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珠三角缺工现象日渐凸现。记者调查发现,深圳、东莞一些企业正各显神通应对缺工,其中深圳一家服装企业最“绝”,准备到广东省云浮市搞“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将技术、设备、原料等送到云浮的一户户农家,总公司则在深圳研发产品接收订单,让云浮农民工在家里“打工”。(2月24日《羊城晚报》)
报道中这家企业的合作伙伴(代工商),十家有六家因为招工难而转产、倒闭,还勉强支撑的剩余四家也招不满工人。深圳这家企业的做法,再度证明了,哪怕在珠三角工资水平相对{zg}的深圳,务工者在制造、服务等各行业企业工作,得到的薪水也是没有吸引力的。很显然,面对当前的用工荒,深圳等地不少企业打出的“涨薪10%”招牌,“以钱买工”,无从扭转这种局面。
之所以服装企业的品牌商、代工商会陷入用工窘境,与现有的运作模式有关。以品牌女装企业为例,企业本部负责设计、面料采购和开发、营销、客服职能,部分企业还带有规模不一的直属工厂,然后将全部或大部分生产任务外包给代工商,依据跟单、品控等环节保证外包质量。品牌女装企业的成功,多数来源于对国内外大品牌、流行款式的“山寨化”复制,并讲求“渠道为王”,将主要流转资金花在“抄版”、渠道开发与维护上,必然要大幅度控制压缩代工费用。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女装款型、面料多,加工难度大,单款加工量小,每季下单款型、成衣加工总量不一,按道理应该有(相比男装、运动服饰等)更高的代工费用,但品牌商的市场地位占据优势,渠道稀缺资源有限,而建立和运行代工企业的难度低,也自然没有什么话语权。品牌商可以从容选择代工商,有些下手“狠”的还常常利用跟单、产品检验等环节克扣代工费。吃了哑巴亏的代工商,如何在倒闭之前保证维持?降低人工等可控开支,并尽量在加工淡季将员工炒掉——可以说,这才是许多行业此番面临用工荒的真正原因。
再来看报道中提到的这家深圳服装企业,它的代工商纷纷倒闭,活下来的也无法保证加工,据此想出了“公司+农户”生产模式。这说起来很新鲜,其实不过是前店后厂、来料加工的翻版。那么,这种翻新模式能否真正挽救服装等行业的缺工问题呢?如果品牌商做的是类似Zara、优衣库之类的“快时尚”,款型、面料简单、加工难度低,且能实现单款的批量,那么或许可以快速让农户在闲暇时间完成代工(耐克、阿迪达斯等跨国企业在东南亚和印度就用的是这样的办法)。但问题是,最缺工、有最迫切代工需求的是品牌女装等企业,它们发包的制衣活儿不是那么好接的。并且,这些企业在未改变既有运作模式、资金投向的情况下,代工费仍然屈指可数,从长远来看,不可避免将引发新的矛盾。
对于承接代工订单的农村基层组织(经济合作组织)、农户而言,加工品质、技术转化,亦将构成严峻挑战。而这套模式,还隐藏着一个巨大风险。深圳那家服装企业负责人称,“将生产工具或租或卖或以钱抵押的形式送到农民家中”,仔细想一下,这不就跟前些年流行的养殖户花钱收购海狸鼠等品种、公司声明回购成年代养产品的方式极其相似?即便这种形式不存在某一方的故意欺诈,也会因服装等xx竞争行业的市场变化、随着部分品牌商销售业绩和回款率下降,农户极可能被高价租来或抵押来的生产工具、原料、成品半成品“套牢”。
事实上,不惟品牌女装,国内许多行业、企业都需要由当前面临的“用工荒”,对既有运作模式进行反思,加大对保证产品品质的制造、自主设计等环节的资金投入,如果不正视这两点,本末倒置,仅仅企图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将“剥削对象”从代工商换成目前还倍感稀奇的农民,那么至多可以延缓本身危机,而不能获得长远的竞争力。
本文引用媒体报道:2月24日《羊城晚报》:《工厂难招工人,订单送往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