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是农业的命脉_天地一瞬间_百度空间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xxx在七十多年前说过这句话,如今还会有人记得吗?说实话,每一次听到我们的某某地区又遭遇了水灾旱灾,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这句话。这句曾经被人们奉若圣旨并大书特书的伟人的语录,在新的历史时期,已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即便这些年来自然灾害在一次次地提醒着我们:兴修水利是多么的重要,但,早已麻木了的我们,全不以之为然。

对于水利的重视,是中华民族几千以来的优良传统。我们的民族之所以能够繁衍生息,也得益于我们的先人们在水利事业上的倾情付出。

大禹治水的故事,不仅只是歌颂了一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我们的先祖,故事中更告诉了我们如何应对自然、让美丽的大自然造福于苍生。

两千五百年前,水工郑国在主持修建的郑国渠,可以灌溉280多万亩土地,“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这为秦始皇最终统一中国做好了物质上的准备。

两千二百多年前,蜀郡李冰父子主持创建的都江堰,这一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使蜀地变成了“天府之国”,可以灌溉良田1000多万亩,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隋炀帝时期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全长近一千八百公里,联结着中国南北五大水系,它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大交流,而且在南北漕运、旱涝排灌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钱塘江海塘的修筑,从唐代以前就开始了,唐、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即使是在太平天国义军管理期间,无不重视其修葺及改扩工作,使其为当地的民生的兴盛,做出不断的贡献。

新中国建立以后,熟读史书的xxx也十分重视水利建设。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国家对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发展农村电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至70年代后期基本上完成了包括海河治理、淮河治理、黄河治理、辽河治理等在内的许多大江大河的治理工程。令世界震惊的林县红旗渠,被称为“人造天河”,1969年建成,总干渠长104里,灌溉面积可扩大60万亩。在当时物质条件匮乏、施工工具落后的情况下完成这些伟大的水利工作,xx称得上是中国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我亲身感触到几十年前,国家对水利事业尤为xx。三、四十年前,每到枯水时期的冬季,农村就要组织各村各户农民到水利工地去干活,翻土塘、挖水渠、修水库。我们村不远就修建了一座水库,名为“白大山水库”,它既可以灌溉农田,又可以蓄水发电。这座水库,已经建成有三十多年了,如今还在为当地甚至全国人民做着她更新更大的贡献——因为,南北大动脉之一的京九铁路就从她的身旁穿过,车站的人员、机车包括过站的旅客以及周边的百姓,都要靠饮用这个水库中的水。一方小水库,造福八方人啊!

然而,这些年来,许多原有的水利设施都已年久失修,而新的水利设施又没有兴建,导致原本是沃野良田的所在,如今大多都变成了灾害的田园。我们新中国的大地母亲,虽已进入了{dy}个花甲之年,竟然越来越弱不禁风,变得娇贵起来了,稍有风吹草动,便会泛滥成灾。

九八年的那场特大洪灾,不仅令当时的我们触目惊心,而且让现在的我们仍记忆犹新;零一、零六、零八年都曾发生过大面积的旱灾;仅去年二月份,我国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小麦主产区受旱1.60亿亩;而眼前正在延续着的这场西南五省区市的大旱,大面积农作物绝收,大量人口出现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目前已经达到200亿元……

罪魁祸首不在自然不在天地,就在我们自身!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原被视为命脉的农业水利建设被忽视,一些建好的水库和灌溉系统由于缺乏管理与资金投入而荒废;再加之市场化改革后,水利设施承包者短期逐利行为严重,大多将水利设施改作他途,与农业用水之间产生巨大矛盾;水利部门资本化现象严重,本来就有限的水利资金被投入工业领域,基层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甚少;同时,广大农村曾经水质清澈、维护良好的水塘与灌溉系统,由于无人组织,单户农民也无力修整河塘与灌溉系统,因此年久失修而积满淤泥,成为臭水沟或者xx干涸。——由此证明,xx是导致天灾的直接诱因。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这条命脉不仅控制着田间地头的乡下人,它还紧紧扼制着大街小巷的城里人。如果我们对这句话的要义仍然置若罔闻的话,那么,我们的同胞直至我们自身,将会遭遇到灾难狂魔们更凶残的烤问!





郑重声明:资讯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_天地一瞬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