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家联盟会员名单:博信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创瑞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东莞市金鑫金属制品厂、东莞市清溪金旺模具厂、深圳市金娄山模具有限公司、东莞市塘厦精科五金厂、深圳市海益五金模具有限公司、东莞市铭科精技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深圳市美聂五金制品厂、钰翔精密模具(东莞)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泰五金模具有限公司
如果要给“印钞”行业找个近亲的话,盛大志说,模具行业可以算一个。外人问起职业,盛喜欢说自己是做“印钞机”的。“哐当一声,产品一个个从模具里砸出来,不是白花花的钱是什么?”
身为钰翔精密模具的副总经理,盛大志不但自己“印钞”,还领导着一个联盟——南方冲压模具联盟。联盟下属11家企业,以汽车模具为媒,横跨深莞两地,试行不到两年却已在集体采购、大型冲压设备共享上做出了不少文章。
栖身横沥桃子园后的联盟能不能在技术、市场订单的深度整合上顺利避开雷区?
■结盟始末
观澜之盟
2008年8月举国上下奥运时,姚小春开始为联盟奔走,兜售自己的这套想法。三个月后,他拉到了11家企业。
2009年10月,第二届广东东莞模具制造机械展览会在横沥举行。南方冲压模具联盟签约入驻当地桃子园高新区。
据横沥镇党委委员朱柱明回忆,“联盟也曾去长安看过,但来横沥上午看了模具展,下午就找到政府谈,很快就拍板了。”朱的说法也在联盟内得到证实,上述会员代表都对横沥“站到产业集群的高度来发展模具产业”印象深刻。
12月30日晚记者前往横沥采访时,联盟会员正围坐在当地镇政府专门配备的办公室内讨论厂房图纸,窗外冷雨飘零,屋内灯火通明。
姚小春,南方冲压模具联盟秘书长,亦是联盟的揭竿人。冲压联盟起步近两年,他是幕后的一个重要推手。
“我们的厂房又高又大,xx按照汽车覆盖件模具的标准来建设。”姚小春掂起设计图册向记者透露,预付定金后的园区目前已完成前期土地平整,明年10月建成后就可搬进来,先租后买。
姚曾对中国的现代模具企业做过系统研究,得出结论是:作为工业之母的模具行业有其自身特点。一般模具制造企业规模超过300人、年营业额超过2亿元时,企业在管理上就会遇到瓶颈。
姚小春解释说,模具不是标准化大规模生产,单个企业的生产规模有限。但如果企业想到接单,在规模上必须能让客户信赖。而汽车模具企业更为特殊,众多的模具品类不太可能依靠一个企业自身的力量去完成,分工协作是必由之路。
2008年8月举国上下奥运时,姚小春开始为联盟奔走,兜售自己的这套想法。其时,姚小春草拟了一份组建联盟的方案,也找过模具协会,谈了很多企业。很快,塘厦精科五金点头表示了兴趣,随后陆陆续续又有几家企业加盟。
三个月后,姚小春拉到了11家企业。当年11月14日,深圳观澜山水田园农庄。到会的8家企业交替按下一份联盟协议,南方冲压模具联盟宣告诞生。
冲压联盟因汽车模具而兴,但这并不就是全部。长期跟踪研究模具行业的模具网CEO、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专家委员罗百辉说,模具冲压联盟正式成立时,金融危机影响已开始显现,零散的模具企业也需要联盟降低成本,这进一步促成了联盟的兴起。“联盟的会员企业接单能力非常强,很有长三角模具企业的风格,联盟之后有事可做也是一个重要支撑因素。”
次年,盛大志所在的钰翔精密模具等另外3家企业正式加盟,盛被推举为联盟会长。
星火燎原
广东{dy}阶段的工业化已经完成,现在一下子冒出联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是个必然趋势。
南方冲压是珠三角地区走得最早的模具联盟,但放眼全国并不是{sg}吃螃蟹者,以汽车模具为代表的联盟星星之火已在一些汽车制造重地点燃,而且大有燎原之势。
模具网CEO、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专家委员罗百辉把联盟奉为模具行业的“二次创业”。他告诉记者,就在南方冲压模具联盟成立当年的1月,西部{sg}汽车车身生产技术联盟——成都汽车车身工艺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当地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成立。
联盟以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13家成员单位分布在汽车车身产业链不同环节,涵盖了生产、研发、销售。借助规模效应,联盟成立时立志“每年将开发3种以上新型轿车整车车身覆盖件模具,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
在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天津,天津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周围也吸附了一批模具企业,形成了一个强大联盟。在武汉,依托东风汽车生产基地,全国最早的模具联盟在这里横空出世。
罗百辉分析认为,现存的模具行业协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纵向工序协作——将设计、机加工、测试等工序分开,分别由不同企业完成。这种比较适合私人企业或规模较小企业,也是目前国内模具行业更多的一种协作方式。
另一种则是企业横向联合。“每家企业做一种部件,然后数家企业合作制成套件,在韩国、日本等模具企业中风靡,但国内还不够普及。”
“模具联盟不是我们中国的独创。”广东省模具工业协会秘书长王其敏告诉记者,模具联盟是产业升级中的过渡性产物,模具强国的日本、韩国和德国早就有过,但随着大企业的崛起逐渐被边缘化。亚洲金融危机过后还残留了一些。
王认为,广东{dy}阶段的工业化已经完成,“现在一下子冒出联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是个必然趋势。”
不过王其敏所没有点破的是,这些在西方“被边缘化”的联盟在国际竞争中富有强大的杀伤力,而这点恰恰要让南方冲压联盟倒抽一口冷气。
金旺模具总经理夏华发告诉记者,自己有一个关系良好的印度客户曾扔过来一个订单,开了价问金旺能不能做。夏华发盘算了一下,开价太低,实在做不下来,但印度客户正告诉他,这个价格是韩国的模具企业开出的价格,金旺眼睁睁地看着订单溜走。
据姚小春的折算,西方模具工人单位小时的工资成本比中国要高20倍左右。尽管如此,韩国在高工资的压力下,何以还能做出比中国价格还要便宜的模具?夏华发多方打听后才知道,韩国对手是在一个模具联盟内,成本控制得非常好。
■结盟之后
联合议价
模具企业采购规模超过1500万人民币,可以获得议价空间。南方冲压模具联盟11个成员集体采购额达到5000万元-7000万元,其基本材料的采购价格可以比市场价格低10%-15%。
与所有联盟一样,南方冲压模具联盟成员企业走到一起,首先想到的是砍价,而且确确实实砍出了成效。
南方冲压模具联盟会长盛大志告诉记者,目前联盟成员可以在模具钢、氮气弹簧和导柱等通用材料上实现联合采购,而联合采购的价格可以比一般市场价格低10%-15%,在某些材料上,甚至可以获得三成优惠。
价格优势来源于采购规模扩容。据联盟会员的深圳创瑞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聂国顺分析,一般采购规模超过1500万人民币,便可以获得议价空间,而现在联盟11个成员联合采购额每次达到5000万元-7000万元,所以获得了足够的议价空间。
联合采购除了降低了采购价格,还使采购钢材的质量更为统一、稳定。盛大志介绍说,在联盟成立之前,每个会员企业的供应商都不止一家,买回来的模具钢和通用材料稳定性参差不齐。实施联合采购以后,量大了,也由同一家上规模的材料供应商供货,各方面都有了保证。而获得实惠的联盟成员,今年准备将采购范围和目录继续扩大。
氮气弹簧在模具工业中应用广泛,但珠三角模具企业几乎都要从国外进口。据联盟会员东莞市清溪金旺模具厂总经理夏华发介绍,因为单个企业的进口数量有限,供应商往往要凑足一定的量才会发货,供货时间相应被拉长,价格也更高。联合采购以后,整体采购量大起来,供应商也有了提前备货的条件,所以在采购时间和价格上,都较以前有了明显改善。
联盟会员对联合采购的推崇在供应商李忠玉那里得到了证实。李忠玉,东莞博耐特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南方冲压联盟生产所需的氮气弹簧、导套和导柱等模具标准配件都由他来供应。
据李忠玉介绍,去年,公司对超过300万元的采购就会有5%的让利,今年,他打算按采购额的不同给予两档让利。超过500万元的一个标准,超过1000万元的按另一个标准。具体的优惠幅度还要与联盟进行商谈,但是10%-15%的降价应该是一个比较正常的范围。
李忠玉告诉记者,现在博耐特会按联盟成员的要求,在国外采购所需的不同标准和规格的产品,提前放在他们的仓库,再根据联盟会员的实际使用量,每个月进行补货。
“这样做一是满足了模具生产企业零库存的要求,使供应的稳定性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不需要我们零散供货,这样从国外进口氮气弹簧时可以由空运改为海运,成本自然有所降低。”李忠玉说。
供应商从联合采购中挣得的实惠不仅仅止于订单量大、仓储方便,上述创瑞精密的聂国顺说,供应商提供的价格虽然低了,但开发市场的成本小了,而且不需要精心去维护客户关系。
设备共享
大型冲压设备只有在大型模具试模时才会使用,一个月不会超过10天,一年下来平均利用率最多30%-40%。而竞争对手的模具即便闲着也不会随意外借,浪费触目惊心。
“在联盟成立之前,我们有一些订单是不敢接的。”夏华发讲到,此前金旺曾经接到过一些“大型连续模具”询盘,但是迫于冲压设备的制约,金旺没有给出报价。
“其实在技术方面,金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的冲床台面超过3.45米就没法操作了,想借用其他模具企业的大型冲床在联盟成立之前更是想都不敢想,同行竞争,怎么可能借给你?”夏华发讲道。
到手的订单吃不下,夏华发自然心痛不已。也正因有过这样的经历,南方冲压联盟找到金旺时,夏华发很快拍板。而就在加入联盟不久,金旺就曾向联盟的另一位成员——塘厦精科五金厂借用过大型冲压设备。
联盟之间借用设备只需支付一定的使用费,使用一般也会根据各自的使用时间错峰,不会产生冲突。但在联盟成立之前,要么自购设备,要么对订单说“不”。
“现在企业拥有的{zd0}型的冲压设备是600吨的,如果购买800吨-1000吨的冲压设备,估计至少要800万元-1000万元的投入。”夏华发说。
但是即使拥有了大型冲压设备,模具企业也并不见得就安枕无忧。盛大志给记者测算过:800吨-1000吨的冲压设备只有在大型模具试模时才会使用,一个月不会超过10天,一年下来平均利用率最多30%-40%。而竞争对手的模具即便闲着也不会随意外借,浪费触目惊心。联盟之后,会员之间的大型设备可以相互借用,利用率也提到60%以上。
而聂国顺直言,联盟的工厂还没有集中到一起,设备共享的效果尚未进入{zj0}状态。聂设想,“如果搬到一起,就可以共同使用大型的冲压设备,甚至可以实现冲压设备共同投资、在同一个冲压车间完成对应工序。”
联合采购和设备共享只是冲压联盟抬脚迈出的一小步。按照事前设计,联盟下设采购、技术、市场和人力资源四个小组,每组都由联盟会员对应部门派员组成,选举小组牵头人,每个月碰头一次。
在联盟的时间表上,继联合采购和设备共享之后,今年要争取实现联合招聘。盛大志说,联盟后,会员内部之间不会有互挖墙脚的事。“如果我要招人,一定先问问会员企业,是不是从它哪来的,以前的工作记录怎么样。如果有人要从这里走,也问问他想去哪。”
除了联合招聘,盛大志说,现在每家企业都有管理干部培训,费用动辄上万元。以后集中到一起了,共同商议课程,共同培训,又能省下一笔不菲的成本。
■能走多远
深度结盟将
牵涉利益平衡
冲压联盟目前运行尚好是因为会员可以暂时分享联盟带来的联合采购、设备共享和人力资源等切实利益。未来整合进入到技术和市场订单的深水区,可能就要牵涉到会员之间利益的平衡,甚至是利益的分割。
从初期的“老八股”到现在的11家,联盟完成了一个简短的成人礼,但这显然不是南方冲压给自己设定的阈值,在扩张、吸纳新成员上,联盟内部成员毫不避讳。
上述创瑞精密聂国顺就笑称,刚开始,人少好说话,大了怕弄砸了,所以初期只有11家企业。
如果扩容,未来联盟的边界又到底会在哪里?采访中,会长盛大志略略停顿后向记者给出的答案是“30个左右”。
但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旗下《模具工业》杂志主编翁史振的看法是,不会太大,因为太大了不好操作。
翁史振建议,根据联盟企业特点,按照产业协作、优势互补的原则,掌控好扩容的节奏。“{zh0}利用联盟章程,对会员企业的表现进行xx,表现不好的要剔除出去。太小的企业进来可能会拿联盟的牌子出去忽悠,一定要规范好。”
撇开规模问题,姚小春思考的是联盟内如何进一步深度整合。采购和设备共享上已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今年要在人力资源上有所作为,下一步就是技术和市场订单领域。
冲压联盟目前运行尚好是因为会员可以暂时分享联盟带来的联合采购、设备共享和人力资源等切实利益。翁史振提醒,未来整合进入到技术和市场订单的深水区,可能就要牵涉到会员之间利益的平衡,甚至是利益的分割,“在心理上要做好准备,就怕不团结”。
事实上,罗百辉在跟踪观察模具联盟的几种模式中发现,除了纵向工序协作和企业横向联合,还有一种是同行之间的合作,比如共同研发、攻克技术难关等。但这样的合作因为技术壁垒等原因更为少见了。
如何解决联盟深度整合中的难题,翁史振也摇头表示,尚没有一个制度性的两全之策,“联盟没有强制约束力,不执行并不能惩罚”。翁提出,要想做到深度整合,联盟的牵头单位一定要公正持平、不要为自己,要有当“大哥”的精神。
相比之下,省模具工业协会秘书长王其敏对联盟的未来谨慎许多。
“从商业上来讲,联盟当然是可行的,但要做成功这已经不是一个经济问题了,而是一个社会和政治的问题了。”王其敏说,日本、韩国和德国都可以做成,他们的集群能力和群体合作精神不是中国人所能比,冲压联盟如果想继续走下去需要有共识。
王甚至不吝援引钱钟书的名言说,“好东西,中国人是见一件毁一件。联盟未来做得怎么样只有天才会知道,关键看能否笼络起一批人。”
事实上,联盟内部也对保持凝聚力这个问题也早早做出安排。“后来者”钰翔精密的盛大志能被推举为会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是11家会员企业中{wy}的台商,决策时更能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盛的人品也深孚另外10家企业一致认同。
如果能顺利清理掉前进路上潜伏的地雷,王其敏认为,也不排除联盟像日本的优尼(Unipress)那样{zh1}整合成一个集团公司,变身单一经济实体。
王的这一观点与罗百辉不谋而合,“经营得好,长远看联盟xx可以整合成一个集团公司,甚至是上市,进入一个更稳定的状态。”
王其敏在提醒联盟要团结的同时还表示,官民之间历来沟通很少,联盟除了企业之间的整合联盟,别忘了还要注意与政府、学校、培训机构多沟通、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