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风后的女人
曾经一度很喜欢旧式的屏风。不记得这爱好始于何时,似乎是因了某部古装电视剧,看那美人在屏风后纤足小驻,倩影呼之欲出却不出,燕语呢喃欲语还羞,像极了李清照的《点绛唇》中的女子,直教人心扉大动,呵呵。说到底,这细节之所以令人回味无穷,除却女子自身的因素外,应该还有屏风的功劳在内罢。——现代人不是常说“距离产生美”么?屏风在此处或彼处起到的作用,即是维持那么一段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的所谓“距离”,尺度刚刚好。
我也想要一个“屏风”,它须是多功能的,既是营造美凸显美的围栏,又是安全感的象征物,还是精神寄托和内心情感的代言人。嘿。我希望,在乍暖还寒的季节,外面尚是春寒料峭飞雪片片,屏风内已是和风扑面细雨点点;我希望,在酷暑难当的时分,外面但闻蝉声阵阵但见热浪滚滚,屏风内却是云淡淡风轻轻,别有一番好风景;我希望,在天寒地冻之际,外面是寒流如箭让人顷刻间变成“刺猬”,屏风却能似盾牌,借力打力,遇强则强,令内心深处最柔软的一角永为阳光所照耀。——呵呵,这屏风么,不是别个,正是“家”。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身为女人,无论美丑,都向往着身前有“家”这个屏风罢。当她遭遇痛苦迷茫的时候,可以由屏风遮掩借以疗伤,象闻一多一样,“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当她厌倦了漂流想要静静地躺一躺的时候,恰有一屏风做围墙,隔断外面的世界,在远离尘嚣没有觊觎的小天地里,营造一个幽静怡人的私密空间;当她偶然收获意外的惊喜时,也可安坐在屏风跟前,一个人喃喃地诉说默默地想象,或者干脆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想,只是抱臂与自己对视,心底却满满地都是感动;当她面对岁月无声萌生一点点遗憾时,屏风可以代为遮挡满面的风尘和眼角萌生的鱼尾纹,可以摘掉一切镜子,让她遗忘自己的实际年龄,永远当自己是十六岁的初中生;当她想冬眠的时候,屏风是{zh0}的雪冢;当她伸个懒腰悠悠醒转的时候,屏风是盛满了红豆的纱笼,其中,有一颗是太阳的眼睛,有一颗是月亮的心灵,还有一颗是经历了几载轮回的启明星的梦。——在这样的屏风面前,女人可以恣意地做回自己,而不必为身外之物烦恼,不必刻意考量世俗的风雨,不必在别人多元化的眼神中流浪彷徨,不必在理想的门槛前跌跌撞撞……
当然,屏风后的女人是幸或不幸,是安全还是危机重重,是开心地笑还是凄婉地哭,没人比屏风知道得更多。故,屏风之于女人,意义非同一般。当它用微笑和包容来平视女人时,女人的脸会羞涩地开放成春天的小花;当它用冷峻和严厉去俯视女人时,女人的心会抽搐成一团,俨然也是花的形状,却无端沾满了霜;当它的心思和情思足够细密精致时,女人是一辈子被圈养的金丝雀,尽管目光也会投向长空,却最终抵不过一个心甘情愿的止步与转身;当它的爱情变成稀疏的篱笆,内在日渐凋零成耄耋老人的牙,那么,屏风已经是唤之不回岌岌可危的晚钟。——作为一俗女子,我好歹行过了30年的路,也从身边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屏风,上述列举情形尽在其中。每每面对其中个例或是组合,内心的感受终是奇妙,像是做过了一场没头没尾没细节的梦,回味却是无穷,约略有些旧式屏风的意味了。
正写到这里,有朋友骚扰,问我干嘛呢?我说回味旧式屏风呢。朋友笑,张爱玲的《茉莉香片》里也有屏风啊,可你看看那个屏风……话没说完,但我明白她的意思,也理解她的心情。旧式的屏风也好,也不好。好是面上的好,不好是里子的不好。在冯碧落那个时代,女子的爱情只是绣在屏风上的鸟,年深日久,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不知道有多少女子的生命就这样凋零成暗淡的历史?!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社会的悲哀,也是女性丧失主权意识的悲哀。好在现在是新社会了,女人也顶半边天,无须靠男人吃饭无须看男人脸色活着,哈,所以么,这屏风啊,不光是男人说了算,没准儿咱姐们哪天一高兴,让自家男人去上面乖乖站着去,再摆一到两个奥特曼或者怪兽的造型,嘿嘿,相信也是别有情趣其乐无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