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煤矿(一)_矿产资源网_新浪博客

贵州省煤矿地质说明

普 查 工 作 量 统 计 表      表1-1

 

本报告中提交的各类别煤炭资源量为:

333资源量319.2万吨。

334资源量397.4万吨。

333+334总煤炭资源量716.6万吨。

 

煤组地层在井田范围内厚度120~140米,一般厚度128米。含煤15层,采用自上而下进行编号:1、2、3······15。据本次实地调查煤层厚度较稳定可采者,有4、5、9、15四层。可采煤层总厚度5.60米。局部可采有13、14二层。

(1)4号煤层(俗称二股煤)上距长兴灰岩25~32米,一般为27米,在标志层泥灰岩以下5~7米,煤层厚度0.75~1.85米,一般厚度1.20米,层位和厚度均稳定,煤层有东至西厚度变薄的趋势,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石或者局部含黑色钙质泥岩一层,厚0.20米。煤层物理性质、色黑、玻璃光泽,块状,均一结构,坚硬,破碎呈菱角形。顶板为深灰色粉砂岩至灰白色细砂岩,底板为灰白色粘土页岩。二者多含羊齿类植物

25号煤层上距4号煤层7米,煤层厚度0.75~1.85米,一般厚度1.20米,层位和厚度均稳定,煤层有东至西厚度变薄的趋势,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石或者局部含黑色钙质泥岩一层,厚0.20米。煤层物理性质、色黑、玻璃光泽,块状,均一结构,坚硬,破碎呈菱角形。顶板为深灰色粉砂岩至灰白色细砂岩,底板为灰白色粘土页岩。二者多含羊齿类植物化石化石。

(2)9号煤层(俗称大花煤)上距5号煤层24~30米,一般为26米,煤层厚度1.00~2.15米,一般厚度1.50米,层位稳定,厚度变化不大。结构简单,不含夹石。顶板为粉砂岩,含菱铁矿结核为其特征,有伪顶为泥岩或碳质泥岩,厚度0.20米,底板为灰白色粘土页岩,少数为黑色泥岩或钙质粉砂岩。煤层黑色块状或片状,玻璃光泽,坚硬,破碎时沿节理呈立方体菱形,滑面发育。

(3)15号煤层(俗称细花煤)上距9号煤层54~76米,一般厚度58米。煤层厚度1.11~3.08米,一般厚度2.5米,层位稳定,厚度变化不大,但煤层结构复杂,有夹石3~6层,夹石单层厚0.05~0.49米。煤中多含黄铁矿晶粒及结核,节理为方解石充填,沿层面方向尤多。煤层黑色块状,玻璃光泽,坚硬,破碎后沿节理呈立方体菱角状。顶板为粉砂岩或泥岩底板为铝土页岩或铝土岩。顶、底二者均多黄铁矿结核。煤层下距茅口灰岩2.26~5.81米,一般为4.43米。

局部可采煤层简述

(4)13号煤层(俗称二层胶)上距9号煤层34~50米,下距15号煤层22米。煤层厚度0.80~0.90米,含夹石1~2层,煤层结构复杂,除浅部露头局部有老乡挖掘小窑者外,尚无发现大规模开采。

(5)14号煤层(俗称铜硄煤)上距9号煤层48米左右,下距15号煤层1.50~8.00米。煤层厚度0.90~1.23米。层位和厚度变化均较大,有时尖灭。煤层结构复杂,节理为方解石充填,含黄铁矿结晶较多。顶板为薄层泥灰岩或菱铁质粉砂岩,直接顶板为粉砂岩。在开采井田东部15号煤层时,可以顺便考虑布置采区。

 

根据普查区煤系、煤层的具体情况,选用标志层、煤层间距及煤层本身特点三种方法对煤层进行对比。

一、标志层简要特征

区内确定如下三个标志层:

M15煤层:为区内主要可采煤层,厚2.5米左右。距茅口灰岩上6米左右。

M4煤层:位于煤系最上部的一层可采煤层,上距长兴灰岩25-30米。 

M9煤层:为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上距长M4煤层30-35米。 

二、各煤层的对比依据

M15煤层:黑色,块状煤,由暗淡-半亮型煤及半暗型煤组成,煤层结构较简单,局部含1层粘土岩夹矸,煤层厚1.11-3.08米,一般厚1.7米。顶板多为灰色粉砂质泥岩,底板为灰色粘土岩。

M9煤层:为区内主要可采煤层,厚1.50米左右, 顶板为粉砂岩,含菱铁矿结核为其特征,有伪顶为泥岩或碳质泥岩,厚度0.20米,底板为灰白色粘土页岩,少数为黑色泥岩或钙质粉砂岩

M4煤层:黑色,碎块状,由暗淡及半亮型煤含镜煤条带组成,结构单一,一般不含夹矸,煤层厚0.75~1.85米,一般厚1.75米,顶板为灰色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灰色泥岩。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贵州省煤矿(一)_矿产资源网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