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维基百科条目】维基标记语言说明(简单标记)

【编写维基百科条目】维基标记语言说明(简单标记)

当我们看到一个维基条目时,点击最上面的导航栏中“编辑本页”,

可以看到维基条目的原码,即维基标记语言(wiki markup code),或称维基代码,符合维基语法。这些标记不是HTML语言,但是看起来有点复杂。

博客编辑器、“百度百科”编辑器不同,这些编辑器将标记语言翻译成{zh1}用户看到的内容,“所见即所得”。维基编辑器没有那么做,因为每一个维基条目的编辑工作量可能浩大,历时长久,所以维基百科鼓励维基客离线在其他编辑器编辑条目,比如Word,这样就得作者自己输入标记,维基编辑器没有隐藏标记语言,便于大家熟悉。

为什么需要这些标记语言?这些标记语言要实现什么功能?可不可能简化?可不可能使用专门的维基编辑工具?常识的,我们知道维基百科编辑有如下特点:

1)多个人编辑:多个人合作,怎样使得编辑的结果井然有序,又最小化每个人的工作量;
2)跨语言:每一个条目可能在多个语言版本中均有定义,即巴别塔式;
3)每一部分内容可供查证;
4)知识的分类,条目关键词的互相链接。

我们以后再看管理员的职责如何体现,现在先来看看维基标记语言有没有解决这些问题。

先从[1](sandbox)开始看。在(sandbox)可以测试每一项标记语言在最终网页上显示的结果。

维基编辑器上面显示“编辑按钮”:粗体文字斜体文字内部链接外部链接(记得加入http:// 前缀)2级标题插入图像链接多媒体文件数学公式(LaTeX)插入非格式文本您的带有时间的签名水-{平}-线(小心使用)

工具按钮 显示标记 说明
粗体文字 '''粗体文字''' 在编辑器中显示标记,在最终的网页上将显示粗体文字。
斜体文字 ? ''斜体文字'' 在编辑器中显示标记,在最终的网页上将显示斜体文字。
内部链接 [[链接标题]] Wikipedia中内部链接词条,例如[[瑜伽]],则最终网页上用户点击该词,将进入“瑜伽”的维基条目。当在网页上显示红色时,表示该词条尚空,可以开始编辑。
外部链接(记得加入http:// 前缀) [ 链接标题] 外部网站网页链接
插入图像 [[File:Example.jpg]] 插入图像,但是和“百度百科”不同,插入图像不支持从本地上传,且看不见最终的图像显示。见另一篇文章介绍
2级标题 ==标题== 标题文字将维基条目分成若干章节。通常的,一个维基条目包括一种“标题”和“段落正文”即可。如果需要分多级标题,则

== 一级标题 ==
=== 二级标题 ===
==== 三级标题 ====

链接多媒体文件 [[Media:Example.ogg]] 插入多媒体文件
数学公式(LaTeX) <math>此处插入公式</math>
插入数学公式
插入非格式文本 <nowiki>在此插入非格式文本</nowiki>

nowiki标记将[[维基]]代码忽略。它进行文本格式化:除去换行符和多的空格。不过它仍然要解释特殊字符:→

<nowiki>
nowiki标记将[[维基]]代码忽略。
它进行文本格式化:除去换行符和多的空       格。
不过它仍然要解释特殊字符:&rarr;
</nowiki>

?

例如,在“”[3]一文中,原代码有一句:

還有請在您的意見最尾加入[[help:签名|簽名]](输入<nowiki>--~~~~</nowiki>就可以)

这里的--~~~~被一框,就不再解析,如实显示在用户能看到的最终的网页上。

您的带有时间的签名 --~~~~ 签名,通常的维基词条不署名,仅在讨论页用户留言用,例如“[3] 中使用。
水-{平}-线(小心使用) ---- 水平线,在最终网页上显示一条横线,和标题后显示的那条横线相比,颜色同(均为灰),略粗,将上下内容隔开。建议不使用。


离线编辑时,例如在Word中编辑时,这些标记得自己输入,使用一两次后,显得眼熟。

更多的编辑标记语言见[2],包括文字删除线、下划线,字符的上标、下标。

维基编辑器也支持HTML语言,但是尽量使用Wiki语法编写。对于编写网页的高手倒是好消息。

其实,上表中我们常用的标记是(1)[[内部引用]]、(2)[http://www.example.com 外部引用]。

?

假设,我们认为编辑维基百科使用“朴素”的编辑法,即

1)字体使用默认的风格(大小、颜色、粗细、无划线、字体背景);

2)标题使用默认风格;

3)专注于一般维基词条:不写维基条目帮助文档、介绍文档、维基客讨论等需要显示标记符号本身的文档;

4)数学公式另专门讨论

那么,常用标记在如下表所示:

表:编辑维基条目常用标记符号

标记符号 名称 说明和举例
==标题== 标题

您可以使用''段落标题''来更好地编排文章结构。维基的软件会自动将文章中的标题生成一个目录。

在帮助中称为“段落标题”,我们可以看到是章节的标题,最终维基网页上将出现1)大字体、2)右角有[编辑本页],3)下面一条灰色横线将标题和内容分开。

[[内部引用]] 内部引用 Wikipedia中内部链接词条,例如[[瑜伽]],则最终网页上用户点击该词,将进入“瑜伽”的维基条目。良好的内部链接也是对编辑者创建新条目的提示,当在网页上显示红色时,表示该词条尚空,可以开始编辑。

链接条目和链接的显示可以不同,只需在中间加一条竖线(|),例如[[汉语|中文]]将“中文”链接到“汉语”条目。

如果跨语言链接,语法:[[:語言代碼:文章標題]]。例如:[[:en:Esperanto|Esperanto]],得到。这在有中文旁边注明英文名称时,常用。
[http://www.example.com 外部引用] 外部网站网页链接 在用户所见的维基条目中显示:
<br /> 换行 表示换段落,即换行,Word中的空行也表示换行,推荐<br />,因为明显,但是有点异类。
*符号列表 符号列表(bullet) 使用*列举若干同级别的内容。*表示一级列举,缩进一点点,**就是更缩进,是两级列举,以此类推。列举项前显示点(圆点或方点)。#为数字列表,列举项前显示数字。
#REDIRECT [[另一个词条]] 重定向标记 例如“”的源代码:#REDIRECT [[瑜伽体位集]]。重定向标记非常实用,如果事物有多个名称,多个别名,那么均重定向至一处。所以在新增维基词条时,通常还要多多查找其他可能的关键词。
[[zh:中文对应条目]]
[[en:英文对应条目]]
巴别链接(条目多语言链接) 语言编码遵循ISO639-1编码,所有语言编码详见
当我们我们翻译一个词条时,使用该标记。最终显示在维基条目的左侧语言栏中,又称巴别塔侧栏(Babel sidebar)。该标记可以放置于标记语言的任何一处,建议放在末位,便于他人寻找。

例如在
的标记语言的末位:

[[fr:Liste des postures de hatha yoga]]
[[nl:Asanaoverzicht]]
[[pl:Lista asan jogi]]
[[pt:Anexo:Lista das posi??es da ioga]]
[[te:?????????]]
[[zh:瑜伽体位集]]

表示本条目在法语(fr)、荷兰语(nl)、波兰语(pl)、葡萄牙语(pt)、印度泰卢固语(te)和中文中均有翻译的条目。

另一篇文章也有说明:如何翻译一个维基条目

[[File:Example.jpg]] 插入图像 见另一篇文章介绍
图片涉及到复杂的版权规定,见:
<ref></ref> 标注参考资料的脚注 见另一篇文章介绍:
{| class="wikitable" |} 表格 见另一篇文章介绍:
{{Template}} 模板 见另一篇文章介绍:

?

当我们看维基编辑帮助时,发现里面反复提到有些标记语言让人望而生畏,要慎用。其实维基帮助本身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也让人望而生畏,不过当我们开始动手以后,会发现“帮助页面”的作者们真的很好,那些大篇幅的帮助文档需要的是勇气去开始,耐性去通读,一边看一边在[1]尝试,一般的都有收获。

任何一个维基帮助页面末尾有一个子窗口,是所有帮助页面的索引,贴于这里,便于大家随时随地地查阅:

· · · · · · · · · · · · · · ·

参考:
[1]?
[2]
[3]?

本文遵守《》,其规定详见

郑重声明:资讯 【【编写维基百科条目】维基标记语言说明(简单标记)】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