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市场的火爆很难在今年复制_王小盒_新浪博客

    2010年,对于乘用车市场而言,市面上普遍有一种论调就是今年乘用车市场将仍会保持15%以上的高增长。笔者本人对此持谨慎态度。我断言今年乘用车市场将很难复制2009年的火爆场景。原因有以下几点:

 

1.2009年汽车产业刺激政策的消费透支。分析2009年的产销量高增长原因,主要来至三方面。一是对2008年下半年度产销量萎缩的一种补偿。当时由于金融海啸的刚刚爆发,一部分持币待购者成为了观望者,到了2009年这部分人变为了购买者。二是2009年度正常的产销量增长。三是在国家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如受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等措施的影响,一部分人提前了计划在2010年的购车计划。汽车消费属于弹性需求的商品,因不是日常消费的必需品,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也特别高。根据{zx1}的汽车购置税政策,今年1.6升及以下的车辆购置税上调为了7.5%。考虑到购置税上调以及2009年对2010年消费需求透支的双重影响,今年的汽车消费需求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2.日益恶化的城市驾驶环境逐渐改变了出行观念。如今城市的车辆越来越多,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每天两小时以上的堵车渐成家常便饭。同时城市停车位的配套设施建设却严重滞后,给驾车造成了几大的不便。个体汽车消费者对购车所带来的满足感与便利感已经逐渐被道路拥堵和停车难所带来的不便所抵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倾向于选择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出行,尽量减少驾车出行次数。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乘用车的购车需求。

 

3.成品油价格的持续回升。国际成品油价格经历了2008年底的33.87美元的谷底,已经回升到了90美元,增幅近300%。国内93#汽油也从2008年12月的5.44元/L在2009年11月回升至6.66元/L,涨幅1.22元/L。这给广大的私车消费群体增加了不小的养车成本。油价的居高不下甚至越涨越高导致的“买车容易养车难”问题也浇灭了不少的乘用车购车热情。

 

4.房价的居高不下。对于多数国人而言,人生中{zd0}的两笔消费应是购房和购车。对于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人们对住房的需求无疑是刚性的,尤其是对于处于适婚年龄的青年人。但是随着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火爆导致的房价持续攀升,居民收入却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增加。受到房地产市场“挤出效应”的影响,一部分本打算进行购车的资金不得不投入到刚性需求的购房上。这又在一定程度降低了乘用车的购车需求。

 

5.大品牌车企质量问题频发。随着年初世界上{zd0}的车企 汽车深陷“踏板门”事件以来,又相继有 、 、 等大型车企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质量问题而进行汽车召回。面对往日信誉保证的大品牌车企的严重质量隐患,在短期内对消费者消费信心的影响不容忽视,一部分持币购买者可能会暂缓购车计划而变为观望者。

 

如果把时间回溯到2008年底,景象则是xx不同的。

 

2008年全球汽车巨头均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美国三大汽车中的通用、克莱斯勒相继申请破产保护,欧洲的 、 也未能幸免。对于国内的乘用车车企而言,虽然不至于破产,但也遭受到重创,纷纷以裁员、缩减产能、推迟或撤销新车上市计划加以应对。面对远未见底的全球性金融海啸,面对着2009年的乘用车市场,多数从业者感到迷茫。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拥有庞大的上下游产业链。因此国家于2009年初制定并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涉及到培育汽车消费市场、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自主品牌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得益于此国家战略,2009年的乘用车市场出人意料的走出了2008年以来的困境,并以年产销辆超过1000万辆创造了历史记录,从而超越美国成为世界{dy}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

 

但2010年国家刺激汽车市场的部分政策能否有持续性效果,依旧尚需验证。并且,受到上文五点因素的影响,今年的乘用车市场注定不会延续去年的火爆场景。

 

在这种环境下,我们不应该一味追求乘用车产销量的高增长,而应该把xx的重点集中在乘用车产业结构优化和自主品牌研发实力等核心竞争力上。也只有这样,中国的汽车产业才能做到不仅有超过美国汽车产业的“大”,还有超越美国汽车产业的“强”。

 

----------------------------

本文已经被腾讯网汽车频道采稿。网址: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乘用车市场的火爆很难在今年复制_王小盒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