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筒的交易- 一休哥的女朋友的日志- 网易博客

手电筒的交易

2010-03-03 22:10:38 阅读59 评论39 字号:

 

春节期间,移民加拿大的大姑子带着彻彻回家过年。表哥彻彻比双双大四岁,精力旺盛,喜欢不时来几个武术动作。

   在他们临走的前两天,他们母子来我家和公婆一道吃团圆饺子。彻彻在我家的餐边柜里发现一只红色的小塑料手电筒,便拿出来打开,用光照着玩儿。可能他非常享受这种控制光线的感觉,婆婆要求了他几次关掉手电筒(怕浪费电池)他都没答应,后来,他甚至要求把手电筒拿回家玩儿。

   他的妈妈告诉他:“不行。这是舅妈(指我)家的东西,不能拿,放回去吧。”

   彻彻抗议:“不!我就要!姥姥(指我婆婆)说我可以拿!”

   大姑子继续反驳:“不能拿,姥姥说的也不一定每句话都对。”

   气氛有些紧张,彻彻开始采用手段——耍赖:“不!我就要!我就要拿回家!”

   我觉得这样继续下去可能不太容易有一方妥协,我看见彻彻正准备由蹲在地上地姿势过渡为往地上趴。因此,虽然没人问我的意见,(呵呵,很奇怪,我是手电筒的所有人,却没人问我。)我还是冒出来,问彻彻:“你很想要这个手电筒,是么?”

   他呈现出一种有趣的半趴姿势,抬起头看看我,然后点点头。

   我接着跟他商量:“那你拿一样东西跟我换,怎么样?”

   他有点感兴趣,反问:“你想要什么东西?”

   我其实也不知道想换什么,想了想说:“什么都可以,但必须是你的东西。”

   他说:“那我用X跟你换!(我实在记不清当时他{dy}次说的是什么了,暂用X指代。)”

   我说:“行!拿来吧!”

   他忽然眉毛一挑,遗憾地说:“唉呀不行,我的X没带来,在家里呢。”

   我能看出他确实想跟我交换,却无法立刻成交。于是提了个建议:“那你明天带来换吧。”

   旁边有个大人提示我俩:“明天彻彻有别的事情(好像是要参加亮亮奶奶家的家庭聚会),不能来这里了。”

   彻彻自己也点点头。

   我当时站着跟他说话,手里还抱着双双,觉得有些吃力,想赶紧解决这件事,于是我放弃了一部分自己的权利,妥协道:“这样吧,你今天先把手电筒拿走,明天你把X交给你妈妈,让她再托别人带给我。”

   令我惊奇的事情发生了。彻彻并没有表现出高兴,巴不得赶紧拿走手电筒。相反,我看到的,是一个已经习惯于与我平等对话的男孩,他已经在人格上把他自己和我放在了同样的高度。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准备耍赖的小孩子了,而是一个有一定自律和诚信的“交易方”。更让人愉快的是,他略微思考了一下,想了一个对策,做了一个决定:

   “那,舅妈,我用巧克力饼干跟你换,行么?”

   我没想到他会自己主动提出解决方案,心里暗自欣喜,不过还是假装考虑了一下,平静地说:“嗯,可以吧。”

彻彻说的巧克力饼干是一种蓝色包装袋的小食品,彻彻非常爱吃,他们这次回来从加拿大买了很多,作为孩子路上的小零食。我想,如果不是因为X没带在身边,他是不会轻易交换巧克力饼干的。

看我同意了之后,他立刻跑到玄关处,翻他妈妈的提包。大姑子自言自语道:“包里好像没有巧克力饼干了吧,在家呢吧?”彻彻坚定地说:“有!还有一包!”然后他果然翻出一包饼干来,走过来递给我。我把那包饼干收了起来。

之后的彻彻心安理得地把玩着手电筒,在他脸上我看到了被尊重之后的满足。这一次,他取得的物品不是靠耍赖的手段,而是与一个成人之间光明正大的交易换来的。我婆婆还在耐心地劝他:“彻彻,把手电筒关了吧,费电。”但是,手电筒已经属于彻彻了,他实际上应该拥有如何使用和处置的权利,获得这种权利的代价是他放弃了一袋喜爱的巧克力饼干。

彻彻活泼好动,喜欢挑战规则,所以我以前一直认为彻彻是一个缺乏自控的孩子。但是,我今天非常肯定地感受到,他其实有强烈的内在动力进行自我约束,只要给他机会。于是,我相信了小巫所言的儿童的discipline,自由的儿童自己进行选择,并自己承担所作选择发生的后果。成人可以给孩子提合理的建议,但不能强迫孩子必须接受。主动权在孩子手中时,他们才会有责任的意识。

另外,彻彻的自觉让我对儿童规则的形成再次认识。在交易的过程中,我只要求他与我交换的物品必须所属权限为他本人,但并没有制定“不许赊账”的规则。但是彻彻并没有享受我为他提供的“特别条款”,而是主动寻求“不欠我钱”的方式并最终找到了办法。这种“不赊账”的规则似乎就是自然而然从他心底里流淌出来的,因为彻彻很清楚这样可以既保障我的利益,又保障他的利益,而双方利益得到保障的结果是他可以顺利拿到小手电筒。彻彻当然喜欢手电筒,但他却更爱规则保证下“合法”取得手电筒的程序!

此外,5岁左右的孩子可能会对“交易”产生兴趣,但他们很少用“价格”标准去评估交易物品的价值高低,而只根据个人心中的喜好。这是孩子学习参与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这种“孩子间的交易”的意义也远远大于赚回更贵重的物品。

面对彻彻对手电筒的爱不释手,我只是下意识地想到了“交换”的方法。后来我想了想,其实还可以有其它的一些方式,甚至他直接来找我请我送给他也算是个好办法。但不论什么形式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同意使用,并承担自己做决定的后果,孩子才会逐步摸索出自己人生的轨迹吧?

实际上,成年之后,我和我周围的人也还不断地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想要这么做,但却不知道怎样实现,我询问xx,却只被告知不行。在不能实现愿望的痛苦中我们可能会磨灭自信,殊不知在成长路上我们所缺少的,正是这种勇于作出决定、勤于寻求方法的训练。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手电筒的交易- 一休哥的女朋友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