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创造力为何从捡垃圾开始(转载)_曾杰华_新浪博客

                 孩子的创造力为何从捡垃圾开始 

                           乔磊


    前不久写了一篇文章谈,主要是观察为何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dy},而创造力却排名倒数第五这一现象。到今天,有一个问题仍然挥之不去,那就是谁毁了中国孩子的创造力?人们会批评现行的教育只培养书呆子,让孩子变成书虫。但细思量,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教育的形态无非有四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属于小范围教育,它的功能是使如何取得成功。这种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建立自信心、如何形成更好的生活观。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相连,它的功能是使孩子如何拥有未来。孩子从学校教育中更多的是获取知识和技能,唯有此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将自己塑造成社会的有用之才。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应贯穿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中,但为什么在我们社会和家长都十分xx孩子教育的浪潮中,孩子的创造力反而会被弱化了呢?这里最关关键的因素是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教育变成了功利主义。所以说,中国的孩子缺少创造力,从源头上讲家庭教育这一关就不及格。如上所谈,家庭教育的功能是为孩子未来的成功奠定做人的基础,孩子创造力的源泉来自对生活的关心、对人们需要的xx、对社会进步的奉献。离开了这些,孩子的创造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很多父母会为了孩子学习问题绞尽脑汁,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进入重点学校,这些都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果问今天中国家庭上了学的孩子,每早上起来会把被子叠好、每周清理一下自己的房间吗?每天会吃过饭洗你自己用过的碗吗?每周会自己清洗穿脏的衣服吗?恐怕很多孩子会说爸爸妈妈会做,我没必要做这些“小事”,我会把更多时间用在学习上。而父母呢?当然也愿意做这些“小事”,好让孩子一心一意读好书。一个孩子优秀的品格往往就是从生活中的这些小事中养成和悟出道理,而我们的父母却更多地不在意这些小事,孩子只要读好书就是{zd0}的本事。
 中国目前学校教育体系的弊端也加深了家长们的教育功利主义,教育很难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熔炉,而变成了成为人上人的阶梯。试问,如果父母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是好好读书、出人头地,结果会是如何,不可否认这样的教育理念可以培养出一个好学生、甚至一个好人,但未必会是一个对社会有责任心的人。
 最近读了一些有关美国小发明家获奖的消息,我所xx的不是这些十几岁孩子的发明有什么惊天动地,而是观察他们这种创造力的动力来自哪里?他们搞这些发明的目的又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到底学到了什么?也许这也是我们中国家长在如何培养孩子创造力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如果说小孩子的创造力是从垃圾箱开始,恐怕没几个人会相信。不过美国许多小小的发明家就是从家中的垃圾桶和废物回收袋中寻找材料,开始他们的发明梦想并培养出创造力的。
 2009年,12岁的华莱克参加了美国“垃圾变宝物”的设计发明大赛,结果获得大奖。华莱克赢得了一台手提式计算机和1万美元的奖金。华莱克是在垃圾桶里找材料、找灵感,最终做到把垃圾变成宝物。
 由美国PBS电视台主办的这次发明设计大赛,要求参赛者使用的材料是被人们废弃不用的材料,也就是日常人们要处理掉的垃圾。根据美国环保署的统计,一个人每天要扔掉4斤左右的垃圾,其中一斤多的垃圾被回收或是制成肥料。垃圾回收和再利用将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也避免地球上更多的土地成为垃圾场。这一发明大赛的目的,不仅是鼓励孩子们的发明意识,同时也有很强的环保意识,让孩子们在发明的过程中更多地加强社会责任感。
 华莱克在他6岁时就有一个梦想,要成为一个发明家。在麻萨诸塞的家中,华莱克的发明作品摆满了会客厅。许多发明是他为奶奶和太奶奶而做的,这两位老人即是华莱克发明的幕后推手也成了小发明家作品的{dy}个尝试者。
 在屋的一角,华莱克展示了被他称之为老奶奶阶梯的小发明,这是一个可以折叠的木制阶梯,两边带有扶手,每次奶奶上家中的汽车时,就可以踩着阶梯登车,十分方便。这个小发明在2003年获得工匠小发明家头等奖。
 华莱克看到太奶奶腿脚不便,用藤条制作了一个可携带的座椅,平时用手拎着走,而当老人在等车的时候,只要将藤条中折叠的座位展开,一个座椅就出现了
 2003年,当华莱克在芝加哥接受可折叠木制阶梯小发明奖时,芝加哥不少无家可归者的境遇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从那以后,他从未忘记那些人露宿街头的惨状,这也成为激励他完成2009年发明大赛作品的最主要动力。华莱克提交给发明大赛的作品是:用丢弃的塑料废品为无家可归者建造的小屋。
 华莱克说,6年前的景象印刻在我的心中,我始终在想要为那些无家可归者做点什么事。我想到如果用被丢弃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塑料袋,将他们连在一起,做成一个帐篷的形状,即可挡风又可避雨,而且看起来也象个家。华莱克先找来一些废弃的铁丝,做成帐篷的框架,然后在塑料袋中装上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做成屋顶,帐篷中并设置了一个简易的床。
 华莱克的小发明按大人的眼光衡量算是个小儿科,但专家在评审中却充分肯定了华莱克的创意,首先这一发明为无家可归者提供了一个成本不高和可移动的居住之屋,第二,塑料废品是垃圾中最难处理的垃圾,如果能有效利用也为废物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对于发明家而言,最美妙的事情是你的发明能够被广泛应用,华莱克为无家可归者发明的帐篷屋被麻萨诸萨州的发展实验室相中,该实验室将按照华莱克的设计生产在生活中适用的帐篷屋。
 虽然华莱克在许多发明大赛中获奖,但他仍在不断地构思新的小发明。每天放学后,家里的车库就是他的实验室,他的所有发明都是在一个不起眼的车库里完成的。现在,华莱克正准备参加另外5项小发明大赛,而准备的发明作品一定要有新意和创意,对此华莱克说他充满信心。
 那么华莱克对发明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华莱克说,对他而言发明带来的乐趣是能够帮助别人,每次要做小小发明前,我会了解人们需要什么,然后找到一些解决办法满足人们的那种需要。

孩子的创造力为何从捡垃圾开始(转载)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孩子的创造力为何从捡垃圾开始(转载)_曾杰华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