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的来历_秋楓_新浪博客
二胡,拉弦乐器。又名胡琴、南胡、嗡子、胡胡。由唐宋以来的奚琴、嵇琴、胡琴演变而来。
奚琴因出自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奚人而得名。宋欧阳修《试院闻奚琴作》诗云:奚琴本出奚人乐,奚人弹之双泪落。早期奚琴是弹弦乐器。宋陈肠《乐书》(1101年成书)载: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书中绘有奚琴图,系竹制琴杆,筒状琴筒,尚无千斤,已有后世二胡的雏形。
嵇琴之名出现于唐代,其形制不详。宋高承《事物纪原集类》(1080年成书)载:鼗如鼓而小,有柄,长尺余。然则击弦于鼓首而属之于柄末,与琵琶极不仿佛,其状今嵇琴也。是嵇康琴为弦鼗遗象明矣。宋末元初人陈元靓《事林广记》(刊于1340年)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二弦,以竹片轧之,其声清亮。可知嵇琴系由弹弦乐器弦鼗变化而来。唐代另有轧筝,做为筝的变异形式而存在,也以竹片轧之(《旧唐书·音乐志》),一直流传至今。上述情况表明,我国早期拉弦乐器均由弹弦乐器演变而来,以竹片轧之是其共同特点。
宋代出现马尾胡琴,沈括《梦溪笔谈》载: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元史·礼乐志》述其形制: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甘肃榆林石窟第十窟元代壁画中有一伎乐天持奏拉弦乐器,此器卷颈,二弦,以弓奏之,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图象(《中国音乐史图鉴》—61)。
明代胡琴又有所发展。尤子求绘《麟堂秋宴》中,有一童子奏胡琴,卷首龙头,二弦,用马尾弓拉奏,琴杆上已有固定弦长的千斤。其形制与今天的二胡大体相同(《中国音乐史图鉴》—86)。明清以来,随着地方戏曲的勃兴形成样式繁多的胡琴类乐器,它们是各种拉弦乐器综合发展的产物。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1895—1932)对流行于民间的胡琴加以改进,固定其形制,为二胡走向专业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二胡的来历_秋楓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