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金兀术剖腹挖出一颗铁心的杨邦乂_思文_新浪博客

文/思文

2007年的深秋,朋友约我和先生去金陵,就是金朝皇帝的陵墓。自从1984年——1986年,先生调查试掘金陵后,随之陵墓就被保护起来了,而我并没有去参观过。 金女真人崛起迁徙的辉煌历史,在我的心目中曾经金戈铁马驰骋过的画面升起过,但又消失了。踏上“故人”的陵墓之时,眼前的荒凉和孤寂在我的心中慢慢升腾,踏在飘洒落叶的荒草间,任凭秋风吹过。让我想到了曾经的岁月,感受出了我脚下的土地历史远去辉煌的景象。落日红光被陵墓上的落叶渐渐湮没了。

             上图是金陵的祭台

这时,我又想起了金女真人的一度辉煌曾经令长久辉煌的中原,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付出了多么巨大的沉痛代价呵!时至今日,中原人也还没有xxxx历史残存在他们心灵上的阴影。这既有儒学正统思想、大汉族一统意识根深蒂固影响的一面,同时也有金兵入侵中原使生灵惨遭涂炭,经济文化受到破坏的一面。既然我们声称是历史唯物者,那么我们就必须用忏悔的意识与批判的思想来直面那段真实的历史。我们决不可用所谓两国交战的名乂,来遮掩芸芸众生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无辜流血的真相。我们无须为先人承担历史责任,但我们也决不能昧着人类的良知,去为自己热爱的故乡作“尊者讳”。

   

        上图是被保护起来的金兀术之父金太祖的陵墓

 在帮助先生查阅资料的时候翻看《宋史》,看到南宋的爱国臣子扬邦乂就是被金兀术下令杀掉后剖腹剜心的。关于金兀术这个复杂且多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很有必要在这里多说上几句。要想了解真实的金兀术,我奉劝各位读者{zh0}先从记忆里xx掉《说岳全传》钉制出的固有框框,如同《三国演乂》中的历史人物不能等同于《三国志》一样,《说岳全传》同样不能取代《金史》。我们都明白文学创作的原理,小说可以虚构,历史却不容许篡改。前些年,我曾经看到了一篇文章,题目为《金兀术是我国古代的政治家与军事家》。平心而论,这个定位大体上是准确的。金兀术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六儿子,即《说岳》中北国老鞑子的一号人物四狼主。史载他勇毅沉雄,机谋多变。如为庸才是无法与南宋诸多名将刘琦、岳飞、韩世忠等人交手过招的。简言之,前期主张攻打南宋及“搜山检海”都是他率兵所为,杨邦乂就是在他南下追赶宋高宗、陷落南京所杀。他率金兵孤军深入到明州(今宁波),直撵得宋高宗乘船跑到大海里。不习水战的金兀术只好望洋兴叹,在回归途中十万大军又为韩世忠、梁红玉夫妇八干宋军困于黄天荡,受当地人指点掘挖开暗通长江的河道,方才得以脱离险地。北还金上京的金兀术,经此一役认识到,南宋军民抗金势力仍很强大,继续打下去两败俱伤,最现实的途径是南北划淮而治。这种思想在他身为宰相、辅佐第三位皇帝熙宗时,一直贯彻到死,临终前还遗命:划淮而治,以和为上。宋金不开战前前后后七十年,在金兀术主政时期就有七年,他死了之后,完颜亮才动起了南进的脑筋。

开诚布公地说,金兀术显然是一个被演化了的人物,他成为岳飞英雄形象出场亮相中一个陪衬的丑角。转入小说演义的真实历史背后,我们看到了卸下黑脸妆束后的金兀术。他非一味嗜杀成性的凶神恶煞,而是一个双颊丰颐,虎背熊腰的北方汉子。性情粗犷豪爽,饮酒尽兴而醉,不喜称斤掂两,疏于细事而粗放,善于进取而逞勇。这些特征至今还遗传在东北人的身上。

    然而,我接下去要讲的杨邦乂被挖心的故事,而我也只有真实地去讲述历史,才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良知。杨邦乂惨死于金兵的尖刀之下,亡后又横遭金人剖腹挖心。鲜血流淌于历史,也迷离着我读历史的眼神儿。纣王挖取比干之心,是欲辨看忠谏的叔父之心有无七窍:而金兀术剖取杨邦乂之心,又想辨看什么呢?答案就在下面的故事里。

    建炎三年(1129),金帅完颜宗弼(即金兀术)亲率十万大军,渡过淮河南下攻宋,史称“搜山检海”。兵锋逼近长江,宋高宗欲避浙西。行前诏命右仆射杜充(岳飞的直接上司)为御营使,驻节南京,并统领附近各军北上与金兵作战。杜充为人性情冷酷,缺乏谋略,因而士心不附,形同一盘散沙。在长江北岸与金军交锋失利,杜充率先投降。金兀术兵渡长江,围逼金陵。宋将张税、陈邦光不战而打开城门,率领属僚迎降金兀术。一片倒地叩头之下,唯有杨邦乂傲然而立,错动钢牙咬破手指,赫然血书衣襟上:宁为赵氏鬼,不为他邦臣。金兀术见状,悚然一惊,厉声喝问道:“见本帅立而不跪者是何人?”杨邦乂怒目相视,朗声作答:“侵我家国的贼兵休得多问。我听说自古有断头将军,而无屈膝之臣。”金兀术闻听油然而生敬意,次日派人去劝降杨邦乂,并许愿官复旧职,照守南京。杨邦乂头撞柱础,血流沥面,悲愤地大声道:“臣不畏死,利诱无益,唯求速死尽忠报国。”第三天,金兀术与南宋降臣张税、陈邦光在大庭上宴会众降将,杨邦乂见众人奴颜卑膝的丑行,怒向胆边生,昂立于庭前,大声斥责张、陈二人屈节失忠,认敌为父。一名降将取媚金兵,具备纸笔送至杨邦乂面前,令其自书死活二字。杨邦乂面无惧色,大笔一挥,掷投于地,赫然一个大写的“死”字力透纸背。在场的金兵相顾失色,倒抽一口凉气。金兀术步下庭堂,尚未容得开口劝降,扬邦乂望着他目眦尽裂,破口大骂起来,声震屋瓦。金兀术何时受过如此辱骂,不禁勃然大怒,喝令金兵将杨邦乂斩杀,剖腹挖心看看,它与其它降臣的心有什么两样与不同。

当金兵双手托捧着一颗鲜血淋漓的心,跑送上庭堂,金兀术不看则罢,一看也倒抽一口凉气。这里面还有一个当时百姓盛传得故事:“兀术将他五花大绑,拔出刀挖他的心,谁知真的蹦出了一颗铁心。金兀术吓得变了脸色,但仍赞叹杨邦义好肝胆骨气,他下令造了一座亭子样的轿子,把心放在里头,让两个士兵抬着周游兵营,叫士兵学习学习这骨气和肝胆。他们从雨花台走到花神庙,再往前走,遇到一条小河,铁心自动飞入河中,士兵慌忙下水去找,再也寻不着了。金兀术下令在这建了一座桥,名为铁心桥。这是南京地名铁心桥的由来。”

    死后的杨邦乂归葬在传说中落花如雨的雨花台。深藏于泥土里的五彩雨花石,在装饰着他的忠骨,辉耀着他一颗无心而尽忠报国的英魂!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被金兀术剖腹挖出一颗铁心的杨邦乂_思文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