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榷《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标准_财务+我的地盘_ ...

编者按】 新国标消息一出,几家欢喜几家忧,业内人士一夜之间数人眉头紧锁,不知该往何处迈步……标准之行兴许已成定势,但它所带来的风波却不亚于太平洋海啸、大西洋飓风……面对新标准,不得不慨叹,行业之路为何越来越窄,金融危机、价格战、京沪高铁、新标准,一波接着一波,原本就不平顺的行业之帆,恍然间却有风雨飘摇之势……

用内忧外患来形容行业当前态势似也不足为过。新标准即行,有人大声声讨,有人默默潜行,无论结果如何,终归大家都是要在这场新标准旋起的风暴里寻找一条自己的出路。狭路相逢勇者胜,命运的转机往往只有关键的几步,赶上了乃大幸,赶不上就是别人跑一你跑百步也仍旧是望尘莫及……

商榷《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标准

前言:在当今,绿色、环保受到最广泛的重视,电动车也无疑是xxx最便捷的代步工具。因而受到大众最热情的xx。人类要发展是不可抗拒的。哪怕地球上的石油即将枯竭,人类的智慧一定能找到更新的能源。何况电动车,也是人类与能源争夺所迈出的{dy}步。

处于世纪之交的今天,能源和环境对人类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求尽快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世界各国的政府、学术界、工业界正在加大对电动车开发的投资力度,加快电动车的商品化步伐。虽然目前电动车在能源和行驶里程方面还未能尽如人意,但已足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在走过了漫长而艰难的发展历程之后,电动车正面临着重大的技术突破,有望成为21世纪的重要交通工具。

然而,《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的标准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xx。我国目前所制造的电动车只能在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并未有足够的能力在“机动车道上行驶”。那么,新出台的这个标准是否可行?是否真的能在机动车道上行驶?是否真正地为老百姓谋福?

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的现状

在大都市中,电动车作为一种小型、中速和短途的日常交通工具,是十分理想的。电动车的开发关系到能源、环保、交通和高科技的发展以及新兴工业的兴起,它将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动车将使能源的利用多元化和高效化,达到能量的可靠、均衡和无污染地利用。

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日益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持续增加。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遭到污染,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xx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醒。

从环保的角度来看,电动车是无排放交通工具,即使计及发电厂所增加的排气,从总量上来看,它也将使空气污染大为减少。此外,电动车比传统的燃料汽车更易实现xx的控制,智能交通系统则有可能率先通过电动车来实现,从而提高道路利用率和交通安全性。

而从外部因素来看,电动车产业的发展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一是国家产业政策依旧悬而未决,各部门各省市对电动车认识不一。政策的问题使得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感缺失,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受到了极大的抑制,这对电动车行业的增长产生了压力。

二是电动车标准之争令市场彷徨迷茫。《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等“六个标准”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科学性。制定标准应该从中国道路的实际情况和百姓出行的实际需求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什么样的标准最适合中国国情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wy}标准。标准问题是整个行业最关心的问题,不仅对整车生产厂家重要,对于经销商来说,也是日常经营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行业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标准之争与“不折腾”

近日,有关部门对电动车的标准进行了整改,却引来了争议。当初,相关部门一致认为电动车成为了马路杀手,部分地方都对电动车进行了限行与管制。

xxx总书记在《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三原则。“不折腾”这是老百姓多么希望的事情呀!谁都知道就是居家过日子也要安居乐业、和和睦睦,如果天天就知道出妖蛾子、耍风头、胡作非为,那就是多好的产业和家庭都会被折腾败的!

那么,相关部分进行大规模的整改措施,大面积地折腾,为国家与人民真正的考虑到了吗?这个标准{zh1}的胜利者究竟是谁?是摩托车产业和汽车产业?电动车走进了千家万户啊,抢占了摩托车和汽车的市场份额,他们眼看自己的市场份额呗电动车所占有,使出了“杀手锏”,让相关部门来限制电动车的出行。

新出台的标准是否真的可行?它的争议到底在哪里?

根据中华人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9年第8号(总第148号), GB 24155-2009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 GB/T 24156-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GB/T 24157-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GB/T 24158-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四项标准已于6月25日获得批准,将在2010年1 月1日执行。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认为“只要重量超过40公斤或者设计{zg}时速超过20公里/时就必须行驶在机动车道上”是十分危险的,这背离了科学的划分,一旦形成事实将会导致数以万计的交通事故。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标准是一项能够成为机动车产品技术标准,事实上,我国逾1800家生产企业和产量超过2000万辆的各类电动车都是按照“非机动车”使用的,其技术内涵也只适用于在非机动车道上慢速行驶,“能够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的两轮电动车辆,在我国尚未形成产品基础,没有一家生产此类产品。因该标准根本没有经过实际的道路使用验证,标准实践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严重缺乏。更没有经过小批量基础试验,所以,在缺乏基本的产品基础时,出台相关标准是十分牵强的。

那么,出台这个标准,是否真的为老百姓所考虑。只要电动车超标就必须行驶在机动车道上,试想一下,那时的中国交通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公交车、私家车、电动车全都拥挤在一条道上,只会造成更多的交通事故,只能建设更多的机动车道,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新出台的标准还规定,行驶超标电动车必须考取驾照,那么对于老人来说真的可行吗?

“不折腾”,就是再一次告诫广大干部在今后深入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做任何事情都要心中有数,都要具有科学的前瞻性,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长远的战略思想。要事事时时以人为本,遇事要多与群众商量,做事要群策群力,合乎民意。

电动车以何取胜

能源和环境对人类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求尽快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全国都在倡导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电动自行车对此行动的切实效果是什么?电动自行车的广泛使用,对交通拥堵和缓解能源紧张有什么作用?

作为一种绿色交通工具,其节能环保的特点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一种工薪阶层和广大农村居民买得起的便捷式交通工具,其关乎民生,方便人民工作生活的作用也能够得到普遍认可的。以节能环保为例,1.2亿辆电动车替代摩托车的增长量,每年可节约成品油消费高达18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07万吨,相当于全社会小型乘用车(轿车)的全年总排放量,相当于全球投放1.27亿辆可节油25%的混合动力轿车替代普通燃油轿车的减排效果。

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中国xx的理论物理学家,被人们称为反对伪科学的“英勇斗士”的何祚庥何院士有着独到的见解。

何院士说“电动自行车对节能减排的切实效果极大,节能减排的{zh0}方式之一就是使用电动车。我们来算一下,假定作为电动自行车,每充电一次,不到半度电,大概0.3或0.4度花费是几毛钱,每次充电走20-30公里。那么小轿车走20-30公里要多少钱?从节油的角度,价格减少10倍,相应的减排,电动自行车无污染,零污染。节能效果明显,减排效果也明显。”
称为“中国电动车{dy}人”、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自行车协会电动车首席专家的马贵龙马教授对于今后电动车发展的方向,马教授表示电动车主要往两个方面发展:一个是更好的电池,一个是更好的电机。另外,除了电动自行车外,电动摩托车、电动小轿车等都将会是发展的方向,但我更主张发展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而少发展电动小轿车,因为它们占地面积太大,而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节省道路资源。将来中国城市道路交通工具应该是这样一种格局:绝大部分是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其次是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而那个时候的小轿车不仅是用电作为动力,而且在整个道路上只是一个点缀。

以科学发展观看问题 创和谐社会

xxx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x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dy}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他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人民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在中国电动车行业发展的今天,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看待问题,在对待标准问题上,在一定程度上严重违背了科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武断地认为“只要重量超过40公斤或者设计{zg}时速超过20公里/时就必须行驶在机动车道上”是十分危险的,这一背离了科学的划分,一旦形成事实将会导致数以万计的交通事故。

那么,怎样来构建和谐社会呢?实实在在、踏踏实实是我们老百姓最想要的东西。

中国未来的交通工具——电动车

中国的发展必须符合自己的国情,当前国家大力提倡绿色环保、节能减排,而中国的交通发展迅猛,交通工具不断地在演变。电动车最为当今环保交通工具的{sx},不也正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吗!

浙江绿源集团董事长倪捷表示作为一种绿色交通工具,其节能环保的特点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一种工薪阶层和广大农村居民买得起的便捷式交通工具,其关乎民生,方便人民工作生活的作用也能够得到普遍认可的。以节能环保为例,1.2亿辆电动车替代摩托车的增长量,每年可节约成品油消费高达18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07万吨,相当于全社会小型乘用车(轿车)的全年总排放量,相当于全球投放1.27亿辆可节油25%的混合动力轿车替代普通燃油轿车的减排效果。

我国的人口将近14亿,而按我国的道路情况和城市面积来看,根本不可能像欧美那样普及轿车。因为如果中国到2100年,拥有10亿辆轿车,而这些轿车将会带来什么?

1 无路可走。众所周知即使是现在,交通拥挤都已经成了大难题。如果拥有10亿以上的轿车,我国的交通将不堪设想,甚至彻底瘫痪。哪里有这些车的路?哪里有停车位?

2 污染严重。这些车所带来的污染是相当可怕的。可以说如果中国老百姓人人都开上轿车,那世界末日就到了。因为到时中国人汽车的总数将是现在全世界汽车的几倍。

3 能源枯竭。即使真的有那么多汽车,但石油根本就不够用。大约100年后传统能源已经彻底枯竭了。而{wy}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靠电动车,因为它们体积小、占地少、没有污染。

中国交通的未来,{wy}的途径只有电动车!即使将来出现了地铁,电动车永远不会被取代。公交车不能站站都能到达,在上下班的高峰期都会出现拥堵的现象,然而电动车却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想到哪就能到哪,绝不会出现拥堵的现象。电动车必然会成为老百姓{sx}的交通工具,不仅仅是因为电动车价格实惠,能被老百姓所接受,更是因为它是绿色环保的有功之臣。


结束语:标准的可行性还有待商榷,不要瞎折腾,出台的这个标准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必须真正地为百姓谋福祉。

百姓喜欢安定的生活,相关部门不能“谋杀”了百姓的出行方式。中国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不要因为“折腾”而天下大乱!

来自:全球电动车网 作者: EBB 立仁



郑重声明:资讯 【商榷《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标准_财务+我的地盘_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