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瓶颈将进一步拉大民族涂料企业与外资涂料企业的差距阿里巴巴 ...

                                                         龙行桥

        2006年,民族涂料工业曾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但这惊喜似乎是昙花一现,进入2007年,我们再也看不到这种惊喜。不仅广告上很难看到民族涂料企业的身影,而且从市场上更是感受到了外资涂料企业的巨大压力。ICI、立邦特别是ICI2007年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在内墙涂料方面的优势,而且将这一优势扩大到外墙涂料领域。更可怕的是,就涂料行业而言,整个市场的品牌排序似乎已经完成,外企已经占据着不可动摇的{lx}地位。

        实际上,民族涂料企业20052006年的快速发展,仅仅是依靠电视广告或者说是营销手段取得的(当然,也有少数企业通过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或者其它研发机构来加强研发力量,实际上其作秀的成分更大,往往是为获得政府支持或者为宣传需要。)但这种仅仅靠广告这一营销手段取得的发展是不能持久的,企业获得长期发展的动力,必须是技术、人才、管理、营销等系统共同的提高和进步。其中犹以人才最为重要,没有人才,技术、管理和营销也无从谈起。而现在对于民族涂料企业最严峻的挑战,恰恰在于人才的缺乏。

目前,就外资涂料企业与民族涂料企业而言,在对人才的吸引方面,已经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外资企业有良好的薪资和福利待遇,有获取先进管理经验的平台,这些都是民族涂料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而这是,吸引人才的最重要的两点。

百代公司的沈阳对此颇有同感,凭自己多年与外资涂料企业合同的了解,他认为外资涂料企业在人才争夺方面有如下特点:

一是对高校人才的掠夺与垄断。目前,每年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尤其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都{sx}外企就职,即便是民企提供较高的待遇,他们仍然选择外企。当然这不仅仅局限与涂料行业,其他行业也是如此。比如百代公司今年从民企招来的人才,可以说是不惜重金,因为待遇只比原单位高一点根本吸引不了他。这种招揽人才的方法虽然不可取,但也没有办法,百代公司如果是ICI或者立邦就不用花如此代价。

二是对优秀人才进行工业化肢解。外企对获得的人才会按照他们已经形成百年的工业化流程来进行肢解。即有针对性地将他们培养成专业化人才——仅仅可以掌握单一环节专长,从而限制了这些人调槽的可能,即便是调槽到了国企、民企,也是水土不服。只有少数人得以获得系统全面发展的机会。

三是对民族涂料企业中优秀人才的争夺。由于外企良好的薪资和福利待遇,以及获得更大发展的平台,不少民企的优秀人才纷纷转投外企的怀抱。外企的很多中层及高层管理及市场人员,均是来自民企。如前不久接触的ICI某区域技服负责人坦诚:他是从民企到ICI的,在民企时自己就想进入外企,ICI确实能给他提供以前单位不能给予的很多东西,当然最重要的是稳定的收入,进入ICI就以为着他在涂料企业的事业平台进入顶点,他不可能再选择其他企业,{wy}获得发展的机会就是在ICI企业升迁,因为他认为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能提供ICI这样的工作平台、薪资待遇、文化认同及自豪感。坦白的地说,这对与民族涂料企业而言是很可怕的。

因此,现在对民族涂料企业面临的最严峻的形势是,一方面无法招揽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还面临随时被外企挖走的压力。

从全球企业成长的特征来看,世界上大多数全球性企业,几乎都是依托本土市场发展起来的。但中国的民族涂料企业,一开始就处于与立邦、ICI等全球企业的竞争中,没有依托本土市场独立发展的机会,而是从一开始就处在不对等的竞争中,在夹缝中艰难成长。

市场是残酷的,市场永远不会同情弱者。中国民族涂料企业要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只有依靠自己,而人才战略是我们这些民族涂料企业获得发展的关键。因为民族涂料企业在薪资待遇和发展平台方面不如外企,所以应该在其他方面下工夫,比如感情投资,比如股权激励等方面。最重要是必须清醒认识到外企对人才掠夺性吸引,自己再不重视人才必然会导致人才枯竭的危险。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人才瓶颈将进一步拉大民族涂料企业与外资涂料企业的差距阿里巴巴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