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布《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

我国发布《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

2010-04-06 20:05:07 阅读14 评论1 字号:

   你家的小孩经常吃奶糖、巧克力派、薯片么?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专家提醒,这些零食因含糖量过高或含氢化植物油等不利于孩子健康的成分,被“打入”限制零食一类。

  首次对零食进行消费指导

    记者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获悉,受卫生部疾控局的委托所起草的《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简称《指南》)将于9月份正式公告,《指南》将儿童青少年分为:“3岁~5岁儿童”、“6岁~12岁儿童”、“13岁~17岁儿童青少年”三类,不同阶段食用零食的要求不同。这是我国首次对儿童食品作出的消费指南。

    据了解,根据今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开展的中国居民零食专项调研显示,3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60%以上每天都吃零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特别是部分零食还会给儿童身体发育带来危害,因此,《指南》将儿童食品分为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限制食用三个类别,其中奶糖、巧克力派、薯片等被列入“限制零食”一类。

  “限制零食”不宜频繁食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于冬梅博士参与了《指南》的起草,她告诉记者,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都喜欢吃零食,但是一些零食由于含糖过高或者含有不利于孩子健康的成分,往往会导致孩子发胖甚至产生各种慢性疾病,但是具体哪类食品更加不利于健康,哪类食品适合食用,很多家长还不知道。

    “多数人都知道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对人体有害,但是巧克力派等也不利于健康。”于冬梅说,巧克力派等夹心食品有氢化植物油等成分,经常食用会导致肥胖,容易产生慢性病。

    于冬梅强调,限制食用并不是禁止食用,《指南》暂时还不具备法律效力,建议家长尽量少给孩子吃限制食品,每周不要超过一次。孩子每次吃零食要与正餐间隔1.5小时~2小时为宜。

  ■相关链接————

  食用零食指南

     3岁~5岁:睡觉前半小时避免吃零食。

     6岁~12岁:每天吃零食一般不超过3次,吃零食的时间不要距离正餐太近,避免在玩耍时吃零食。 

    13岁~17岁:选择和购买有益健康的零食,每天食用不能太频繁。

  零食类别

    可经常食用的零食:低脂、低盐、低糖类。如:水煮蛋、无糖或低糖燕麦片、煮玉米、全麦面包、全麦饼干、豆浆、烤黄豆、香蕉、西红柿、黄瓜、梨、桃、苹果、柑橘、西瓜、葡萄、纯鲜牛奶、纯酸奶、瓜子、大杏仁、松子、榛子、蒸(煮、烤)制的红薯、地瓜、土豆、不加糖的鲜榨橙汁、西瓜汁、芹菜汁等。(每天食用)

  适当食用的零食:中等量的脂肪、盐、糖类。如:黑巧克力、牛肉片、松花蛋、火腿肠、酱鸭翅、肉脯、卤蛋、鱼片、蛋糕、月饼、怪味蚕豆、卤豆干、海苔片、苹果干、葡萄干、奶酪、奶片、琥珀核桃仁、花生蘸、盐焗腰果、甘薯球、地瓜干。果汁含量超过30%的果(蔬)饮料,如咖啡、山楂饮料、杏仁露、乳酸饮料、鲜奶冰淇淋、水果冰淇淋。(每周1次~2次) 

  限制食用的零食:高糖、高盐、高脂肪类。如:棉花糖、奶糖、糖豆、软糖、水果糖、话梅糖、炸鸡块、炸鸡翅、炸鸡翅根、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夹心饼干、方便面、奶油蛋糕、罐头、蜜枣脯、胡萝卜脯、苹果脯、炼乳、炸薯片、可乐、雪糕、冰淇淋等。(每周不超过一次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我国发布《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