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07日_运城日报杨红义_新浪博客

                奥运项目的起源

 

   奥运历史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据文献记载,奥运会最初的比赛项目只有赛跑一项,后来陆续增加了往返跑、五项运动、摔跤、拳击和赛马等项目;偶尔也举行一些作战时可用的投掷、举重物等项目,获得比赛胜利的运动员被授予从阿尔提斯采摘的橄榄枝编成的花冠。

 

               最久远的项目   

 

    田径运动是径赛、田赛和全能比赛的全称。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以高度和远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

    田径运动的形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获得生活资料,在和大自然及禽兽的斗争中,不得不走或跑相当的距离,跳过各种障碍,投掷石块和使用各种捕猎工具。在劳动中不断地重复这些动作,便形成了走、跑、跳跃、投掷等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有意识地将这些技能作为练习和比赛形式,以在劳动之余作为娱乐活动,并增强体能。这些技能和最基本的动作经过不断延续、发展,流传至今,形成了我们今天的田径运动项目。

    公元前776年,第十届古代奥运会在古希腊奥林匹克村举行。据记载,这届奧运会只有一个比赛项目,那就是——赛跑。赛程也只有{yt}。从那时起,田径运动就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到公元393年的第293届古代奥运会上,项目由赛跑扩大到角力、跳远、赛马、掷铁饼、标枪等。1896年,在希腊举行的第1届现代奥运会上,走、跑、跳跃,投掷等项目被列为大会的主要项目。至今已举行的各届奥运会上,田径运动都是主要比赛项目之一。

    1、跨栏跑  跨栏跑起源于英国,由牧羊人跨越羊圈栅栏的游戏演变而来。跨栏跑最早使用的栏架是埋在地上的木支架或栅栏,1900年出现可移动的T字形栏架,1935年有人改成L形栏架。L形栏架支脚朝向运动员的起跑方向,稍加阻力即可向前翻倒,减轻了运动员过栏的恐惧心理和过栏的危险性。

    奥运会设置男子110米跨栏跑、男子400米跨栏跑和女子10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其中男子项目早在1896年第1届奥运会时就已经成为比赛项目,不过当时不是110米栏,而是100米,设8个栏架,栏高1米,而女子100米跨栏跑早期则为80米跨栏跑,于1932年列入第10届奥运会比赛,1972年第20届奥运会时改为100米跨栏跑,女子400米跨栏跑直到1984年在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上才成为比赛项目。

    2、马拉松  马拉松是古希腊的一个地名。公元前490年,希腊xx在马拉松平原击退波斯xx的入侵。传令兵菲迪皮德斯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城,在报告胜利消息后,因体力衰竭倒地而亡。1996年举行首届奥运会时,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采纳了历史学家布莱尔以这一史事设立一个比赛项目的建议,并定名为“马拉松”。比赛沿用当年菲迪皮德斯所跑的路线,距离约为40公里。此后十几年,马拉松跑的距离一直保持在40公里左右。

    1908年第4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时,为方便英国王室人员观看马拉松赛,特意将起点设在温莎宫的阳台下,终点设在奥林匹克运动场内,起点到终点的距离经丈量为26英里385码,折合成42.195公里。国际田联后来将该距离确定为马拉松跑的标准距离。女子马拉松开展较晚,1984年才被列入第23届奥运会。

    1896年首届奥运会后,马拉松赛在世界各地广泛举行,美国从1897年起举行波士顿马拉松赛,至2000年已举办了104届,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赛。马拉松在公路上举行,可采用起、终点在同一地点的往返路线或起、终点不在同一地点的单程路线。比赛时,沿途必须摆放标有已跑距离的公里牌,并要每隔5公里设一个饮料站提供饮料,两个饮料站之间设一个用水站,提供饮水或用水。赛前需经身体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报名参加比赛。因比赛路线、条件差异较大,故国际田联不设世界纪录,只公布世界{zh0}成绩。

 

              源于征服大海的欲望   

 

    1、帆船运动的起源  帆船运动起源于居住在海河区城的古代人类的水上交通运输活动。在15世纪初期,我国明代的郑和就曾7次率领庞大船队出海,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三十多个国家。

    现代帆船运动始于荷兰。1660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市长将一条名为“玛丽”的帆船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1662年查理二世举办了英国与荷兰之间的帆船比赛。1720年爱尔兰成立皇家科克帆船俱乐部。1851年英国举行环怀特岛国际帆船赛。1870年美国和英国首次举行横渡大西洋的美洲杯帆船赛。

    帆船分稳向板帆艇、龙骨帆艇和多体型帆艇。稳向板帆艇轻快灵活,可在浅水中行驶,奥运会项目中的飞行荷兰人型、芬兰人型、470型、星型、托纳多型等均属此类,是世界最普及的帆船。龙骨帆艇也称稳向舵艇,体大不灵活,但稳定性好,帆力强,只能在深水中行驶。奥运会项目中的暴风雨型、索林型等均属此类。多体型帆艇有“托纳多”级、“十平方米”级等。

    1896年被列为首届奥运会比赛项目,因天气不好未能举行。1900年,帆船再次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原为男女混合项目,从1988年奥运会起男女分设。

    2、赛艇的起源  赛艇运动起源于英国,17世纪泰晤士河上的船工就经常举行划船比赛。1715年,为了庆祝英王加冕,举行了首次赛艇比赛。1775年英国制定赛艇竞赛规则,同年成立了赛艇俱乐部。1811年伊顿公学首次举行八人赛艇比赛。正规比赛是从1829年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之间的校际赛艇比赛开始的。这项传统的划船比赛,每年都在泰晤士河上举行,迄今已延续了170余年。

    1846年英国人在艇舷上安装了桨架,加长了桨的长度,提高了划桨效果;1847年又将重叠板的外龙骨艇改装成平滑的内龙骨艇,提高了赛艇的速度。1857年美国的巴布科克发明了滑座,运动员划桨时能够前后移动,增加了腿部力量。1882年俄国人将封闭式桨栓改为活动式桨环,提高了划桨幅度。   

 

               独木舟走进奥运会

 

    皮划艇运动包括皮艇和划艇两种小船,皮艇的英文是Kayak,其原意是指爱斯基摩人的独木舟,划艇的英文是Canoe,其原意也是独木舟。因此,在欧美一些地区把皮艇和划艇统称为Canoe。

   皮划艇运动起源于原始人类渔猎和运输的生产实践过程。近代皮划艇与16世纪人们的探险和漫游欧洲北部海域有关。当时人们将鲸鱼骨和浮木组合做成骨架,再把海狮皮紧绷在上面,{zh1}用鲸鱼脂做防水材料制成划艇当作交通工具。竞技皮艇和近代皮艇之间的桥梁是19世纪的英国律师迈克·格雷格。他研究以往的皮艇,制作了1条长4米,宽75厘米、重30公斤的“诺布·诺依”号皮艇,驾艇穿越了瑞典、芬兰、德国、英国,成为当时非常xx的旅游作家。当人们开始效仿他建造小艇时,他就创建了皇家皮艇俱乐部,而皮艇比赛也在一年后的1866年出现。皮艇有舵,比賽时运动员坐在艇内,面向前方,手持两头带桨叶的桨在艇的两侧轮流划动,依靠脚操纵舵控制航向。皮艇有单人艇、双人艇、四人艇和障碍回旋项目。

    划艇起源于加拿大的北阿拉斯加,以渔猎为生的印第安人将树干掏空,坐在里面用木棍划行,故又称独木舟。划艇两头尖,艇身短,无桨架,无舵。划桨时前腿成弓步立,后腿半跪,手持一头带有铲状桨叶的桨在固定的舷侧划水并控制方向。划艇有单人、双人、障碍回旋项目。

    皮划艇项目分为静水和激流两个部分。静水项目在xx或人工湖面上进行比赛,水面宽90米以上,长2200米,设9条航道,航道宽5—9米,用串有塑料浮球的钢索划分。静水比赛是小项,是根据比赛距离、舟艇的种类和运动员的性別予以区分的。激流比赛项目又分为激流回旋和漂流两种。

    皮划艇激流回旋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32年的瑞士。早期的激流回旋比赛在静水中进行,不久人们改在湍急的自然河溪中从事这项运动并延续至今。

    “皮划艇障碍回旋赛”规定运动员必须在规定河道内穿越或绕过规定的障碍到达终点,以扣分少者为胜。航道长为300米,有人工障碍和自然障碍。人工障碍是25个宽为90—102厘米的门框,运动员须驾舟穿越每一个门框,如有碰撞或少穿越门框者就要被扣分。

    在比赛中,运动员力争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方向、用最短的时间准确地通过设在一段湍急河道中的门框,其中至少有6个逆水门。

    漂流项目采用各种艇型或橡皮艇在有一定流速和落差的河流进行,可分为单人、双人或多人。属于皮划艇范畴的还有皮划艇马拉松和皮艇球。

    皮划艇在193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1938年举行了首届皮划艇锦标赛。1972年,皮划艇又增加了激流回旋项目。由于所需费用太高,该项目在慕尼黑奥运会之后撤出了奥运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恢复了该项目比赛。德国、瑞典和独联体等欧洲因家在静水比赛中一直占有优势。

 

              从木马轮到山地越野   

 

    自行车起源于欧洲。1790年法国的西夫拉克伯爵将两个轮子装在木马上,人骑在上面用脚蹬地前行,称为木马轮。1816年,德国的冯德赖斯男爵发明有车把可控制方向的木轮车,1818年获英国专利。1839年苏格兰铁匠麦克米兰制成由曲柄连杆结构驱动后轮的铁制自行车。1861年法国的米肖父子发明前轮大、后轮小,前轮上装有曲柄和能转动的踏板的自行车。并于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1874年英国的劳森在自行车上采用了链条传动结构,1886年英国的斯塔利使用了滚珠轴承和车闸,并将前后轮改为大小相同。1888年英国的邓洛普成功使用了充气橡胶轮胎,自行车至此基本完善。

    1868年5月31日法国的圣克劳德公园举行了自行车比赛,这是有记载的最早的自行车比赛。1893年举行了首届世界业余自行车锦标赛。1895年举行了首届世界职业自行车锦标赛。1896年自行车比赛被列入奥运会项目。奥运会自行车比赛分场地赛、公路赛和越野赛3大类,每类中各包含若干男女分项。

    公路自行车赛在有各种地形变化的公路上举行。奥运会设有公路个人赛和公路团体赛。公路男、女个人赛分别于1896年和1984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公路团体赛在奥运会仅设男子团体赛,1912年被列为比赛项目。

    山地车越野赛始于法国。20世纪50年代,一些自行车运动员厌倦了在现代化公路上枯燥的训练和比赛,他们到丘陵地带寻找新的环境、新的挑战,于是一种全新的运动方式产生了。自行车越野应骑山地车,据传,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学生斯科特是{dy}位将普通自行车改装成山地车式样的人。以后越野运动逐渐在欧洲流行,并形成赛事。1990年国际自行车联盟承认了这项运动,1991年首次举行世界杯赛。男、女个人越野赛均于199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乒乓:国球百年   

 

    乒乓球通常被认为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英国,大约在1890年,有位名叫詹姆斯·吉布的英格兰人到美国旅行时,偶然发现了一种用赛璐珞制成的空心玩具球,弹跳力很强,于是就将这种球稍加改进。之后,这项运动就逐步在英国和世界各地开展起来。由于此球在桌上打来打去发出了“乒乒乓乓”声音的缘故,英国一家体育用品公司首先用“乒乓”一词作了广告上的名称,乒乓球运动因此得名。

    自19世纪90年代起,乒乓球运动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当时,发球时可将球直接发到对方台面,亦可把球先发到本方台面再跳至对方台面。所用器材和今天也大不一样。球拍是空心的,用羊皮纸贴成,形状为长柄椭圓形。为了不损坏家具,在橡胶或软木实心球外,往往包一层轻而结实的毛线,是英国人晚餐后替代草地网球运动的一项室内高雅活动,风靡19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1916年,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上海分会童子部首先开设乒乓球房,有球台九张。但一般市民无缘入内,仅资本家的子弟和有钱的大学生等少数人去寻找乐趣。两年后,上海成立了早期的乒乓球组织,不少球队纷纷建立并于1921年首次举办了比赛。比赛采取对抗方式,11人参赛,先胜六盘者为赢。同一年,全国乒乓球联合会在上海诞生,中国乒乓球运动从此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乒乓”一词原本是商业注册名称,由于原英国乒乓球协会缺乏代表性,因此英国乒乓球协会便解散了原组织,重新成立了“桌上网球”协会。“桌上网球”这个名字一直沿用了数十年,国际乒联至今还采用着这个名字。汉语的乒乓球是从声音上得名的,但将其翻译成英文时,仍为“table tennis”。

    乒乓球运动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1926年1月,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匈牙利和瑞士5个国家参加了在德国柏林举行的国际乒乓球邀请赛,这也被认为是{dy}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即国际乒联(ITTF)。1957年后,世乒赛改为每两年举行一次。

    20世纪50年代,日本选手xx直拍握法,使用海绵贴面球拍,弧圈球、发球抢攻等打法使其一度占据了乒坛霸主地位。60年代中国xx近台快攻打法,并且成为乒坛强国。80年代中后期,来自欧洲的瑞典男队以削球打法开始崛起,并连续三次夺得世乒赛的男团{gj}。从9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乒乓球再度崛起,在1999年和2001年重新夺回了男团斯维思林杯。

    乒乓球1988年首次进入奥运会,之后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项目之一。在中国,乒乓球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球”。  

 

风靡全球的棒球运动   

 

    棒球是美国及日本的国球,脱胎于英国的板球,也称“轮打”,是一种结合竞技及智慧的运动。棒球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希腊及古印度的一些壁画遗迹上都有类似打棒球的图案。据考证,希腊、印度的古代神庙和碑石上的浮雕留有木棒打球的图案。中国宋代也有一种用棒打球的“击角”游戏。1720年,英国一本书中就出现“baseball”(棒球)的字眼,并标明了投手、捕手、打击手与防守者,而且用了一首诗来描述球赛:“当球被击中了,那孩子也奔飞了,他先跑到下一垒包,然后欢乐地奔回本垒。”

    现代棒球运动的起源说法不一,多数认为始于美国。1839年,纽约州北部库伯斯镇的艾伯纳·达伯戴制定了{dy}部比赛规则,设计出了{dy}个棒球场。达伯戴也被称为“美国棒球之父”。为了纪念他,美国于1939年在他的故乡建立了美国职业棒球名人堂。

    1845年,土地测量员亚力山大·卡特莱特绘制出了和现在xx一样的内野(内场)区,并决定垒间距离为90英尺(27.43米),这一规定沿用至今。一位棒球作家说,这段距离的决定是人类最近乎xx的创造,它恰当地平衡了人的跑速与人的传球能力。选手从一垒要“盗”到二垒也常常与捕手传来的球同时到达,这总是造成紧张场面。卡特莱特还制定了一套至今仍沿用的竞赛规则,改革了比赛用具,开创了近代棒球运动的新纪元。20世纪末,棒球历史上的个人本垒打纪录(868支)被华裔日籍球员王贞治在日本这个极其热爱棒球的国家中所刷新。

    棒球运动在美国发展壮大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国家如意大利和法国,二战后在亚洲一些地区蓬勃开展。现在世界上有120多个国家开展这项运动,它是日本和加拿大以及一些加勒比国家{zlx}的体育运动项目。近年来,中国台北队在世界少儿棒球系列赛上成绩斐然。

    因为滥用违禁xx以及缺乏高水平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棒球和垒球项目没有通过国际奥委会委员的表决,将不再作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但仍可以在2008年之后重新申请加入2016年奥运会。

 

            举重:大力士的运动

 

    举重是一项很古老的运动,起源于古代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埃及的举沙袋,古巴的举石,中国的举鼎、石担等运动距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公元前4000年的古埃及绘画中画有法老们举沙袋或其它重物来锻炼身体的图案,这是用举重来进行锻炼的最早记录。中国的举重活动,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楚汉时代就有记录,从晋代至清代,举重均列为武考项目。

    大多数情况下,举重被尊为是一项壮举,古希腊人就用举石头来锻炼和测验人的体力。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一幅古希腊绘画中描绘了一名年轻人双手各举一块未经加工的石块,每个石块有他头的1.5倍大。石块慢慢变成了哑铃,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它们是被去掉了击锤的铃,以使它们不会发出声。之后哑铃的形状也不断演变,直到成为现在更受人们喜爱的杠铃。

    同体育一样,举重也被军事上用来评估士兵的身体素质。罗马人在棍的两头扎以石块来锻炼体力和训练士兵。在古代中国,士兵们通常用举起一种称作“鼎”的庞然大物来证明自己力大无穷,动作同今天的抓举有些类似。

    现代举重运动始于18世纪的欧洲,英国伦敦的马戏班常有举重表演。1877年,维也纳举办了有历史记载的世界上{dy}次举重比赛,有些比赛项目看上去十分夸张,比如说只用中指或只用牙齿和头发来举起重物,当然,也有正规的抓举和挺举的比赛。然而,随着举重的地位在法国、俄国及一些欧洲国家的提高,{dy}个举重和摔跤国家联合会在19世纪90年代初成立。

    19世纪初,英国成立举重俱乐部。最初杠铃两端是金属球,重量不能调整,比赛以次数决胜负。后来,意大利的阿蒂拉将金属球掏空,通过往球内添加铁或铅块调整重量。1910年伯格将金属球改成重量不同、大小不一的金属片。1891年在伦敦皮卡迪里广场举行了首届世界举重锦标赛。

    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1届奧运会上,举重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时不按运动员的体重分级別,只有单手挺举和双手挺举。在1920年的第7届奥运会上,开始按运动员的体重分成5个级別,并改为单手抓举、挺举和双手挺举。这为近代举重比赛奠定了基本方式。1924年改为单手抓、挺举和双手推、抓、挺举5种。1928年取消单手举,保留了双手举的3种形式。由于推举易使运动员的腰椎受伤,裁判的尺度也难以掌握,因此1972年奥运会举重比赛后,正式公布取消推举。

    奥运会比赛只计算抓举和挺举总成绩,如总成绩相同则赛前体重轻者列前,如再相同,則以赛后即称体重轻者列前。男、女举重分别于1896年和199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摔跤:由角力到角智

 

    摔跤是一项世界上最古老而引人入胜的竞技项目,早在古代就产生了最简单的角力方法。从许多历史文物的考察中证实,古代的奴隶制国家就有摔跤形式的出现。在尼罗河中游,公元前3000多年前的民卡散陵墓里,墓穴中的壁画上就有射箭、投掷标枪、举重和角力的士兵,这说明角力很早以前就用于xx的训练和作战了。同时,角力又作为一种竞技游戏,供奴隶主阶级观赏娱乐。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在古希腊的奥林匹亚竞技会上,角力就是其中的一项竞赛。

    在古代奥运会中断1500年后,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兴起,摔跤也随即找回了在奥运会中的位置。组织者在寻找与古代奥运会的直接联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选中了摔跤运动,因为它曾在古代风靡世界大多数地方,从希腊、亚述、巴比伦到印度、中国和日本,所以他们原封不动地模仿古希腊和古罗马摔跤手的遗风,重现了“古典式摔跤”。

    在古典式摔跤比赛中,摔跤选手只能用双臂和上半身去攻击对手,也只能扭抱对手的这些部位。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古典式摔跤是一项不错的运动。但同时另一种更加自由的摔跤形式风靡了整个英国和美国。这种自由式摔跤被称为“想抓哪就抓哪”的运动,而且在这两个国家里成为了人们在市集和节日里常见的节目,甚至成为流行的娱乐职业。

    1、古典式摔跤  又称古典式角力。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盛行摔跤。后国际奥委会认为法国摔跤就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摔跤,故将法国摔跤命名为希腊罗马式摔跤。比赛时不许抓衣服、不准用手和腿进攻对方的下肢,只许用手臂抱头,颈、躯干和上肢,将对方摔倒后使其双肩触及垫子者为胜,如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出现这种情况,則按两个回合中得分的多少判定名次。

    2、自由式摔跤  又称自由式角力。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美国家。比赛时可以手足并用,可以抱头、颈、躯干、上下肢、缠腿、勾足、挑腿等,但不许抓衣服,不许使用反关节和窒息动作。将对手摔倒后使其双肩触及垫子者为胜,如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出现这种情况,则按两个回合中得分的多少判定名次。

 

             冷兵器时代的贵族运动

 

    从古代战争中演变而来的击剑运动是历届现代奧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而享此殊荣的只有4个比赛项目。击剑又是{dy}项允许专业运动员参加的奥运会比赛项目。在1896和1900年的奥运会上,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为专业击剑“大师”们专门设置了比赛项目。

    古老的击剑比赛最早见于埃及卢克索附近马迪纳特·哈布神庙内的一件浮雕,该神庙为公元前1190年前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三世所建。古罗马角斗士你死我活的格斗,在血与汗的飞溅中只是要取悦奴隶主。现代击剑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那时剑是贵族、骑士随身必备的武器,剑也从笨重变得轻灵。为了提高剑术,欧洲各国还出现许多传授击剑术的行会和学校。14世纪在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出现了一个令人炫目的骑士阶层,他们以精湛的剑术纵横天下,博得了广泛的美誉此后各国贵族纷纷效仿,一时成为上流社会的时尚,以致于发展到贵族之间解决纠纷,动辄拔剑相向,一剑定生死。

    1643年前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对当时法国的击剑服装和器具做了统一的规定,并将巴黎资格最老的6名剑术师封为世袭贵族,由此开法国剑术流派之先河,击剑作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初具雏形。

    现代击剑的祖先与我国古代的剑大同小异,但已经演变为一种高尚运动,其所用的剑是不开刃的。剑身用特別的弹簧钢材料制成,剑条可以连续弯曲一万次以上。运动员身穿内有护具的白色击剑服,头戴护面,手戴皮手套,避免受伤。

    现代击剑分花剑、重剑和佩剑三个剑种,花剑最初用于战斗训练,又称轻剑,只准刺,不得劈打。有效部位为躯干。1955年起使用也为裁判器。

    重剑出现于19世纪中叶,起初主要用于格斗,同样只准刺,不得劈打。有效部位为全身,手臂、腿、脚趾主要攻击目标。1931年起使用电动裁判器。

    佩剑系意大利人拉达那利于19世纪末从匈牙利骑兵使用的一种弯曲佩剑发展而来,可以劈刺。有效部位为腰带以上的上肢、头部、颈部和躯干。1989年起使用电动裁判器。   

 

射击:天人合一   

 

    射击运动起源于军事和狩猎活动,是集天赋、技术、心理、枪弹、环境等主客观因素于一身的一项竞技项目。早在15世纪,瑞士就举办过火绳枪击比赛,到19世纪,后膛填子弹的步枪的发明则把射击运动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射击比赛主要分成xx、xx、飞碟和移动靶比赛四大项。1896年首届奥运会只有三个射击项目,但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射击已经增加到了17个项目。

    xx项目分为慢射、速射两类。慢射一般是60发子弹,射击距离50米,靶的10环直径较小,在以小时计算的规定时间内将60发子弹射完,以环数多少排名次。这个项目是xx项目中射击距离最远、要求精度{zg}的项目,也是难度较大的项目。速射距离一般25米,60发子弹,每5发子弹一组,每组射击时间分別为8秒、6秒和4秒。速射靶由电子遥控。

    xx射击项目比较多,有多种距离和卧姿、立姿、跪姿等三种射击姿势。步枪项目的共同特点是射击时间长、速度慢、精度高,要打好几个小时,人们称它为“射击马拉松”。

    飞碟项目始于18世纪末的英国,也叫泥鸽射击,早期就是以活鸽子作为射击目标的。后来以泥制鸽代替活鸽,现用沥青、石膏等材料混合压制而成的碟状物,故称飞碟。比赛时,抛靶机按固定方向抛靶,射手依次在不同位置射击,以击碎碟靶为命中,命中多者为胜。

    移动靶比赛以小口径步枪立姿向距离10米的移动靶射击。移动靶多为跑动的猪靶,故又称跑猪靶。早期移动靶安裝在滑车上,靠人工带动后的惯性前移,现多为电子操纵,仅设男子项目。

 

          ——2008年第18期《新华文摘》

 

   

 

2010年03月07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2010年03月07日_运城日报杨红义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