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徐斌老师七月十五日下午在新教育实验全国第六届研讨会上的一节观摩 课的实录。看后,有一些随感,写下来与朋友们一同交流。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徐斌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6—7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全面,注意了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教学准备: 师准备——口算卡片、小棒、挂图、幻灯片(投影图片)等。 生准备——小棒、教材、作业本、文具等。 (教学准备考虑细致周到,连学生的文具等细节都考虑到了。) 教学过程: 一、 课前简短谈话: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还没上课,一个陌生人说话了。知道我姓什么?(徐),还想知道我叫什么?在黑板上写道“徐斌”。一个同学说“我的爸爸也叫斌”。那你知道你爸爸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不知道。那你能猜猜我父母为什么给我起这个名字吗?一生:希望你能文能武。师:是这样的,那你回去问问你爸爸的爸爸是不是也希望你爸爸这样?(生乐) 正式上课前整理一下学习用品。(师说生有条理地整理) 准备好了,开始上课。 (课前简短的对话缩短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一句“正式上课前整理一下学习用品”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我们到动物园去看看。大象带来三道数学题,在黑板上,谁来做? 大象还带来一些数学题,在屏幕上,我们来一起看看。(此时,那三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一起来做屏幕上的题。)看这三道题,以前的知识学得很好。 (13+13,个位上的6表示多少?生:6个1。 十位上的2表示2个多少?生:2个10。) 个位上的得数都是“6”,表示多少?(个位上的“6”表示六个一。前面上的得数十位上是“2”,表示什么?) 生答。 1、 口答。(略) 2、 笔算。(略) (创设的情境把孩子们带入他们喜爱的动物世界。注意面向全体,当三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时,其他学生就一起做屏幕上的题。复习为学习新知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师:我们再来看,大象的本领可大了,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运木头,我们来数数看。每头大象运了多少根木头?你是怎么知道的?(体现“2个十是20”) 三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木头?怎样列算式? (3×20,也可说成20×3),得数是多少?你能说说怎么样得到这个得数的? 学生同桌间交流。 师:怎样计算20×3呢? 生:讨论汇报 生:乘法。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加法。 生:乘法:3×20= 师:你是怎样得到得数,得数是多少? 生:竖式。师:还有谁不用竖式。 生:2×3=6,6添一个0是60。 (评讲)还有谁说说不是用竖式,想法不一样。 生:加法,还不用进位。 师:也可以算出得数,所有的乘法都可以用加法。但如果乘数越来越大,你会感到很麻烦。如果加的数多一些就比较麻烦。 师:照这样计算,又来两头大象,5头大象一共运多少根木头?(5×20)你是怎样想的?(个位上的“0”先不看,用5×2=10)8头大象呢?(8×20) 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象这样的口算题我们可以怎样想呢? 口算的三道题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都乘以20) 生:可以把个位上的零先不看。 师:现在这样的题会算了吗?我们下面动手先来算几道题?做书后的练习。(4×3= 40×3= 7×8= 70×8= (略) 口算完了就请举手。 师:大部分同学算完了,谁来汇报?选自己喜欢的两道题来汇报一下。 生:4×30 学生说生“4乘30不是4乘以30) 师:以前是这样的读的,大家要注意。 上下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上面数是一位数乘一位数,下面是“两位整十的数乘一位数”,大家明白了吗? 3×5= 根据我提供的这个算式进行编写。 生:30×5;3×50…… 师: 几乘几,几十乘几。看你能编两道还是一道题? 学生交流。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了“两位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学习例2。 师:我们再来看。谁又来了?小猴们在干什么?看屏幕:一只猴子采了14个 桃 子?另一只也说:我也采了14个桃? 2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怎样列式?你是怎么样得到得数的? 学生互相间交流。得数难算吗?(我也知道不难,我想知道你们是怎么得到得数的?) 2×14= 14×2= 学生交流。 师:(结合学生的列式14×2)提问:怎样想出结果? 生:(操作、讨论、汇报) 师: 还可以用竖式来进行计算。 师:“2”写在哪里?为什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一生:我是用乘法竖式算出来的。 师:看来大家不少都想用竖式。刚才我问了一个同学,他说他是在头脑中列出竖式的。 我们一起来看竖式。 1 4 × 2 —— 8 2 0 —— 2 8 4×2=8,10×2=20,8+20=28 这样清楚吗?我们分了几次乘?这个过程我们是分开的,知道是做加法的。像这样的竖式大家明白了吗? (结合操作过程,与竖式计算的过程对应理解。让学生运用这种初始模式进行试算。) 师:学生从课后选两道题算一算。 (其他三道题略) 2 4
× 2 —— 8 4 0 —— 4 8 师:指名到黑板前计算,下面同学认真看黑板上的同学所写。 师:请大家睁大眼睛,仔细观察一下,先乘个位,再乘十位,然后把它们加起来。3 、大家说说看,有什么想法?(生:有些……有些步骤可以省略,如个位上的零可以不写。 2 4 × 2 —— 8 4 0 —— 4 8 可以简写成: 2 4 × 2 —— 4 8 刚才黑板上的同学可以自己上来写写,可以省略写。还要在横式上写上得数。 4、比较、讨论: 这几个竖式有什么共同点?能否简化?怎样简化? 生:(用简化后的写法计算刚才几道题,并对应说算理。) 5、生计算“试一试”, 24×2 11×5 31×3 43×2 按照原来的方法选2道算一下。 师:仔细观察一下,先乘个位,再乘十位,再加起来。看{dy}次乘下来的得数是一位数,第二次都是两位数。看看都是,这样写清楚是清楚的,有什么要说的?哪一步可以省掉? 生:0可以省掉。第二步可以省掉。 师:看操作,想象中的是不是这样?看老师来写一遍。14×2 一起看过程,先 …再,喜欢哪一种?把刚才的写法写简单一点。刚才的同学上来改一下。 师:是不是简单多了,有的可以省,有的不能省。今后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 用简便的竖式写法来写一题。 师:课上到这里,从上课到现在,是学习了什么样的数乘什么样的数?我们来回顾一下:一位数乘以整十数时,可以用口算,还有一种可以用笔算的方法。用今天学习的来解决一些问题。 (让学生通过尝试探究、动手操作,先探索出一种竖式计算的方法,然后通过讨论交流,又找到一种简便的写法。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虽然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怎么算,要多用许多时间,但通过这个过程,学生明白了算理,学会了探究,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比较,这是简单的“灌输”所不能达到的。)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我们就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里有4箱瓶子,每箱12瓶。就在数学纸上来练习。做完的同学请举手。 做完的同学俩互相交换一下,看看做得怎么样。 生:交流。 师: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有一次到商店买衣服(出示屏幕:裤子20元,上衣12元,要买三套花多少钱?谁有生活经验,说说什么是三套?那到底花多少钱?试着做一做,当然同桌间可以交流一下。算出来就举手。) 师:没算出得数,只要方法对了就行了。你交流时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你和别人不一样,一会儿也可以交流。(说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书写格式以及验算方法。) 生:交流。 师:再看屏幕:乘飞机时,三架飞机,每架上13人。那35号同学能不能上?要讲出理由? 3×13=39。 那40号同学能不能上。(不能,就超载了?)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巩固了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又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所学的数学是有用的。) 四、课堂作业,形成技能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有关知识,并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再来做几道题好吗? 从教材纸上选两道题做一做,做完了就可以下课。 算完了就可以回去,回到教室后同桌间交流一下,剩下的也可以做一做。 谢谢小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