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通胀预期不减 超四成居民倾向于加大投资 统计显示,只有15.3%的城镇居民愿意“更多地消费”,43.6%选择“更多地储蓄存款”,41.2%倾向于“更多地投资”,包括购买债券、基金、股票等。 央行发布的{dy}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城镇居民的消费意愿明显回落,特别是2009年第2季度至今,这一紧缩趋势尤为明显;储蓄和投资意愿则不断加强。统计显示,只有15.3%的城镇居民愿意“更多地消费”,43.6%选择“更多地储蓄存款”,41.2%倾向于“更多地投资”,包括购买债券、基金、股票等。 造成居民消费意愿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居民认为物价、房价偏高,对未来通胀预期不减。调查显示,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降至25.9%,比上季再降2.3个百分点。其中认为目前物价“高,难以接受” 的居民比例达到51.0%,这个比例是自1999年调查以来的{zg}值。 对当前房价水平,七成以上居民认为“过高,难以接受”,选择“可以接受”的居民占比为27.6%。自2009年第2季度以来,城镇居民反映房价过高的占比逐季攀升,各收入水平持此判断的居民普遍增加了一成左右,其中中高收入人群更为突出。此外,预测下季物价上涨的居民比例比上季略有下降,但季节调整后的居民通胀预期仍显上涨,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65.6%。 不过,居民对收入和就业感觉趋好。一季度城镇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为55.0%,连续第三个季度回升。此外,就业感受也明显好于去年,就业感受指数连续第4个季度上升,本季达到38.4%。 10、社部称用工荒趋缓 工资超1800基本不缺人 招工难现象在部分待遇较低、工作生活条件不高的企业依然存在,人社部的调查表明,工资水平达到1800元以上、福利待遇较好的企业基本都不缺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3月上旬对全国部分地区用工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部分地区、部分行业的企业招工难问题趋于缓解。 用工荒有所缓解。 根据人社部的调查数据,截至3月10日,广东全省缺工从2月底的90万人下降到70万人,下降了18%;福建全省缺工从2月底的28万人下降到20万人,下降了29%;浙江省从2月23日到3月10日,岗位数与求职人数之比从1.5∶1降为1.2∶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告诉《每日经济新闻》,从传统习惯来讲,农民工大量外出是在过了正月十五以后,因此,对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状况要在元宵节以后一段时间才能够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 于法鸣表示,招工难现象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其中企业用工的信息和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愿望对接不上。企业用工的需求在不断变化,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对农民工的技能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仍滞后于岗位的变化。 人社部的调查显示,市场供求间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缺工现象的地区、行业和岗位特点明显。缺工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居民生活和商业服务业、建筑业。 企业招工难或成常态 于法鸣表示,部分企业招工难现象说明我国经济正逐步恢复,但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依然存在。今年我国劳动力的总供给量将超过2400万人,但经济发展吸纳的就业人数仅仅能够达到一半,企业招工难现象在人力资源市场来说是个常态。 “用工荒”让企业为了寻找到合适的工人使尽浑身解数提高员工福利,吸引农民工前来应聘。招工难现象在部分待遇较低、工作生活条件不高的企业依然存在,人社部的调查表明,工资水平达到1800元以上、福利待遇较好的企业基本都不缺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认为,“用工荒”的现象表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还有诸多摩擦性和结构性因素,这让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之间的劳动力的供与求不能很好地匹配。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农民工缺乏稳定的就业,而企业采取的种种优惠用工条件也多是应急之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