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5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危机四伏中巴车》文字实录

2009年12月15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危机四伏中巴车》文字实录

2010-03-19 00:21:11 阅读31 评论0 字号:

演播室主持人 敬一丹: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焦点访谈》。

在每年发生的恶xx通事故里,有不少是由于车辆破旧、机件失灵造成的。这样的车辆上路本身就是隐形的马路杀手,如果再让它运营载客,那更是拿生命当儿戏了。而前不久我们的记者在湖北省利川市就看到了这样一批载客车。

解说:

湖北省的利川市地处山区,山道险峻,应该说对车辆的要求远远高于平原。但当地群众反映,这里跑在山路上的客车实在是太烂了,坐在上面提心吊胆。我们来到了利川市的长途车站,想先从直观上看看这山路上跑的都是什么样的车?

记者 范本吉:你这里头都这模样了?

客车司机1:你看这都烂得一塌糊涂了。

记者:这根本不可能通过检测啊。你们一个公司像这样的车有多少?

客车售票员:10台。

客车司机2:这是金木水火土,全靠泥巴补。

记者:金木水火土?

客车司机2:嗯,全靠泥巴补嘛,这全部是泥巴糊起来的。

记者:这都是泥巴糊的。

客车司机2:我这个就是尿不湿。

记者:尿不湿?

客车司机2:就是,外面多大雨,里面有多大水,就是用尿不湿粘住。

解说:

再细一了解,这里的客车不只是外边破,它的机件更是危险。

记者:方向盘掉下来了,在什么地方掉的啊?

客车司机2:在车场啊,在车场调头,突然方向没了。

记者:要在山路上怎么办?

客车司机2:那就麻烦了嘛。

客车司机3:有几次我们那个前轮跑掉了,还有两次轮子掉下来了,我亲自看到的。

记者:两次轮子掉下来了?

客车司机3:前面破掉了。

记者:方向盘掉下来一回?

客车司机3:嗯。

记者:从什么时候你觉得这车该报废了?

客车司机2:早就该报废了。

记者:早就该报废了。队长也知道早该报废了吗?

客车司机2:早就该报废了。

记者:这是最破的一辆车吗?

客车司机2:这还算是好的。

解说:

看到的这样的车况,真不敢去想象它是怎么满载老乡,驶上崎岖山路的。这车就这样上路没人管吗?司机的常识告诉我们,这汽车是必须要过年检这一关的,这样的车是怎么过年检关呢?

记者:这个车能经过年检吗?

客车司机4:都是用人际关系。

记者:人际关系。

客车司机4:没上检测台。

记者:没上检测台就给你一个年检证?

客车司机4:嗯,就是。

记者:都这么过的。

客车司机4:嗯,根本检测不过去的。

解说:

按说司机是最了解这车况的。这样的烂车长期上路运营就没人管吗?司机就不向上面反映吗?

记者:你开车出去,开这车上路担心不担心?

客车司机4: 肯定担心了。

记者:那这个跟公司反映,公司怎么说呀?

客车司机4:公司说翻了车都不关它的事。

记者:换车不管?

客车司机4:翻了。

记者:翻了都不管。

客车司机4:不关他的事。

记者:你车翻了,都不关公司的事。

客车司机4:嗯。

记者:为这事找了市政府多少次了?

客车司机4:找了不下十次。

记者:不下十次,市政府每次都怎么答复?

客车司机4:嗯,我们给你办,我们给你办。

记者:都说办,就是到现在没办,一直还在拖着走?

客车司机4:嗯,对。

解说:

在车站我们看到,这里还有管安全的工作人员,他们天天目送满载的客车离去,他们心里就不为这样的烂车捏把汗吗?

车站管理员:三证不齐全,我们就不准他们发车。

记者:听懂了,就是这些车是报废的,但是交警和运管都给了手续了。

车站管理员:给了手续了我们才准发车,他不给手续我们不准发车,我们也是没办法。

记者:听懂了,听懂了。

解说:

面对这样的烂车,凭什么盖章放行?负责车辆检测和安全的利川市交警大队和运管所都说,这些烂车在今年的9月和11月都还做了检测,检测的结果是全都合格。

记者:大家都看到了这两辆车,在交警部门看来,到9月份检测的时候,交警队认为它合格?

刘英杰 湖北省利川市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对。

记者:发了这个合格证?

刘英杰:嗯,我们发了合格证的。

记者:是吧?

刘英杰:对。

记者:是不是还在上路运营?

刘英杰:在上路运营。

记者:对于民兴公司的车辆检测,你印象里有没有不合格的?

穆方梦 湖北省利川市道路运输管理所原所长 湖北省利川市交通局副部长:没有,如果是不合格的话,我们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不会给他出具检测合格的证明。他检测合格的证明,不合格的我们这里是不给他办手续的。

解说:

在这两个主管部门认为检测合格,可以安全载客上路的车里,我们随即抽取了两辆,陪同他们上了检测线,想亲眼目睹一下它们的检测结果。

腾龙车辆检测站检测人员:那肯定不合格,它{dy}步检测都不合格。这个都松了,肯定不合格;这个方向机不合格,侧滑系统都不行。

记者:不行啊?

腾龙车辆检测站检测人员:这都松垮了。

记者:你把最影响安全的几个地方说一说。

腾龙车辆检测站检测人员:那就是这里嘛,转向系统。

记者:最影响安全的。

腾龙车辆检测站检测人员:侧滑系统、转向系统。

记者:嗯。

腾龙车辆检测站检测人员:漏油、漏水。

记者:哦,漏油、漏水。

腾龙车辆检测站检测人员:它这个应该属于下线的汽车。

记者:大灯在哪儿呢?这个车的大灯在哪儿呢?

腾龙车辆检测站检测人员:这个就是大灯。

记者:大灯就是这个?

腾龙车辆检测站检测人员:这个是大灯。

记者:哦,这是大灯,我都没找到。

腾龙车辆检测站检测人员:这一个灯。

记者:就是两个大灯,一个没有。

腾龙车辆检测站检测人员:嗯。

记者:转向灯呢?有转向灯吗?

腾龙车辆检测站检测人员:转向灯也看不着啊。

记者:也没有。

腾龙车辆检测站检测人员:用胶布封起来了。

解说:

上线检测的结果是所有项目全不合格。验过车的都知道,{dy}关是外观检测,这一关至关重要。车辆的灯光、仪表是否齐全有效,车体结构是否安全,都是从外观上能看得出来的,所以这一检查要由交警来做,这一关过不去,根本不能继续上线检测。

记者:这车肉眼检测,肉眼看它的外观,这个符合要求吗?

刘英杰:这个按他们的规定了。

记者:他是司机,不是外观检测归交警吗?

刘英杰:不是外观,我们外观就这几项,就外面的。

记者:只是外面的。你看这辆外观怎么样?

刘英杰:这肯定不合格。

记者:怎么不合格?

刘英杰:也就是外面不整洁吧。

记者:也是说不整洁?

刘英杰:这个是……

记者:这跟整洁有什么关系?

刘英杰:这个肯定是……

记者:这个不可以?

刘英杰:这是巴的。

记者:这个算有灯光还是没有灯光啊?

刘英杰:这个肯定算没有。

记者:这算没灯光?

刘英杰:对。

记者:

但是现在我们特别注意到一个事啊,刘队,这上面所有车管所验车标志一个不少,我们就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

刘英杰:看一下这样好不好,是几月份检的。

记者:好,你上去看一眼,看它几月份检的?

刘英杰:这个是检验有效至2009年9月有效。

解说:

我们在后来发现的,交警队验车的交警在现场写下这样的记录:本车外观检验未合格,按照大队的指示“不严格要求查验”,准予该车通过查验。这些烂车是怎么通过检测的这才明了。面对眼前的事实,运管所和交警大队作了这样的表示。

记者:就是此时此刻,它仍然安然进站,安然出站。就是你说的源头监管,也是变成无人监管。

任顺书 湖北省利川市道路运输管理所:是,这个来讲,我不得不承认这就是我们监管上的一个漏洞问题,也是我们失职的一个问题,我不得不承认。

记者:您觉得咱们交警部门,作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执法的{dy}责任部门,我们自己的监管责任尽到了吗?

刘英杰:就这几辆车,我们工作已经做到位了。

解说:我们再看看这坐车的和开车的是什么心态?

记者:坐在这车上心里踏实吗?

乘客:踏实什么啊,那路上到处是沟,路又烂又是山路。路太烂,就是路太烂,又是山路。

记者:怕掉到沟沟里去?

乘客:就是。

客车司机4:我们要养活一家人,明知有危险,我{yt}不工作,一家人都要饿肚子,我要就业。

演播室主持人 敬一丹:   

看到这样的客车在运营,实在是让人提心吊胆。眼下一年一度的春运高峰又要到来,在全国各地,尤其是边远地区,到底还有多少这样的待定车在运营,它们能不能受到有效的监管?怎样确保乘客的安全?能不能让人们彼此说一路平安的时候,心里多一份踏实呢?   

好,感谢您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再见。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2009年12月15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危机四伏中巴车》文字实录】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