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亭_ocasey_新浪博客

关于陶然亭这个地方,似乎是占据了童年时光中的1/3的记忆的地方。

 

记得小时候,一到夏天,妈妈每天都会带我来这里跳舞,曾经这里有好多好多跳舞爱好者,不知道现在,那些人是不是还在。

 

百度搜索一下,关于陶然亭的词条会给出这样的答案: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这座小亭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被誉为“周侯藉卉之所,右军修禊之地”,更被全国各地来京的文人视为必游之地。清代200余年间,此亭享誉经久,长盛不衰,成为都中一胜。

 

再往下看,就会发现,这小小的一个公园,却有不少名胜古迹。不过,那时候,我很小,不懂得这些,犹记得一个高君宇烈士墓,还不甚喜欢。

 

再后来,我开始喜欢往华夏名亭园跑,那里挨着荷花池,到了夏天,我会现在荷花池边近近的看荷花,然后跑到华夏名亭园里去看,在那里有一道矮墙,可以趴在墙上看,还没人跟我挤来挤去。园子里的小亭子有很多,据说是把全国各地有名的亭子集中在这里了,有什么“沧浪亭”、“独醒亭”、“兰亭”、“醉翁亭”,再多了,我就记不住了。还记得后来上初中以后还去过园子里,认真的看了每个亭子和亭子的来历,之后时间久了,到现在,还是不记得了。

 

小学的时候,《还珠格格》疯狂热播,我也是疯狂的追那个电视剧,喜欢里面的香妃,我还记得那个薄命女子叫做刘丹,后来出车祸死了。然后,辗转知道了原来陶然亭公园里还有个“香冢”!我当时特激动的想去找,再然后知道,这个“香冢”跟香妃没甚关系。虽然,金大师在《书剑恩仇录》里还引用了不值何人所提的碑文“浩浩劫,茫茫愁。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烟痕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但是,这个香冢貌似既不是香香公主的坟墓也不是《还》剧里面香妃的坟墓。小说与电视总是过多的美化和浪漫了事实。

 

其实,我对现在这个陶然亭还是挺陌生的,这次去过之后,发现很多地方跟自己记忆中的那个陶然亭有了很大的差别。比如记忆中那高山,当然啦,小时候觉得高,可能对于现在的我来时那时的山其实就是个土坡,只不过是大点的土坡。不过,现在,只剩下小土坡了,原来的山被“一瓶”代替了。何谓“一瓶”?其实,就是一个价格很高,所谓依山傍水、风景奇佳的楼盘。要不就说,我跟房地产不对盘呢,连我的记忆都给剥夺了!从那个不知还算不算是座山的山上一路走来,看到的除了公园四周林立的高楼之外,别无其他。走着走着,我就突然没了兴致,我怕再走下去,是更多的失望。下了“山”来,快到公园北门了,那里是个儿童游乐场,小时候是一大片游戏区,现在缩成很小很小的一块地方,游戏设施也小了很多,只能小孩子玩了。我记得,那时候上小学五六年级吧,每周五下午3点就下课了,然后大家就以最快的速度回家放下书包,在车站集合,一路浩浩荡荡的来到这里,疯狂的晚上一两个小时,天都快黑了,才恋恋不舍的踏上回家的路。我站在“窑台”上眺望游乐场,再也找不到当年的一点点影子。

 

大概是前年夏天吧,有天傍晚,我和白小鱼来到这里,过了没多久天就全黑了,我俩差点迷失在夜色中,当时她问我:“你确定你小时候经常来么?”无语ing~~~~

 

虽说变了不少,变了很多,可我还是寻找到以前的影子,比如风雨同舟亭,还是那个样子,有很多人在那里合影留念;榭湖桥上依然是放风筝爱好者的天堂,不过,当年的“沙燕儿”都没了,变成色彩斑斓的各色动物,蜻蜓啦、蝴蝶啦、鸽子啦... ...公园的南片还是我不爱涉足的地方,那里陌生感强烈,小时候就很少去,现在去了更觉得是没见过的地方。当年在公园的东南角,有个孔雀园,现在似乎也不知“园”归何处了。

 

返回的路上,起风了,我不得不竖起衣领,低下头,匆匆走过公园的甬道。道路两旁的松柏还在,不知道是否还记得我这个曾经的小女孩,对于我来说,它们很亲切,希望,它们也能记得我... ...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陶然·亭_ocasey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