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入化的培优补差——私立武穴市百汇学校系列报道之五

    

           出神入化的培优补差

          ——私立武穴市百汇学校系列报道之五


    2004年12月5日,北风刺骨,寒气逼人。座无虚席的百汇学校小礼堂却春意盎然,一派欢快热烈的喜庆气氛。学校董事长郭峰走上花团锦簇的主席台,给获得“培优补差奖”的10名教师一一佩戴红花,颁发了近4000元的“红包”。他勉励教师们说:“下次颁发这个奖项的时候,我希望看到更多的教师上台领奖。奖发得越多,说明我们学校的培优补差成效越大。”
    郭峰是经营家用电器起家的。经商的实践告诉他:如果销售的家电有1%的不合格,另外的99%就很难卖出去。办学也是一样。学生家长付出了高投入,如果学校不能给他们以高回报,学校的牌子就砸了,声誉就毁了,前途就葬送了;家长如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会信任学校,学校的知名度就会不断提高,生源就会不断扩大,事业就会不断发展。于是,郭峰及其学校的管理者们提出了“不让一个‘不合格’产品出校门”的办学思想,确定了“关心每一个孩子,教好每一位学生”的办学宗旨。
    他们认为,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虽然教师尽量因材施教,但孩子的天分、聪明程度不一样,有时难以照顾学生中的个别差异。任何一个班级中,若按学习基础、成绩和智力发展状况等方面分析,总有比较好的、比较差的。为了及时发现、培养人才,对一些“尖子”学生可以适当开一点“小灶”,即“培优”;而对一些基础较差、成绩落后、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学生,则需要老师的个别帮助,即“补差”。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各学部根据学校对学生统一进行的素质检测结果,确定先进生和后进生名单,有的放矢地制订培优补差计划;教师们则区分不同的对象,量体裁衣,制订培优补差方案;学校在综合其计划和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培优补差的目标和期限,实行“包教责任制”,并建立档案,定期检查、考核、总结、评比,以此作为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给予奖惩。
    有这样一个培优个案:一次,一位教师到学生寝室找一名学生“开小灶”,走到那名学生床边,他脚下一滑,险些摔倒,一看,是半截玉米棒作怪。正坐在床上在吃玉米的那位同学不仅不检讨,还咯咯地笑了起来。老师也笑了:“你不是爱打篮球吗?喏,那儿有个垃圾桶,你把玉米棒拣起来扔进去,就当练了一次投篮,怎么样?”听老师这么一说,那个同学的脸顿时绯红……
    原来,这名学生存在着其他一些优等生一样的毛病,自恃学生成绩拔尖,高人一等,不注意小节,惟我独尊,嫉妒心强,受不了一点挫折。对这样的学生,他们的家长和一些教师往往只看其成绩好的一面,并且“一好百好”,忽视了对他们的严格要求。如果长此以往,他们就有可能转“优”为“差”。
    为了让优等生正确估价自已,谦虚谨慎,保持优势,百汇的教师们探索并总结了三种方法:一是“挑刺法”——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让他们认识到几门功课优并不是真正的优;要达到真正的优秀,需要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二是“受挫法”——有时创设受挫环境,让学生受点委屈和挫折,然后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并进行正确引导,促其xx不良心理因素,增强抗挫能力,更加奋发向上。三是“激将法”——在其能够承受的基础上故意找岔子,鸡蛋里挑骨头,并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使之幡然猛醒,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教师们则运用“四结合”的方法“开小灶”,即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讲授辅导与练习辅导相结合,集中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知识辅导与非智力因素的引导相结合。
    幼苗逢喜雨吐艳,新树度春风争荣。 在“三法”、“四结合”的作用下,一批优等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涌现出诸如武穴市“高考状元”、“文科状元”等优秀人才。
    培优不易,补差亦难。高一(1)班班主任、数学老师张远焰讲了这样一件事——
    2003年秋季开学后,一个名叫黄帅的学生到了课堂就睡觉,一查他的中考绩,我倒抽了一口凉气:总分不足200分。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刚开始,他有点紧张,以为我会狠狠地批评一顿,我却小声地说:“别紧张。叫你来不是批评你,只是想和你讨论一下打瞌睡的问题。俗话说‘春困秋乏’,偶尔打一两次瞌睡是正常的,如果堂堂课如此,那就不正常了。我想,没有人希望自己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所以也没有人会故意去犯错误,相信你也是一样的。你能谈谈打瞌睡的原因吗?”听我这么一说,冯帅真诚地道出了他打瞌睡的缘故。原来,他认为学习太难,对读书没兴趣,加上他父母明确表态:只要他安安稳稳地“混”完3年高中,一定给他买进大学。病根找到了,我就对症下药。通过家访和多次电话交流,我动员他父母收回“成命”;通过讲故事,激发冯帅的学习兴趣,促其实现“要我学习——我要学习——我会学习”的转变。一次,我对冯帅说:“今天上新课,内容很简单,你帮我认真地听一听,看老师哪个地方讲得不好。”带着我的信任,冯帅破天荒地上课没睡觉,聚精会神地听,还飞龙走凤地作笔记。课后,他兴奋地告诉我:“你的课讲得真好,我觉得数学没有原来想像的那么难,我还是能学的。”他有了学习欲望 ,我便在课前课后、饭前饭后帮助他补习,还让一名成绩好的同学跟他结成“一帮一”的对子。如今,黄帅知耻而后勇,学习自觉认真,有时还利用午休偷偷地看书。他父母得知儿子脱胎换骨,打来电话说:“我真后悔,没早点把孩子送到百汇来。”
    师引千条路,烛明万里程。持之以恒地培优补差,使百汇学校不仅“个个闻鸡晨舞剑,人人挑灯夜读书”,而且“绽蕾花树株株秀,破土春笋节节高”。在开始实施这项“不让一个优秀生落伍,不让一个后进生掉队”的育人工程的2001年,“差生”比例大幅度下降,初中部毕业生人平均分数470分,都达到了普通中学的分数线,小学转差率达成00%。到目前 ,整个学校的差生转化率在80%以上。
    去年7月,黄冈市委副书记阮英梓兴致勃勃地来到百汇校园,被这里的教师们“备课攻书蚕咀叶,传经xx茧抽丝”、同学们“指点江山春光满目,激扬文字彩笔生花”动人景象深深陶醉,尤其是熟悉了这儿培优补差的情况后,他感慨颇多:“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魔棒驱驶下,将主要精力放在尖子学生身上,而对一些差生往往任其破罐子破甩,既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又使家长意见纷纷。而百汇学校既培优又补差,让学生们平等地享受优秀的教育资源,真正悟出了素质教育的真谛,不愧为鄂东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
    锲而不舍地培优补差,提高了百汇学校的教学质量,扩大了百汇学校的知名度,吸引了众多学生家长的目光。今天,百汇学校如日中天,声名远播,前来求学者遍布鄂东11个县市区,江西、北京 、黑龙江等省市的学子也慕名纷至沓来。人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已成为绽放在黄冈教苑一朵奇葩的百汇学校,实现那“现代化标准,中等级规模,湖北省名校”的目标,指日可待!

    结束语  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而百汇学校却以“黑板一方演绎幽微世界,讲台三尺集成浩翰乾坤”的生动实践,耸立起民办教育的一座闪光的里程碑,在武穴教育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虽然这组挂一漏万的系列报道到这儿就结束了,但百汇学校那“几杆教鞭巧绘人情物理千张画,一堂学子苦攻中外古今万卷书”的动人情景,将永远留刻在我记忆的天幕上……
                                                                  
               (原载2005年6月4日《鄂东晚报》)

 

郑重声明:资讯 【出神入化的培优补差——私立武穴市百汇学校系列报道之五】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