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春节_悟若泉涌_新浪博客

春节,在我的人生中已经历过40多个了,每年的春节各不相同,但是能深切留在记忆中的依旧是童年的。

那个时候,最盼的就是过年了,不仅能长一岁,而且春节来了,能够吃好的,有新衣服穿。每年的农历腊月廿七,是一个大集,年关要准备的东西这{yt}必须齐备了。集市上好不热闹,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满集市上爆竹声不绝于耳,挤在一起看热闹的要属小孩子们了。不仅有爆竹,而且有滴滴筋,就是能慢慢燃烧,释放出火花的细捻子,晚上拿在手里,夜间远远看去,火星四溢,煞是好看。电灯那时候也没有啊,都是煤油灯,家家用棉籽油,用萝卜挖成灯,夜里点上,置于院落,微弱的灯花随风摇曳,照亮了黑魆魆的年夜,也觉得光明无限,心里亮堂。

集市上也有卖花的,都是用纸裁剪的,姑娘们喜欢戴在头上,给俊美的脸庞平添几分姿色。在这个时节,花花绿绿的衣服披在了他们的身上,成为集市上、乡村的一道风景。这个时候结婚的也很多,大门上每家每户贴上了春联,给冷清的冬季增添了喜庆气氛,有的在大门顶上用红纸包上两块砖,系上两双红筷子,一望就是这家娶媳妇了!

男孩子们的衣服也是新的,但是色调比较单一,也是中山服、军装一类的外衣,裤子大多也是蓝色的,那个时候有辆自行车也是令人艳羡的,这个时候好伙伴们集合在一起,学习骑自行车。口袋里装满了鞭炮,我喜欢零星的燃放,不喜欢一下子就放光。在黄河边上,一声爆竹响起,对岸的大雁就会惊叫着冲向蓝天。那时候鞭炮做法比较单一,没有烟花之类的丰富品种,有的就别出心裁,把一个鞭炮的捻子放入另一个的屁股里,这样一个响了,另一个也会跟着炸响,俗名二起脚。我在自己做得xx上绑上鞭炮,点燃后射向空中,声音就响的很远。那时候很多人用自行车的链子做成枪,装上火柴头,一扣扳机,清脆的响声,就像小鞭炮。后来又加上了弹壳,把鞭炮的火药捶上,用纸堵好,把弹头装上,把火柴的头刮进最前一节链子,一把枪就做成了,找个没人的地方,一扣扳机,声音很震撼,子弹头就会飞出数十米,既危险又刺激。

放够了鞭炮,几个人又合在一起打尜,输了的叫做喝卯,跑远处去捡回别人打出去的尜,以扔进指定的位置为合格。用棍子敲击尜的一头,就会从地面弹起,然后再用力用棍子击出,很远的。去捡的人往划定的方格里扔,守门的人用棍子把尜再次击飞,这就难为了喝卯的人,必须用技巧避开打击才能扔进去,也很费时费力的。有时候也玩转尜,就是一头尖的尜,用鞭子抽击,使之不断旋转,以转的平稳和持续时间长为胜。现在这些游戏已见不到了。

年关时节,村头的碾就转个不停了,一种叫做红粘谷子的小米在这里碾成面粉,做成黄面窝窝,揣上红枣,蒸熟了十分香甜,尤其加上红糖再用油一煎,那更是一道美味了,每年父亲都会拿很多回单位,送给好朋友,很受欢迎。枣卷子、米糕、豆糕之类的也很受欢迎。家家都做很多,春节前后五六天,用于待客足够了。油炸的食品更是丰富得很,肉也会炖很多,饺子馅也会用佐料煨上,以备不时之需。每年的腊月初八,家家也会腌制腊八蒜,吃饺子时作为一道小菜,也是很好的美食。

老家的人都在这个时候给玉皇大帝上供,祈求来年幸福和平安。也会给先人烧纸,请他们回来过年,午夜后再送走。上至天神,下至左邻右舍、先人都要照顾到啊。初一过后,该走亲访友了,往往一处就用时{yt},不喝个东倒西歪不算走亲戚呀。那时候蒸的馒头都是好的,走亲戚时带上,还有酒、点心等。遇到结婚的,往往随礼,那时候也不多,五角、一元都可以的,那时候也不时兴去饭店,就找上厨子自己做,往往数桌酒席,丰盛得很,记忆尤为深刻的,就是跟把子肉一样的肥肉膘,厚厚的近一扎,我却难以下咽,肥腻得很。看到有口福的大快朵颐,真是羡慕。

去父亲的姥姥家,除了吃饭外,临回来,表大爷家总是会拿出腌了数月的大红枣作为回礼,红红的个个饱满,香甜的枣伴随着酒香,真是好吃极了,吃得再多却不会醉人,这是只有过年才会享受的美味呢!

一个春节,天天玩个没够,假期作业总是挨到{zh1}才去突击,虽然那时候电视没有普及,但是娱乐活动却很充实,觉得年味十足,是自己的人生很好的经历。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童年的春节_悟若泉涌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