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只找几个80后的软柿子捏!!!
山东新泰市80后“提拔门”引起了轩然大波。一则“23岁最年轻女副局长王然生活照曝光”的网帖在网络热传,其中一张王然与某男子的“亲昵”照片引发强烈关注,多家电视台报纸引用这个帖子中的照片。昨日,新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负责人证实,这些所谓“王然生活照”并非王然的照片,而王然本人也现身齐鲁电视台并接受新华社专访,证实网上照片确非王然本人。同时,伴随这些照片的传播,网络上关于王然的帖子引起多家网络媒体转载。而网上又开始热炒一些山寨王然在个人空间里与网友的对骂,言辞之中,对网友的怀疑不屑一顾,并放言“你们这帮草民”,“让我公公抓你”。几乎可以肯定,网络上出现的这些多数为冒牌王然,这些言论也绝非王然本人所发。那么这些冒牌王然用意何在呢?无外乎要让王然的公众形象更差罢了。这么做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呢,一方面泄愤,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某些网络媒体炒作以赚取点击率的可能。
民众关注的焦点在于王然的提拔是否依靠背景,因此,媒体有义务调查事实真相,但媒体不应该在事情真相未出现之前妄下判断,多家媒体在这些照片未经证实之前就高频率引用,已经对民众产生了影响。既然王然是公众人物,采访到她不是件困难的事情,为何没有媒体通过采访证实照片是否为王然本人而任由该照片在网上流传呢?而网络上各种诋毁王然为目的帖子也多数不值一驳。笔者以为,无论媒体也好,还是网民也好,这样做只会削弱自己的力量。其实这种事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之前有过周森锋的“史上最年轻市长”,也有过{dy}个80后副厅级干部山东团省委副书记张辉。网民对这类事情义愤填膺是因为官方提供的解释永远滴水不漏,如果实在有疑点最终也会被打了太极,因此普遍有无力感也可理解,但是这不代表要用更加不正义的手段来反对不正义,就算这种反击取得成功,最终还是伤害了正义本身。
在新泰“提拔门”事件上,最终的聚焦并不在于王然这个个案,今后还将有无数个王然出现,同样也不聚焦在80后上,今后不要说80后,90后也会很快走上政治舞台。王然事件凸显的是一个中国式怪圈:一方面按资排辈遭人诟病,要求干部年轻化专业化的呼声不绝;另一方面,真正出现破格提拔之后又会被成为社会舆论这个放大镜下的聚焦点,遭到各方质疑。干部年轻化和选拔干部的程序正义在中国官场这个大锅里注定无法获得制度性解决,最终还是一个文化难题。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任何破格提拔都是高风险,如果没有承受舆论质疑的心理准备,{zh0}还是遵循论资排辈的祖宗规则。所谓的“背景”文化,本就是举国存在的问题,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背景和来头更大的人我们都容忍了,又何必只找几个80后的软柿子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