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每座城市的路名都一定会有它的来历,从襄樊铁路文化宫门前通往鱼梁州一条笔直的大马路名为丹江路,这路名乍一看似乎跟丹江口市没有什么关联,若询问当地中年人怕是没人能给你说出一个道道来,但询问到老人,询问到经历了1958年那特殊时代的老人们,人人能给你讲出一段特殊的故事来。
1958年10月1日,湖北省政府、铁道部和水利水电部为了支援兴建丹江口水库决定修建汉丹地方铁路。襄樊市介于汉丹铁路中间,对汉丹铁路的建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建设汉丹东线的铁路物资全凭武汉码头经汉水水路运到襄樊,再走向襄樊至丹江线路工地的修建。为此,襄樊市政府为了保障水上码头的吞吐量,决定在今天通往鱼梁州大桥的北侧一片荒地里修建襄樊新码头。
1959年3月2日,当襄樊火车站尚未建成时,襄樊新码头已经建成开始运营,一条专用铁路从襄樊新码头连接到火车站的汉丹线上,使源源不断的建设铁路物资和建设丹江水库的物资从襄樊新码头流向襄丹铁路线工地,至丹江水库工地上。这条专用铁路线直至今日仍被人们称为“下河线”。
1959年的襄樊市没有一家成形的工业厂矿企业,{wy}可以称的上厂的集体企业单位仅有现在座落在襄江商场左侧的襄樊机械厂。1959年的襄樊机械厂全厂不过60余号人,现代依然座落在襄江商场左侧的《襄樊市内燃机厂》的前身便是原来的襄樊机械厂。除此之外,早期的襄樊市能造出什么产品的东西全凭手工作坊,这些作坊大都集中在老襄樊市的皮纺街、大同街、炮铺街和劳动街。在襄樊仅有几辆老破汽车的年代里,堪称的上运输单位的仅有当年座落在樊城长门外的水上老码头。
襄樊新码头的建立,加上源源不断的建设汉丹铁路和丹江水库物资的运输流量,使襄樊新码头成为当时全襄樊市,以至于整个鄂西北地区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也因为1952年取消陨阳地区,襄阳专区成为整个鄂西北首府。更因为丹江口水库建设之影响力使老襄樊的人们几乎除了北京、武汉,{wy}再能知道和关心的莫过属于通往“丹江之路”了。襄樊的“丹江路”是老襄樊人们习惯地、抱着希望地对通往襄樊新码头公路的称谓。
这条被老百姓命名的“丹江路”是襄樊人民对襄樊铁路建设的希望之路。在那媒体和经济都极端落后的年代里,特别是1958、1959、1960、1961、1962和1963年间,淳朴的襄樊人民尽管面临着被饿死的境地,仍然怀抱着“通往丹江之路”的梦想。在襄樊市市长王根长同志的领导下,襄樊人民尽到了{zd0}的努力修建的“通往丹江之路”。
在通往丹江之路的年代里,全襄樊市的人民被动员了起来,以至动员到襄樊市公安干警、樊城中医院、樊城人民医院、县医院、地区专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们都拥到汉水河边捡砸鹅卵石。还有襄阳师范学校、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的学生们。住在汉江边上的回龙寺小学和解放街小学的小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也赶到江边敲砸鹅卵石,为建设襄丹铁路尽了一份力量。
寒冬腊月,北风凄凄。樊城长门外的沙滩上,日夜聚集着数不清的男女老少,他们排成xxxxx,又xxxxx的队伍,即便是到了夜间,没有火把的长龙依然兴味盎然地从那一只只小木船上接传着鹅卵石,然后是撒在岸边上敲砸鹅卵石的人们。在没有发现襄阳山脉藏有坚硬岩石的年代里,汉水河底的鹅卵石被成为铺垫襄丹铁路渣石的{wy}候选。
因为因为汉丹线枣阳区段的停工,对襄樊人民来说能通往的只有丹江之路,并且是火车能行驶在两条钢轨上跑都不掉下来的铁路。在襄樊人还没有见过水泥马路的年代里,襄樊铁路在襄樊人民心目中若比卫星上天一般神奇和重要。
事实证明,襄樊人民的努力圆满地达到了愿望。1960年5月1日,襄丹铁路顺利通车。它先于汉丹东线的汉西至长江埠铁路通车近一年多的时间,提前让襄樊人民实现了“通往丹江之路”的梦想,提前让襄樊人民享受到座下的小火车轮子架在两条钢轨上奔跑不被掉下来的奇迹。
在建设襄丹铁路线的过程中,根据边建铁路边运营的模式,修建襄樊至丹江口的铁路建设工程远不如汉丹西线那么容易便利。汉丹西线背靠武汉铁路局的大力支持,至少能供应的起日本鬼子时期的小火车和小客货车皮。但是战斗在襄丹东线上的建设者们则xx依赖于土法上马,铁道部第四铁路工程局三处的建设者们,把汽车上的四个轮子卸掉架上铁路,挂着一节自制的平板车拉运沙石料、枕木、钢轨和零配件等建设物资送往工地。
当年老襄樊的客货运输全凭水路,襄樊新码头名副其实地成为汉丹东线铁路建设物资和丹江水库建设物资运输的集散地和中转站。用铁路运输行话来讲,当年的襄樊新码头是“襄樊火车站实际意义上的货场”。
铁四局三处在襄樊新码头建起仓库和车间,命其名为“材料厂”。“材料厂”的“厂”字不用“场”是因为从武汉码头运送到襄樊新码头的船是靠烧煤火蒸气发动的小火轮,稍大型点的机械必需拆解装船运输,运输到襄樊再重新组装使用,所以用上了材料厂的“厂”字,而不是材料场的“场”字。
例如:襄丹铁路线通车后,从武汉码头运送来的小火车头、小客货车皮和匈牙利社会主义共和国援助的小内燃机车等零散部件的组装。
现代座落在襄樊码头边的《襄樊铁路轨道机车厂》便是因此发展而来。还有现代的《襄樊铁路技术学校》也因为那个特殊历史年代的产生和发展而来。
1960年,铁四局三处为了培养铁路运输管理、铁路机械使用和修理技术人员,在“材料厂”旁开设“铁路工人技术培训班”便是现代意义上的《襄樊铁路技术学校》。
襄樊的“丹江路”为鄂西北的繁荣带来了机遇和生命力,为此,襄樊人永远不会忘记“丹江路”对襄樊人民的伟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