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降价造行业新血,中美药企谁抢谁的饭碗? [伍静妍]__鲜橙互动南都 ...

    一个是目前世界{zd0}的医药市场,一个是未来世界{zd0}的医药市场,美国和中国两国政府都在去年分别拿出一份规模空前的新医改方案。

    美国政府承诺医改10年内投入6300亿美元,而中国也将在未来3年投入8500亿元于医改建设。美医改曾经走过将医疗产业市场化的弯路,而新医改中都将扩大医保覆盖,降低药价作为改革重心。一个发展中大国和一个发达大国的医改,究竟有哪些共性与差异?医药巨头欲借中国医改扩张,而中国医药企业亦企盼借美国医改对平价药需求扩大而找到“新金矿”。

    莫尼塔(北京)投资发展公司{zx1}医药行业报告将中美医改进行了全面的对比。

    由于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和医药行业都处于不成熟阶段,但是医改方案基本医保覆盖12亿人口,其中包括8亿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亿人的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2亿多人的城镇职工基本医保。

    由此带来的巨大扩容和发展空间将令新医改后,中国医药行业成为最有吸引力的巨大蛋糕。

    “相较之下,2009年底,分别通过的参众两院美国医改法案,对于医药行业的利益影响被限制在可控范围,美国的医改并非大医改方案,而是在基本保留目前框架的情况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尽量降低无任何医保覆盖的人口数量,这是各方政治经济势力博弈后达成的妥协共识。”莫尼塔分析师沙江认为。

    美医疗卫生落后于英、法、德

    中美两国医改背景有共同之处。“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的医疗保健体系主要依靠市场配置医疗资源。对于医疗产品和服务的定价,医保的覆盖等问题政府干预较少。这样一个体系实际运行的效果却是费用高昂,效率低下的。”

    在经合组织国家中,美国人口的健康状况处于较差的水平。“美国的医疗保健费用长期高居世界{dy},年开支超过2万亿美元。即使以发达国家的标准来看,美国的医疗卫生开支也是太多了。”

    据统计数据,2007年,发达国家医疗卫生费用占GDP比例统计,美国占16%,英国占8.4%,法国占11%,德国占10.4%。

    此外,在2007年发达国家公共支出占医疗卫生费用的比例中,美国水平是45%、英国是82%、法国是79%、德国是77%。因此从很多指标来看,美国的医疗保健体系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是低效率的。

    美国是经合组织国家中仅有的三个没有全民医保覆盖的国家之一,另两个国家是墨西哥和土耳其。在美国,超过4000万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险覆盖。

    “推向市场”政策中美类似

    与美国类似,新医改之前,中国也采取了将医疗卫生事业推向市场的政策。从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政府推进了医疗卫生体系的{dy}波市场化改革。个人支出在医疗卫生总费用中的比例在2006年仍达到了50%左右的水平水平,大部分国民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障。

    将本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医疗卫生事业推向市场,这是中美两国医疗保健体系在医改前的类似之处。

    政府投入不足,导致以药养医,药价虚高等一系列的问题。政府投入不足,导致以药养医、药价虚高等一系列的问题。

    “扩大医保覆盖面,降低整体药价——— 中国和美国的医改指导思想并没有本质区别,同样是要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并控制相对较高的医疗保健价格。”沙江称,中国医改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由于社会和政治体制的特点,中国中央政府有决心的改革推进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例如,全国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很快就能够达到政府预定的目标,虽然保障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不过,中国新医改加大政府投入,使医疗卫生回归公益本质。

    中国政府承诺为保障改革措施的落实,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仅2009年将新增1700亿元投入。与美国相比,中国新医改的推进相对阻力较小。由于基数较低,部分新医改措施容易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中国新医改,市场扩容大于降价,整合带来效益会更大。”沙江指出,基本xx制度的推广是新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009年10月公布的国家基本xx零售指导价格约有45%品种价格作了适当下调,平均降价12%左右;约有49%品种价格未作调整,还有6%的短缺药品价格有所提高。

    从降价幅度来说,调控是比较温和的,药品降价对于中国医药行业来说不是新鲜事。从上世纪末以来的20多次降价确实影响了医药行业的盈利能力。

    但是医药行业具有较强的变通和适应能力,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控制期间费用率,医药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在受到持续的降价冲击后不降反升。

    美国的新医改将重塑美国和全世界制药业版图。浙商证券分析师姜恩铸称,美国医改核心之一是要求降低医疗成本,其中重要的一块就是药品价格。

    重塑美国和全球制药业版图

    “美国的药价比其它发达国家的同类产品高出50%,即使是假设整个制药业的全球研发成本都必须由美国承担之后,美国药品价格仍存在相当高的溢价。”

    除此外,美国医药巨头适应新医改定价压力将采用削减成本、外包生产等手段来过渡。“中国占据着世界原料药市场60%份额,有显著的规模优势。为降低成本世界制药巨头一定会增加对华的原料药采购,尤其是特色原料药。此外,在美国制药巨头不断生产和服务外包的带动下,加上3000多万美国人加入到医保体系中所带来的新增xx,中国企业势必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但是,中国医药企业进入美国市场依然困难重重。因为美国严格限制药品,特别是xx药的进口。因为这将严重影响美国制药行业利润。通过院外游说活动,制药行业有能力影响甚至左右美国政策和法规制定。

    另一方面,中国医改,对美国医药业也是一片蓝海。“美国一系列重量级创新xx的推出使美国医药行业经历了高速成长的20年。但是,目前重量级xx的专利期已经或将要过期,研发和并购部门又难以提供足够的新产品来弥补专利失效导致的销售额缺口。

    近年来,美国国内销售增长速度显著下降,要走出困境,美国医药企业不得不依靠其他医药市场的贡献。”沙江指出。        本报记者 伍静妍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南方都市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梁香禄(020-87366226)、肖曼丽(020-87366691)、袁铮(020-87366099)
郑重声明:资讯 【药品降价造行业新血,中美药企谁抢谁的饭碗? [伍静妍]__鲜橙互动南都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