黑瓦》,尽管书中描述的乡村生活远离现实,但是我们仍然被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们规定每天只能读两个章节,故事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候戛然而止,这样,我们对剧情的下一步进展总充满了好奇,从而对第二天的阅读充满了盼望。

  在与孩子一起的亲子阅读时光中,我们和他们分享思考和感动,一起了解他人的人生足迹,共同追寻智者的脚步。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读有品位的书,做有智慧的人!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分级阅读标准的制定谁说了算?_我爱476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