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用药应注意什么

母乳喂养新生儿,xx可通过乳汁进入体内,几乎所有母亲服用的xx都可在乳汁中排泄,乳汁中排泄的xx不同对新生儿的影响也不同,有一些则会造成新生儿的健康问题,因此细心的妈妈们都想知道到底哪些xx在乳汁中排泄多,对胎儿有什么影响等问题。为此,我们请解放军461医院妇产科于医生来为大家解答:

哪些xx在乳汁中排泄最多?

1.不同的xx在乳汁中的排泄量有较大的差异。如母体服用地高辛后,乳汁中含量甚微;服用酒精、异烟肼及灭滴灵等xx后,乳汁中含量较高。因此,母亲注意服用xx对婴儿的危害性,避免滥用。

2.xx在乳汁中的排泄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①xx的分子量,分子量>200的物质难以穿透细胞膜;

②xx在脂肪和水中的溶解度;

③xx与母体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只有在母亲血浆中处于游离状态的xx才能进入乳汁,而与母亲血浆、蛋白牢固结合的xx,如抗血凝的苄丙酮香豆素不会在乳汁中出现;

④xx的离解度:离解度越低,乳汁中的xx浓度也越低。电解质锂易进入乳汁中并可达高浓度;

⑤xx的酸碱度:碱性xx如红霉素易在乳汁中排泄,而酸性xx如青霉素G、磺胺噻唑较难排泄。

下列一些xx在乳汁中排泄较多,易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带来不良的影响。即哺乳期应禁用的xx有:xx类、避孕药、抗代谢药、甲状腺功能抑制剂、溴化物、氯霉素、麦角碱类、异烟肼、锂制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灭滴灵、苯茚二酮和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制剂等xx、如进行同位素检查时,应待放射性物质排清后再哺乳。

有些xx在哺乳期应慎用,如xx剂、抗惊厥xx、抗精神失常药、阿司匹林、青霉素、磺胺类、广谱xxx和 吸收的导泻剂等。

以下14种xx通过乳汁对新生儿产生的不良影响:

1.皮质xx:抑制成长,阻碍体内xx形成及出现其他副作用。

2.避孕药:可抑制乳汁分泌,降低乳汁中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的含量,过量服用可导致女乳儿发生xx上皮增生,男乳儿乳房发育。

3.甲状腺功能抑制剂: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肿、粒细胞减少症。

4.溴化物:嗜睡,发疹。

5.异烟肼:头昏、xx、注意力不集中等,xxxx系统兴奋症状,引起婴儿异烟肼肝中毒。

6.钾制剂:发绀、体温下降。

7.灭滴灵:恶心、呕吐、肾脏损害。

8.氯霉素:蓄积中毒,抑制婴儿骨髓。

9.苯茚二酮:有致新生儿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酶时间延长而出血的报道。

10.抗代谢药:对婴儿有抗DNA活性。

11.放射性制剂:如放射性碘可对婴儿甲状腺产生抑制作用。

12.磺胺药:可出现高胆红素血症,重者出现黄疸。

13.青霉素及其他一些广谱xxx:虽通过乳汁量不多,但可对乳儿产生过敏反应及耐药菌株产生。

14.xx剂、抗惊厥xx、抗精神失常药及一些可吸收的导泻剂应用后产生和母亲类似的不良反应;如嗜睡、恶心、呕吐、腹泻等。

因此,哺乳期母亲用药要慎重,因某些病情需要不得不用时可调整哺乳时间或停止哺乳。

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

一是哺乳期妇女用药首先应权衡用药的必要性和对乳儿可能造成的危害性以决定取舍。应明确用药特征,尽量避免因哺乳用药而对乳儿造成危害。

二是选用进入乳汁最少,对婴幼儿影响最小的xx。因婴幼儿的组织器官及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特别是体内酶系统未十分健全,对某些xx的毒性反应表达不明显。

三应注意用药和哺乳的时间间隔。可根据xx的半衰期长短调整用药和哺乳的{zj0}间隔时间。一般应避免在xx浓度高峰时授乳,或采取哺乳后用药,最少间隔4h以上。

当用药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时,为防止对乳儿产生不良影响,应监测乳儿血药浓度,特别对于那些xx指数低的xx尤应注意。

    妇产科专家咨询电话:0431-86946500 在线咨询:    QQ120946600



郑重声明:资讯 【哺乳期用药应注意什么】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