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写稿的日子

             

           

  

 

我写稿的日子,可上溯到八十年代初,当时知青抽调回城我进铁路当装卸工。有{yt},车站领导找到我说:“咱车站从来没在局报纸上发过稿件,你写写,结束咱们这‘零蛋’。”于是,我先翻看了几份《火车头报》(《沈阳铁道报》前身),就适时写了一篇稿件寄去。记得我是在30人的独身宿舍大板铺自己的行李卷上写的,以膝当桌。没几天,见报了。虽然那并不是我{dy}次看到自己的稿件变成铅字,却是我作为铁路人所发表的新闻处女作。车站一下子知道了“装卸有个小伙子{dy}次写稿就登报啦”,那位站领导笑逐颜开地叮嘱我:“还得写呀,往出投。”这句话成了这位领导日后见了我必说的口头禅。

我所在的车站结束了“零的历史”,我成了破天荒的人。我没有沾沾自喜,涌上心头的是信心和兴趣:信心来自稿件迅速发表,兴趣源于个人的文学爱好。于是,刚迈入铁路大门的我,马上被业余写稿这项生活内容所陪伴。稿件一篇篇寄出去,一篇篇见报,又有人把一份份报纸拿给我,挺滋润。{yt},我正在零担仓库里干活,装卸副主任手掐一大沓当日的《火车头报》,笑得合不拢嘴,递给我一张。那是我{dy}次在署名前冠以单位名称的稿件:《坚持业余文艺创作》,居然发表在头版显著位置。我当时之所以在署名前冠以单位名称,是因为自己是新工人、想让所有读者“查有出处”。副主任说,“车站乐坏了,都说你给单位争了光。”他扬起手中的报纸,正在满车间分发,仿佛那是胜利的捷报。我放下老虎车,用袖子抹了把脸上的汗水,把报纸叠起来揣进衣兜,下班后,好一阵品读。



就是这份报纸这篇文章,使当时的分局和路局有关部门注意到了我,我开始出现在分局和路局宣传文化方面的活动中,以致时过许久,还有人提起那篇文章。那是我从新闻写作转向文学写作的标志,但也兼顾新闻。从此,我不仅给铁路报刊写稿,而且扩展到地方报刊,甚至地方专业文艺领域。后来,一个市级日报的编辑见到我还打听,“你们铁路有个‘樵夫’认识不?”(樵夫是我当时的笔名)我说“认识,那人是沈阳知青,干过装卸工、货运员,现在转干了,是文艺指导员”。对方说“老樵勤奋,哪天见见”。我说“他来了,我就是”。一阵大笑。那是我当了
12年工人之后,调人位于地级市的铁路部门从事企业文化工作期间的事。工作变动,人移家搬,但写稿始终伴随着我的生活。

那时候写稿都是手书,没有电脑的年代,单位打字员用的还是铅字打字机。我写稿定稿之后,每次都复写,垫上复写纸,一式两份,寄出一份,自留一份;经常垫两张复写纸,一式三份,分别寄给铁路和地方各一份,自留一份。那种老式圆珠笔,远不如现在的新型圆珠笔滑润,我时常复写完一篇稿件之后,右手食指和拇指肚都摁出了深深的凹陷,像浮肿的坑窝一般,久久不能平复。

那时,家住火炕楼,室温不高,我就坐在炕头上,伏在一张圆形木桌上写稿。不会盘腿,就伸开双腿,俯身,腰并不得劲。好在炕面热乎,腿脚臀部都暖和。木桌是自己做的,稿纸是自己买的,圆珠笔和复写纸是从单位领的。我在那样的条件下,上夜班那天上午,下夜班那天下午,都在炕头木桌上写稿,一写半天。一张张稿纸一张张复写纸刻下我深深的笔迹------当我看到它们在报刊上变成铅字的时候,条件的简陋顷刻间化作文化的甘甜。就是在那时期,我写成了八场现代评剧,由专业剧团演出,在市里获得创作奖,市电台播出。

后来的居住条件仍然不佳,楼房变成了平房,依然是火坑,地炉取暖。自制的木桌已经扔掉,换成窗前一张小型写字台,写稿从炕上挪到地下。冬天室温低,地面潮,我就穿着棉鞋,书写的手冻得冰凉。夏天又闷热,只好前后窗对开,风吹热体,也掀动桌上的纸页。在那种条件下,我却成果不菲:数篇散文被收入出版社的文学集子,电视短剧处女作由专业剧院演出,省电视台播出,中央电视台转播三次。就是这件作品,成为我后来向国家申报文学职称所开列的{dy}篇“省级以上发表作品”。

早年写稿给我留下久远的记忆,陌生而鲜活。寄稿的信封,当工人时,用货运小号封套代替,背面空白书写收发地址收信人。到文化部门工作后,就使用公用信封了。寄铁路报刊的,就铁路车递和挂号,寄地方报刊的,就贴邮票。每一次把稿件送车站行李房或投进邮筒的时候,自己就像做完了一件好事一样地轻快,而心思又转向下一篇文稿。就这样,我成为当时分局的优秀通讯员,曾上台讲过体会,多年以后,到路局任职,局报社的老编辑们还记得我的复写稿件和封套信封,还记得我习惯用小铅字蘸印泥加盖署名。

我从装卸工起步,一直到路局宣传文化部门成为有文学职称的人,写稿的经历难以忘怀。电脑和电子邮箱使我告别了手书写稿信封寄稿的经历,但那漫长的岁月伴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和澎湃热血,永远铭刻在我人生的履历中。当我走遍全局各主要线路,深入到一线小站、工区和偏远地区职工当中的时候,我就想到自己原来也和他们一样,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因为我忘不掉早年写稿的日子。

过去的困窘是今天的财富。过去之所以陌生,源于生活的飞快发展,而难忘就在于“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我那一步步走来的脚窝,就组成了自己早年写稿的日子——弥足珍贵的历程。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早年写稿的日子】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