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_工夫红茶韩香缘的空间_百度空间

中国茶文化

    我是什么茶都极爱的,白茶黄茶青茶绿茶红茶黑茶、台湾的茶中国的茶日本的茶、其他南亚东南亚甚至非洲美洲欧洲的茶……然而独独红茶,特别成为此刻的我每日不可或缺的重要茶饮。且从茶叶到器物到各种知识学问门道讲究,都专专注注结结实实花了力气用了心。   就连后来自己开的食品杂货铺子,也忍不住以“Pekoe”这个专门的红茶等级单字命名。
  我想是因为比起白茶的花香缥缈、绿茶的清新爽亮、黑茶的浓沉有力,介于中间的、全发酵的红茶,除了身段价格显然更为平易近人外,气质毋宁也是比较内敛含蓄的。
  于是,那芳香似乎是在一种沉实的质地里徐徐缓缓地一层层悠然散发,仿佛多了几分日常生活的踏实安然感觉,可以时时刻刻品味享受。
  尤其红茶的宽容度极大,热着喝冰着喝凉着喝煮着喝、加糖不加糖、加牛奶加蜂蜜加果酱加果汁加香料,都自有其风味面貌表情。
  所以,和其他的茶一样,品饮红茶,可以随性率性、也可以专精讲究。但是,和日本茶道的肃穆端庄、台湾新人文茶艺的意境充满、中国茶学的汪洋浩瀚非常不同。红茶的讲究虽有其自成体系的礼仪法度规矩器具,却好在相对并不繁复细琐,因而似是每一步骤每一章法里都多留了许多余地与空间,分外保留几许优雅闲逸的自在情致在里头;让你一时半刻总也紧张不起来,不急着明心见性天人合一、也不急着产地产区年份季节系谱门道———分晓论教,当下此际的茶香与饮茶心情饮茶氛围,才是红茶的最中心主体。
  也所以,记忆里似乎是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喜欢红茶享受红茶的。而且,一年一年,随着年岁心境的增长以及工作关系因而于饮食领域里的逐步专注,也一阶段一阶段有着不同的红茶心情与体悟:
  最早,初入红茶大千世界,着迷的往往是气味缤纷五色、口感馥郁多变的调味茶;然后是浓烈浑厚、如熏了佛手柑的伯爵或散发着浓浓松烟气味的正山小种等一类熏香茶;然后是以不同产地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茶种交融混合而成、以达致口感与味道上的xx和谐均衡的混合调配茶。
  然后,则是单品产地茶了,那个茶园?什么季节?何种级数?讲究的是,不经任何混合调配加味,量少质高精工打造、纯粹反映地域反映气候风土人文的最细致自然风味。
  然后发现了我在茶世界里的种种领略体会,也渐渐地令我在其他饮食领域里每每多有触类旁通:比方因为曾经窥见了好茶里乍看似是淡雅缥缈却能回味无穷的深层内涵,所以能对日本大吟酿的空灵如水境界刹时心领神会;比方因为对产地茶园茶与混合调配茶的双向互异的精彩一样激赏,所以很快便了然了单一麦芽威士忌与调和威士忌之间的不同追求标的……
  有趣的是,这本红茶书的许多篇章,竟是在台北几个我喜欢的咖啡馆角落里一点一滴完成的。戒瘾多年后,重回咖啡世界,恰恰逢上产地庄园咖啡越来越风行的此刻,我用品饮红茶一样的心情品味咖啡;所以格外恋上的是风格优雅清新、有着迷人的果味与酸度与均衡感、能够令我由衷感受到咖啡产地咖啡果实的本来面目本来滋味的咖啡,就像一杯真正能够撩动我心的好红茶一样。
  比方,和我在其他饮食类目的钻研与领会历程近似,看过饮过天下无数好茶后,回过头来,终究发现,根植于我的所生所长之地台湾这片土地上的、属于我们自己的红茶,才是我最终最渴望追寻与了解的牵系和悬念。
  然后,也在这看似越走越专精刁钻的究极过程里,我仍旧时刻不停思索着内省着修习着警惕着,期待能在这自成一格的红茶世界里情境里一步步深入的同时,还能安步自在洒脱放开,不离本我不忘初衷,不为规则知识门道等级所捆绑。
  一如我在多年饮茶里所逐渐体悟出的茶与人生哲学:“浓不如淡、多不如少、热不如冷、高不如低、快不如慢、重不如轻……”高下贵平浓淡冷热之间,都有滋有味有悦有乐无入不自得。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茶文化_工夫红茶韩香缘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